钢铁工业是工艺流程规范的连续性制造业,具有较好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数字化-智能化是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抓手和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将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工信部等3部门所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争取到2025年时,钢铁工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最少达到80%,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超过55%,并打造30家以上的智能工厂。钢铁工业需要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将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中,全面培育钢铁发展新动能。
为推动我国钢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国金属学会将于2023年9月中下旬在河北唐山组织召开“2023年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高端论坛”,会议将重点围绕近年来钢铁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所取得的突出进展、热点难点及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会议主题为:数字赋能,降本增效,绿色低碳。
会议采取征文和特邀报告的形式,欢迎广大钢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和智能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科技工作者踊跃投稿,并欢迎相关企业在会议上宣传其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
部分重点报告
殷瑞钰,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
钢铁制造流程结构化与运行智能化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
建设钢铁企业材料创新基础设施
——数字赋能 降本增效 绿色低碳
王新东,河钢集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金属学会理事长
绿色化智能化新一代流程钢厂的建设
孙彦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副院长
信息物理融合的一体化调度
李毅挺,河钢唐钢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唐钢新区新一代钢厂的流程优化与智能化运行
孙茂杰,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数字赋能,数智南钢转型建设与实践
徐灿,中冶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CISDigital智能工厂助力钢铁企业释放数字生产力
赵伟,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数智发展部副总经理
数据驱动鞍山钢铁数字化转型实践
李胜,中冶京诚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数字孪生工厂全生命周期管控平台
孔晓阳,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监
宝武宝联登工业互联网平台iPlat套件及应用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中国钢铁行业在2022年粗钢产量达到10.13亿吨,占据了全球钢铁供给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钢铁生产过程工序众多,大型设备集中,工艺流程极其复杂,但是近年来很多钢铁企业都开始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然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钢铁行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企业智能制造基础不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冶金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企业仍然存在数据自动采集率不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系统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冶金行业两化融合水平仍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根据2021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25.4%的企业处于起步建设阶段,53.3%的企业仅实现单项覆盖,即近80%的冶金企业尚未实现系统集成。
钢铁工业数字化典型架构
- 数字管控中心:数字管控中心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集成各产线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实现集中监控、统一指挥,全面掌握生产运行状态。它包括基础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智能制造平台。
- 智能制造平台:智能制造平台以制造执行系统(MES)为核心,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
- 数字孪生:数字孪生通过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建立虚拟的数字模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连接各种设备、传感器和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共享,促进设备协同、供应链优化和能源管理。
- 数字安全:数字安全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等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手段,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稳定。
钢铁工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鑫达集团在数字化转型中采取了集团化管控模式,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业务、技术和组织三大领域相结合,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显著成果。该集团在财务、物流、工程、人资等方面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同时由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牵头成立智能制造推进办公室,统一规划设计集团及各子公司数字化转型方案,确保系统数据集成应用。此外,鑫达集团成立了专门负责推进集团数字化业务的子公司——河北钢谷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集团提供数字化应用技术解决方案,解决在节能、清洁生产等方面的共性技术难题。
马钢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冷轧“ALL IN ONE”智控创新,实现了集中化、无人化、平台化、可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智慧制造。具体措施包括提升基础自动化水平、智能装备应用、智能模型及创新技术应用、智控平台建设等方面。马钢还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化转型团队,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 更深层次的技术应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钢铁工业将会进一步加强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更精准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支持。
- 数字化转型全面升级:数字化转型将在钢铁行业的各个环节得到更广泛和深入的推进,包括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管理等环节,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 数字化供应链优化: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钢铁企业将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 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钢铁企业将加强产品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通过引入更多的智能化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钢铁企业将积极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全面连接,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协同,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
- 数字安全保障: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钢铁企业将更加重视数字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手段,保障数字化转型的安全稳定。
联系人:
陈煜 手机/微信:13691461223
王寅生 手机/微信:13466774522
董鹏莉 手机/微信:13683036188
刘长新 手机/微信:13651002796
电话:010-65256536 电子信箱:cy@csm.org.cn
河钢集团有限公司:马静超 电话/微信:15903203223
冶金自动化分会:王敏 电话/微信:18001137823
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李婧雯 电话/微信:18258287572
地址:北京海淀区气象路9号中国金属学会,邮编:100081
会议注册及费用
1、会议注册
请各参会单位及代表尽早进行会议注册及报名,以便安排会议住宿等事项。可在中国金属学会网站(www.csm.org.cn)查询是否为会员。
(1)线上报名参会
报名参会、预定酒店和缴费以及论文投稿、查阅会议相关信息的网址为:https://hy.csm.org.cn?mid=581&sid=2193(www.csmsteeldata.cn)请参会人员按要求完成注册(PC机和手机均可注册)。参会注册可以是个人也可是团体。请优先选用线上报名参会、缴费。
(2)线下报名参会
线下报名参会的人员(非必须,不建议采取这种方式)请于2023年9月22日前将参会回执表(附件2)发送至邮箱:cy@csm.org.cn
2、参会费用
(1)中国金属学会单位会员代表每人参会费1500元;
(2)非中国金属学会单位会员代表每人参会费2500元;
(3)中国金属学会单位会员的学生,每人参会费1000元(凭全日制学习学生证)。
3、会议缴费
参会费用可以采取线上缴费、线下缴费和现场缴费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凡在2023年9月21日之前缴费的代表,发票可以在报到现场领取;现场缴费的,会后统一邮寄发票。
①线上缴费:
进入会议网站https://hy.csm.org.cn?mid=581&sid=2193(www.csmsteeldata.cn)进行缴费。
②线下缴费:请注明“钢铁数字化”及“代表姓名”。
户名:中国金属学会
帐号:0200000709089116848
开户行:工行北京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金街支行
③现场缴费:银行卡、微信、支付宝均可。
4、会议住宿
酒店协议客房标准间价格为310元/间˙天,费用自理。未提前预定的将推荐附近酒店(价格为380元/间˙天),费用自理。请与会代表自觉遵守国家及唐山市和会议酒店防疫、安保措施。
征文范围
1.“双碳”目标下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展望;钢铁工业数字化发展基础、政策研究及建议;钢铁工业智能制造政策解读及技术发展方向等;
2.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钢铁制造中的应用及深度融合创新举措;
3.钢铁工业物联网、互联网体系架构设计及实践;智能工厂或智能车间的设计与实践及典型案例分析等;
4.基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信息物理系统(CPS)研究及在钢厂智能化生产中的应用;钢铁工业智能安全、环保、能源管理系统开发及应用;
5.数字化技术、材料基因研究等在钢铁产品研究开发中的应用及其实践;
6.区块链、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钢铁制造流程中和运营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7.融合工艺机理与大数据技术的复合调控模型及应用,实现全流程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
8.钢铁工业新型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等)的开发及应用;钢铁工业设备在线智能监测、故障诊断及远程维护技术;
9.钢铁工业数字安全、网络安全防控技术、标准及实践等;
10.其他钢铁数字化、智能化相关技术。
投稿须知
1.按照征文范围投稿,摘要字数在300-500字,全文不超过5000字。论文一律采用word文本,秘书处收到论文后,将组织专家评审, 优秀论文推荐到《钢铁》、《中国冶金》、《河北冶金》等期刊发表。
2.会议采用网络投稿审稿模式,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8月11日,会议网址:www.csmsteeldata.cn。
技术宣传推广
欢迎广大相关企业利用此次会议平台宣传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欢迎有合作意向的单位与会议秘书处联系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