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海洋和内陆水体孕育丰富的底栖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底栖生物多样性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综合了底栖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生物生态与适应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为推进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和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促进我国底栖生物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拓展新时代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新视野,提升我国底栖生物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底栖生物学分会拟于2023年10月中旬在青岛召开第三届底栖生物学学术和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工作会议。
会议主题
新时代底栖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
会议主要议题(暂定)
1.底栖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
2.底栖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
3.底栖生物生态与适应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底栖生物学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底栖生物学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底栖生物学家们使用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遥感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计算机模拟等,这些新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底栖生物研究的效率和精度。
生物多样性研究: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底栖生物的形态、生理、生态、分类、分布、繁殖、遗传等方面,揭示了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功能研究:底栖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食物链的构建,影响海洋水质,调节海洋能量流动等。因此,底栖生物的生态功能研究是当前底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环境影响研究: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底栖生物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底栖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各种人类活动(如污染、捕捞、气候变化等)如何影响底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资源利用研究:底栖生物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底栖生物资源,以实现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
史本泽: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电话: 18661665262
E-mail: shi@qdio.a.cn
张均龙: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电话: 15092096210
E-mail: zhangjl@qdio.ac.cn
会议注册
1、注册方式
会议采取在线注册和现场注册两种方式。为方便统计参会人员情况和编制会议手册,建议采取在线注册方式进行会议注册。
1)在线注册
请参会代表登陆“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会议在线注册系统” http://csol.qdio.ac.cn/ZhuCe_lw.aspx?hyId=3797进行在线注册。为了便于统计注册信息和打印代表证,会议在线注册系统将于10月7日关闭。
2)现场注册
未在10月7日前完成在线注册的人员,均需在10月20日进行现场注册。
2、注册费缴纳
1)银行汇款
2023年10月7日前,以银行汇款方式缴纳注册费,因故未参加会议者可全额退款。汇款时请务必注明:“姓名+底栖生物研讨会”。注册费标准:正式参会人员非学生代表1200元/人;学生800元/人(报到时须出示学生证或导师证明)。
汇款银行账户信息
单位名称:中国海洋湖沼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南支行
账号:3803 0210 0902 4938 370
2)现场缴纳
未在2023年10月7日前完成银行汇款缴纳注册费的人员,均需现场缴纳,所有人员(包括学生)注册费均为:1600元/人。
食宿安排
会议统一安排食宿,住宿费用自理。会议不安排接站,市内交通费用自理。
会议论文摘要与报告
请于2023年9月30日前提交论文摘要(按照附件的摘要模板格式),发送至联系人邮箱。论文摘要字数控制在一个A4版面内,注明作者单位和联系地址。提交的论文摘要将汇总为《会议论文摘要集》,以便会上交流。
学术报告均为口头报告。分为大会特邀报告、中报告和一般报告。特邀报告45分钟,中报告25分钟,一般报告20分钟,研究生报告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