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气象学会、福建省气象局、 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主办,福建省气候中心、福建省气象学会、 南平市气象局承办的2023年第三届武夷论坛拟于2023年10月中下旬在福建武夷山召开。
论坛内容
(一)天气与季风气候
季风影响下的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包括武夷山及相似地形条件下的气候异常机理、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技术、气候变化监测与影响评估研究等;
(二)植被与水循环遥感森林植被及水循环组分的遥感反演与应用研究。包括武夷山及南方山地条件下的植被类型及相关生物理化参数的时空分布格局研究、植被对极端气候干扰的响应及其恢复监测、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水循环参数遥感反演及验证、水循环时空扩展及时空变化格局研究等;
(三)新型观测设备及新技术
新型气象、生态观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大气探测、生态气象观测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观测设备对比研究,多源观测设备智能协同与数据融合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气象学会武夷论坛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天气与季风气候气象研究进展
- 大气科学实验卫星: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卫星观测数据来更好地研究天气和气候变化。例如,通过观测红外辐射、云层和地表温度等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平衡和能量转换。
- 气候模型:气候模型是一种用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计算机程序。通过使用气候模型,科学家们可以模拟各种不同情境下的气候变化,从而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趋势和事件。
- 极端天气事件: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洪水、干旱和高温等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焦点。通过研究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警和应对。
- 季风研究:季风是一种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风系统,是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的重要气候因素。通过对季风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形成和变化规律,预测季风降雨量和灾害风险等。
- 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通过对历史气候记录的研究和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
植被与水循环遥感典型应用
- 植被指数法:通过计算绿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植被指数,可以提取植被信息,滤除非植被信息,从而实现水体的提取。
- 单波段阈值法:选择使水体与非水体的反射率方差最大值作为阈值,将影像的直方图分割为水体信息和背景信息。
- 谱间关系法:利用水体在各个波段中不同的光谱响应特征,针对诊断波谱,通过建立组合模型,提取水体信息。
- 水体指数法:通过计算绿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归一化差异值,可以增强水体信息,抑制非水体信息,实现水体的提取。
- 微分光谱法:根据某段波长范围内土壤、植被和建筑物的反射率逐渐升高,而水体反射率逐渐下降的特征差异,计算该段波长范围内的光谱微分值,实现水体提取。
气候变化监测与影响评估前沿科技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这些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气候变化的理解。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量化其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能够从空间和地面传感器收集大量数据,提供对气候变化的全局观察,包括地球表面温度、海平面上升、冰盖变化、植被分布等。
- 地球系统模型:地球系统模型是用来理解并预测气候变化的主要工具。这些模型能够模拟全球气候系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这些模型用于理解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气候变化,预测气候变化对碳循环、氮循环和其他元素循环的影响。
- 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这些技术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通过虚拟现实模拟未来可能的气候场景,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并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气象学会(会议组织)
联 系 人:王金凤,010-68407542
2.福建省气候中心(咨询)
联 系 人:徐 翃,18065368009 0591-83300526
3.福建省气象学会(投稿)
联 系 人:石 钰,13860661296 0591-88260865
孔令强,15705902069 0591-88260865
电子邮箱:fjqxxh@sina.com
论坛形式 本次论坛将以特邀报告、大会报告、墙报交流等形式开展。
其他事宜
(一)欢迎广大会员和有关科研业务人员根据论坛交流内容积极投稿。
(二)会议将组织专家从投稿论文中选取部分进行会议交流,有关录用情况将另行通知。
(三)论坛将根据预算收取注册费支撑会议相关的支出。
(四)请于 2023 年 8 月 20 日前将论文摘要(500 字以内)及第一作者信息采集表通过电子邮箱发送至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