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六届生物化工青年学者论坛暨第十一届生物化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3-10-13 ~ 2023-10-15
举办场地:新地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谭天伟 应汉杰
会议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绿色生物制造、合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工已成为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落实“双碳”战略目标、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研讨交流生物化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发挥生物化工对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将于2023年10月13-1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第六届生物化工青年学者论坛暨第十一届生物化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

特邀参会嘉宾

1.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谭天伟 院士

2.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裕国 院士、马光辉 院士、元英进 院士、应汉杰 院士 石碧 院士、孙宝国 院士、陈坚 院士、任洪强 院士

3.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白凤武、陈国强、戴俊彪、堵国成、冯雁、郭凯、黄和 胡永红、贾士儒、姜崛、姜忠义、李春、李琳、李寅、林影、林章凛、刘立明、刘铮、楼宏铭、吕雪峰、秦培勇 邱学青、苏海佳、苏志国、孙彦、孙际宾、汤亚杰、魏东芝、魏进家、夏小霞、邢新会、许凤、徐虹、许建和、许平、杨立荣、杨晨、姚善泾、姚再男、叶邦策、尹健、袁其朋、张国俊、张立新、张永奎、赵宗保、钟超、庄英萍

会议组织机构

1.大会主席:谭天伟 院士 应汉杰 院士

2.执行主席:郭凯 黄和 金明杰 伍振毅

3.组织委员会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崔胜利、陈必强、陈可泉、陈修来、陈瑶、陈永正、费强戈钧、龚大春、顾阳、纪晓俊、江会锋、江凌、金明杰、李炳志、李德富、连佳长、刘惠玉、刘龙、刘天罡、娄文勇、吕永琴、毛相朝、聂尧、瞿旭东、石家福、孙新晓唐鸿志、万屹东、张大伟、王丹、王宗亮、魏炜、吴边吴辉、吴丽娜、徐晴、薛闯、苟志金、杨松、叶海峰、游淳、郁惠蕾、张肿、张雷、张幸、郑仁朝、钟成、周景文周雍进、张幸、郑高伟

会议主题:生物化工与绿色低碳

本届论坛共设三个分论坛:绿色生物制造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分论坛、研究生论坛。征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

2.生物医药与大健康

3.生物催化与生物转化

4.生物燃料与生物能源

5.绿色制造与环境保护

6.生物资源与高值化

7.生物材料合成与开发

8.生物集成及交叉技术

以下为GPT视角对生物化工与绿色低碳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生物化工发展现状

生物化工行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过程和装备、产品创新和应用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

该行业的技术水平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突破,以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应用领域等。同时,生物化工行业需要加强对非粮作物、农林废弃物、微藻等原料的开发和利用,以开发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质资源。此外,提高生产过程和装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也是该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生物化工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包括农业化工、畜牧养殖、制药制品、生物质燃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其中,制药行业在生物药物、抗生素、抗病毒药物领域的发展很快,生物质燃料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能源形式。同时,由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产养殖工业也得到了显著发展。

在产品创新和应用方面,生物化工的产品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功能性材料、能源等。这些产品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境要求。目前,全球生物化工行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如开发更多种类和功能的生物基产品,提高生物基产品与石油基产品的竞争力等。

生物化工领域涉及的碳排放情况

生物化工领域的碳排放情况与具体生产过程和产品有关。在生物质发酵生产大宗化学品过程中,每吨产品的碳排放可降低约30%。而通过合成生物学方法生产生物基PDO(1,3-丙二醇)等化学品,相较于传统石油化工路线,可降低碳排放约63%。此外,采用生物法生产化学品可以充分利用秸秆、淀粉等可再生资源,相较于传统方法,也能够降低碳排放。

然而,生物化工领域也存在一些碳排放问题。例如,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等。此外,生物质原料的获取和运输也可能导致碳排放。

生物能源发展趋势

  1.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多元化需求的增加,生物能源的发展将会加速。
  2.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能源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会加快。新的技术和产品将会不断涌现,提高生物能源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3. 生物质能的多元化利用:生物质能包括各种有机废弃物和植物秸秆等,未来将会更加多元化地利用这些资源,不仅用于生产燃料,还可以用于生产电力、热力等。
  4. 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未来将会更加注重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高农村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活水平。
  5. 生物质能源的国际合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各国将会更加注重生物质能源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