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我国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水平,发挥多学科团队协作优势,推动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由中国药学会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承办的“2023年中国药学会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拟定于2023年11月9日-10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主题
肿瘤防治 中西汇聚 科技赋能 共赢未来
会议主要内容:
主论坛:
1.中医药科技创新态势与方向
2.肿瘤新药研发战略
3.循证医学研究前沿
4.中医肿瘤研究现状与展望
5.肿瘤临床治疗与康复新技术
创新论坛:
1.肿瘤临床研究方法学创新
2.肿瘤新药研发技术创新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发展现状
中医药作为我国肿瘤治疗的重要特色,前期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特别是“十五”以来,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和队列研究为中医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高水平循证医学依据,较国外补充替代医学进行的单纯最佳病例收集有了很大进步,处于领先水平。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疾病。然而,在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目前,中药的临床疗效多采用癌灶大小变化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但多年来临床应用显示中医药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并不显著。因此,建立中医药自身的临床疗效体系,充分展示和评价中医药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针对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特点,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生存质量量表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方面,目前仍缺乏系统的研究资料和公认的研究结果。中医证候的变化是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因此,开展以肺癌为主的中医证候观察,总结出肿瘤科常见病种的辨证论治规律,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任务。此外,不同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方面,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扶正培本法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最重要的治疗原则之一,得到了国内外中西医专家的认可。此外,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肿瘤和抗转移复发作用的观察、中药与现代西药结合的增效减毒研究、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医肿瘤药物前沿科技
- 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通过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开发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新药。
- 中药复方的研究:通过对中医经典方剂和经验方剂的研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为开发新的抗肿瘤中药提供依据。
- 纳米中药的应用:纳米中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中药制剂,通过纳米技术对中药进行加工、修饰和传递,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随着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中医药也在探索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中医药治疗。
- 联合治疗: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联合治疗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发展趋势
- 研究方法的科学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肿瘤药物的研究也将越来越科学化。例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靶点,为中药的研发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 临床研究的规范化:随着临床研究规范的不断完善,中医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也将越来越规范化。例如,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 个性化治疗的推广:个体化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重要趋势,中医肿瘤药物的研究也将越来越注重个体化治疗。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中医药治疗。
- 联合治疗的研究: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的联合治疗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 新型中药的研发: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新型中药的研发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例如,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研发出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新药,满足患者的需求。
中医肿瘤药物与临床研究知名专家
- 刘鲁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肝胆胰腺肿瘤、胰腺癌、各类良恶性肿瘤疾病的内科治疗、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肝胆、胰腺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
- 欧阳华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胰腺癌、胆管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肺癌、乳腺癌、胃癌、胆囊癌、食管癌、宫颈癌、卵巢肿瘤、子宫内膜癌、骨转移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胸膜间皮瘤、肾癌、膀胱癌、骨肉瘤、乳腺肿瘤、骨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肝胆胰腺肿瘤、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
- 周溢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医科主任。擅长呼吸系统肿瘤、消化道肿瘤、肝胆胰腺肿瘤、乳腺肿瘤、肝癌、结肠癌、食管癌、胃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直肠癌、胆囊癌、乳腺癌。
- 李萍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肿瘤姑息治疗领域和老年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和老年肿瘤的中西医治疗。
- 孙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擅长常见肿瘤的术后巩固治疗、晚期肿瘤放化疗时、应用中药增强治疗效果、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