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教育的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的不断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对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加强全国各高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分享和探讨新时代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理论、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新进展和新成果,及时总结近年来生态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中国生态学学会、华南农业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拟定于2023年11月24~2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第五届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
会议主题
新时代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会议主要议题
1. 生态学本科专业与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2. 生态学一流课程与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
3. 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4. 生态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索
5. 生态学专业师资团队与人才培养质量监管评价体系建设
大会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吴文良、章家恩、王建武
组委会成员:段昌群、陈小勇、王志恒、曹凑贵、陈 欣、胡献刚、钟艳霞、李 融、周艳华、李永涛、蔡昆争、储诚进 、韩博平、舒迎花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生态学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卓越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从事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技术开发工作。生态学专业建设和发展注重多学科渗透,包括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课程设置上,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和特色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和野外实践等环节,学生能够掌握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此外,生态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阅读、科研论文写作、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生态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是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开展生态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推动生态学在环保、水利、规划、农业和林业等领域的应用。同时,生态学专业还注重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以解决地方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学本科专业知名院校
- 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南京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武汉大学
- 华中农业大学
- 南开大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复旦大学
- 浙江大学
- 厦门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中山大学
- 四川大学
- 首都医科大学
- 北京师范大学
- 首都师范大学
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创新方向
- 跨学科培养:生态学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学、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因此,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可以结合多个学科进行,鼓励学生选修相关学科的课程,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生态学是一个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可以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野外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基于问题的学习: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可以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和研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 国际化培养:生态学是一个国际化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语言能力。因此,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可以加强英语教育和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
舒迎花:13824437449
Email:shuyinghua@scau.edu.cn
危 晖:13928725109
Email:weihui@scau.edu.cn
秦俊豪:15013132618
Email:j_qin@scau.edu.cn
会议报告、论文与墙报征集
大会面向参会代表征集大会专题学术报告、论文和墙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