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六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

会议时间:2023-10-21 ~ 2023-10-31
举办场地:昆明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水下无人系统是现代海洋装备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装备中的新概念、新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水下无人系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成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逐步促进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水下无人系统及其相关行业的融通发展,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拟于2023年10月下旬在昆明联合主办“第六届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高峰论坛”。届时将邀请国内无人系统及相关技术领域著名院士、知名专家等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就该领域的科技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进行交流,探讨其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及其影响。本论坛已被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收录。论坛的论文征集工作由学术媒体支持单位——《水下无人系统学报》及《热加工工艺》编辑部负责。

论坛主题

本次高峰论坛主题为“水下无人装备及无人装备反制”,旨在搭建有关水下无人装备新质运用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和交流行业最新动态,促进水下无人航行器技术创新与作战运用的深度融合,推动水下无人航行器装备发展与技术创新,加速无人装备科技向战斗力转化,加快我国无人装备作战力量发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水下无人系统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各国都在加强研究。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水下无人自主和跨域协同作战能力生成,已经发布了一系列顶层战略规划文件,为水下无人装备的发展确定了多层次、全方位、体系化的基本框架,有效指导了美军水下无人装备的技术发展和作战应用。

水下无人系统的技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系列化特征,较有代表性的如美国的Bluefin系列、Iver系列和REMUS系列等,各系列均依据不同口径、不同功能、不同承载量需求而设计。其他国家的UUV型号则相对零散,较有代表性如法国的Alister、日本的Tam-Egg、Twin-Burger和PTEROA等。我国UUV起步较晚,但卓有成效,呈现出系列化、大海深、多用途的发展趋势。

阻碍智能水下机器人向远程发展的技术障碍有三个:能源、远程导航和实时通信。目前正在研究的各种可利用的能源系统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热机及核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的自主水下机器人是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太阳能自主水下机器人需要浮到水面给机载能源系统再充电,并且这种可利用的能源又是无限的。

同时,水下无人系统正在向深海探测和作业发展。6000米以上水深的海洋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97%,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发展6000水深技术作为一个目标。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都先后研制了6000米级的UUV。例如,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研制成一种深海探测器“ABE”,可在水深6000米的海底停留一年。

水下无人系统典型应用领域

  1. 海洋勘测:水下无人机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进行海底地质探测、海洋生态监测、海洋气候观测等任务,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海底资源勘探:水下无人机可以在水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石油勘探等任务,为资源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3. 水下考古:水下无人机可以在水下进行考古勘探,寻找历史文物、沉船遗址等,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支持。
  4. 水下救援:水下无人机可以在水下进行救援任务,如搜救失踪人员、打捞沉船等,提高搜救效率和安全性。
  5. 海底管道检测:水下无人机可以在水下进行海底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管道泄漏等问题,保障海底能源输送的安全性。
  6. 水产养殖:水下无人机可以用于监测养殖场的水质,提高水产养殖的效率和产量。
  7. 船舶维护:水下无人机可以用于检测和清理船舶底部,帮助保持船舶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
  8. 观光潜水:水下无人机可以提供安全、便捷的观光潜水服务,让人们在水下欣赏到美丽的海洋景色。
  9. 海矿探测:水下无人机可以用于探测海底的矿产资源,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涉及的前沿科技

  1. 自主航行能力:水下无人系统需要具备自主航行能力,能够自主决策和导航,这涉及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等技术。
  2. 能源技术:水下无人系统的能源供应是其能够长时间工作的关键,目前正在研究的新型能源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等。
  3. 通信技术:水下无人系统需要与地面控制中心或其他水下无人系统进行实时通信,这涉及无线通信、声学通信、光通信等技术。
  4. 传感器技术:水下无人系统需要搭载各种传感器,如声呐、摄像头、深度传感器等,这涉及传感器设计、制造、信号处理等技术。
  5. 材料科学:水下无人系统需要耐压、耐腐蚀、轻便等特性,这涉及材料科学的相关研究。
  6. 操作系统和任务规划:水下无人系统需要高效的操作系统和任务规划,以实现高效的任务执行,这涉及人工智能、运筹学等领域的研究。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知名品牌

  1. 潜行创新:该品牌的水下无人机在操作性能、深度、续航能力、精度和稳定性、图像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色,具有多种智能化的功能,如自主航行、自动避障、远程控制等,适用于水下勘探、水下检查、海洋科学调查、渔业监测等领域。
  2. 鳍源科技:该品牌的水下机器人产品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如深度、续航能力、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图像质量等,适用于直播、水下探险、应急等领域。
  3. 深圳无人船艇科技:该品牌的水下无人机产品在操作性能、深度、续航能力、精度和稳定性、图像质量等方面表现出色,适用于水下勘探、水下检查、海洋科学调查、渔业监测等领域。

水下无人系统技术领域知名专家

  1. 笪良龙:海军潜艇学院某研究所主任、教授,专业技术少将,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主持研制了系列化海洋环境效应装备,打破了美俄技术垄断和封锁,实现了装备从无到有、成体系的跨越发展。他还主持研制了国内首套某型水下无人装备,填补了我国水下无人平台探测空白,实现了我国该型装备“0到1”的突破。
  2. 封锡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1982年起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工作,是我国最早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专家之一。
  3. 刘永昌: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研究员,他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核心器部件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包括“八五”和“九五”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等。
  4. 张贵民: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从事机器人和智能系统的研究工作,在海洋机器人方向做出了多项创新性工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学术成果。
会议日程
2023年9月20日 - 论文提交截止
2023年10月下旬 - 会议时间
联系方式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编辑部

联系人:陈 曦

联系电话:029-88327279

邮箱: 3140902469@qq.com

参会企业
主办单位 - 西北工业大学
主办单位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参会事项

征文议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

1.无人化作战及仿真推演

——体系架构、作战使用、跨域协同、仿真推演、效能评估等

2.无人装备及反制

——探测感知、导航控制、指挥决策、博弈对抗、软硬杀伤等

3.前沿创新

——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数字工程、智能算法等

来稿要求

1.按照本次论坛的征稿范围征集论文,所有来稿必须由投稿作者所在单位出具相关保密证明,在投稿时以附件形式与稿件一同上传,稿件内容不得涉及任何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所有稿件必须为未曾公开发表或出版过的作品,不接受已经或即将被其他机构或刊物录用的论文。

3.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具有学术性、创新性。论文字数在5000~10000为宜。

4.文稿需采用word 2003以上版本排版,具体排版格式参照附件1。

5.稿件中请提供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E-mail。

投稿须知

1.论坛出版论文集。所有来稿均由《水下无人系统学报》及《热加工工艺》编辑部组织审核及编辑,其中高质量论文将推荐至核心期刊《水下无人系统学报》及《热加工工艺》正刊发表,并可参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评选。

2.论文集将收录在《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简称CPCD)。如作者同意收录,请签订《版权转让确认书》(附件2)并随投稿一同上传,如不签署,则视为放弃CPCD收录。

3.论文集收录证明会在遴选工作结束后统一以邮件形式发送。

4.论坛期间将遴选部分优秀论文进行大会交流(大会交流邀请函将与论文集收录通知一同发送)。

5.投稿方式:请将稿件发至邮箱3140902469@qq.com,邮件主题请填写“论文题目+2023论坛投稿”字样,稿件保密证明和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选签)随稿件一并上传。

下载海报
若未生成海报二维码可点击 生成海报 刷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