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是对工程系统进行动力学建模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更是对工程系统进行动态设计和动态控制的根本。飞行器、车辆等工程结构设计目前正从“静态设计、动态校核”向未来的“动力学设计”演变,对模态分析技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并通过振动主动/被动控制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动力学设计”。为深入交流和探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领域的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和亟需关注的科学问题,加强学者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促进我国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理论方法和试验技术的提升,拟于2023年9月15日-17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力学载荷与设计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力学学会、江苏省振动工程学会协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承办。会议将邀请本领域知名学者做大会报告,热烈欢迎各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学生踊跃投稿、参会。
会议主题
1. 结构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
2. 动载荷辨识方法
3. 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4. 复杂工程结构动载荷作用机理及重构方法
5. 工程系统动力学控制
6.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相关的试验技术
7. 复杂工程结构模态分析与试验
8. 结构动力学模型修正、验证与确认
9. 超材料动力学设计
10. 其他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相关主题
会议组织机构
大会顾问:胡海岩
大会主席:于开平 金栋平
大会执行主席:王立峰
学术委员会主任:孟光
学术委员会委员(姓氏笔画排序):
丁虎 丁洁玉 文桂林 李斌 张文明 罗亚中 徐鉴 王琳 刘小川 张文丰 张方费庆国 黄志龙 曹树谦 王天舒 邓子辰 杨智春 张伟 罗冠炜 郭永新 曹登庆 王青云 申永军 何闻 张继业 唐平 章定国 王炜 任伟新 余岭 张景瑞 查建平 黄迅 彭志科 谢勇
组织委员会主任:黄锐陈提
组织委员会委员:文浩张丽姜金辉刘汝盟宿柱孙加亮郑卓群周蕙陈海璇余本嵩徐世东刘豪杰王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典型应用领域
- 航天器设计:在航天器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动力学设计来提高结构设计水平,降低航天结构全局或局部响应水平。这涉及大型阻尼结构的动力学分析(正问题)和动力学设计(反问题)。
- 汽车工业:汽车的动力学反问题研究,如悬架的优化和改善,以提高汽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 振动控制:在振动控制领域,动力学反问题被用于优化控制系统,以减小结构振动。
- 机器人设计:在机器人设计中,通过解决动力学反问题,可以实现更准确、更快速的运动控制。
- 航空航天: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飞行器的设计和优化。
- 生物工程:在生物工程领域,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可用于设计和优化人工关节,以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和不适。
-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动力学反问题可以用于优化建筑结构,以抵抗自然灾害和其他外力影响,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 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中,动力学反问题可以帮助优化机器的性能,提高机器的效率和耐用性。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最新研究成果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中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加快求解过程,提高预测精度,以及进行系统优化。
- 高精度数值方法的发展:为了更准确地模拟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更高精度的数值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处理更复杂的情况,如非线性系统和高维系统。
- 多目标优化方法的应用: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需要同时考虑多个优化目标。多目标优化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同时满足所有目标的最优解。
- 动力学反问题的新算法: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算法来解决动力学反问题。这些算法可能包括更有效的正则化方法、新的优化算法,或新的数值方法。
- 动力学设计与控制的一体化: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将动力学设计与控制结合起来,以实现更高效和更智能的控制策略。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发展趋势
- 高效算法的开发:随着问题的复杂性和规模的增加,开发更高效和可扩展的算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可能涉及使用机器学习、优化和计算几何等技术。
- 多学科交叉: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与许多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控制理论、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工程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跨学科的合作和交叉将有助于产生更深入和创新的研究成果。
-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如云计算、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它们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广泛。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和复杂的计算,从而实现更准确和高效的预测和控制。
- 动力学设计和控制的集成: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更高效和智能的控制策略。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更加注重将动力学设计与控制结合起来,以实现更优的系统性能和更高的能源效率。
- 复杂系统的研究:随着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将在诸如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网络系统和环境系统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领域典型解决方案
- 数值方法:对于动力学正问题,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有限差分方法、谱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将连续的问题离散化,从而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对于动力学反问题,常用的数值方法包括优化方法、正则化方法等。这些方法可以从观测数据中反推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 模型预测控制: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策略,它可以根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预测未来的行为,并使用优化方法确定最佳的控制策略。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中,模型预测控制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
- 参数识别:在动力学反问题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确定系统的参数。参数识别的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最大似然法、矩估计法等。这些方法可以从观测数据中估计出系统的参数。
- 灵敏度分析: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中,灵敏度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对参数变化的响应。通过灵敏度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哪些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哪些参数可以忽略不计。常用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包括导数分析、蒙特卡洛方法等。
- 智能优化算法:在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中,优化算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可以用于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从而得到更好的优化结果。
动力学设计与反问题领域知名专家
- 胡海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研究,在航空结构颤振主动控制、航天结构展开动力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魏悦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在高温材料和结构的力学行为、含夹杂材料的断裂力学、微纳米尺度力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郭万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空气动力学、计算力学和复杂力学领域的研究,在飞行器气动弹性耦合问题、微纳米力学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李术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力学和隧道工程领域的研究,在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陈提
15950507672
chenti@nuaa.edu.cn
姜金辉
18151669188
jiangjinhui@nuaa.edu.cn
刘汝盟
15250995433
liurumeng@nuaa.edu.cn
会议官网网址:https://meeting.cstam.org.cn/?sid=173&mid=44&v=100
报名注册
本次会议正式代表注册费2200元/人:中国力学学会会员1800元/人,学生会员代表(凭有效证件)1500元/人,随行人员600元/人。
本次会议注册费由中国力学学会统一收取,并开具发票。会议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