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汽车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各类新技术的综合应用空间,已经逐渐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的最佳突破点和提升消费者体验的核心驱动力。汽车智能座舱产业链包括芯片、操作系统、交互算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载显示系统、驾驶安全、智能硬件、整车应用等多个环节,大力推动汽车智能座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为整个产业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领先地位。
为进一步识别未来智能座舱发展方向,搭建产业链各方交流协作平台,引领汽车产业智能与创新发展潮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以“融合座舱生态·智享未来出行”为主题,于2023年10月19日-21日在苏州市召开“2023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届时,来自国内外政府、企业、研究机构领导和权威专家将重点围绕智能座舱的创新设计、关键技术、用户体验、市场需求、国际合作等内容展开研讨交流。
大会主席: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
联席主席
张亚勤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大会委员:(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郑继虎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高镇海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公维洁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王宏安 中科院软件所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
郭钢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
马钧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
曹东璞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
雷剑梅 中国汽研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评研究中心主任
周时莹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代理副院长兼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
杨彦鼎 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党委副书记、副主任
李君 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副院长、零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刚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研究院总经理
冯硕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主任
任强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刘珂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智能网联中心主任
吴会肖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岚 大众汽车(中国)有限公司集团销售及市场高级总监
刘江波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院长
刘莲芳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副院长
张祺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智能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刘黎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座舱研发副总经理
章欣 OPPO研究院OPPO智行总经理
刘俊峰 科大讯飞副总裁、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
王万新 腾讯智慧出行智能座舱总经理
季神洲 华为终端BG智慧出行软件部部长
苏坦 百度IDG智驾融通创新部总经理
黄力 德赛西威副总裁、智能交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国际汽车智能座舱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发展现状
- 市场规模:2020年全球汽车智能座舱市场规模为412.6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775.4亿美元。
- 配置:智能座舱已成为用户购车关键要素,接近9成的国内用户在购车时将智能座舱配置纳入考虑,同时超过6成的用户对座舱内的功能有付费意愿。
- 功能:当前智能座舱处于L2部分认知阶段,具备在舱内外部分场景下的座舱主动感知、座舱部分主动执行的能力,普遍实现可持续升级的云服务能力。同时,L3高阶认知智能座舱开始市场导入。
- 需求: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释放,尤其年轻消费者注重科技感的交互体验,进一步加速智能座舱的渗透应用。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典型应用领域
- 智能照明:车内照明可以增强汽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尤其是自动驾驶。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驾驶状态和车内人员需求,自动调整照明强度和颜色,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例如,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智能座舱会将氛围灯调为红色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同时在需要时提供其他照明。
- 智能感知交互:智能座舱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车内环境的感知和交互。例如,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驾驶员的识别和安全认证,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车内语音控制和交互。
- 智能互联:智能座舱可以实现车内与外部环境的互联,例如,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实时交通信息和互联网服务的提供。
- 智能驾驶辅助:智能座舱可以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这些功能可以提高驾驶的效率和安全性。
- 智能娱乐:智能座舱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丰富的娱乐功能,例如,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等。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前沿科技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汽车智能座舱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智能的驾驶辅助、更智能的乘客感知和更智能的个性化服务等功能。例如,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根据驾驶员的行为和习惯,自动调整车内环境和设备设置,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 5G和V2X通信技术:5G和V2X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和更可靠的车联网通信,从而提供更准确的交通信息和更安全的驾驶辅助。例如,通过5G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的高清地图更新和自动驾驶功能。
- AR/VR和3D技术:AR/VR和3D技术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更沉浸式的体验和更智能的交互方式。例如,通过AR技术,可以将导航信息直接显示在驾驶员的视线中,而不是传统的地图上,从而提高驾驶效率和安全性。
- 多模态交互技术:多模态交互技术可以实现人与车之间的多种交互方式,包括语音交互、手势交互、面部识别等。例如,通过面部识别技术,可以识别驾驶员的状态和情绪,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 节能和环保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可以帮助降低汽车智能座舱的能耗和排放,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和降低运营成本。例如,通过节能设计和技术,可以降低智能座舱的能耗,从而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知名品牌
- Bose:Bose是一家美国音响设备制造商,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提供优质的音响系统和噪音消除技术。
- Harman:Harman是一家韩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门从事汽车音响、信息娱乐和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和销售。
- Delphi:Delphi是一家英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智能座舱的多种解决方案,包括信息娱乐、驾驶辅助和互联技术等。
- Visteon:Visteon是一家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门从事汽车内饰、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和销售。
- Pioneer:Pioneer是一家日本电子产品制造商,提供汽车智能座舱的多种解决方案,包括信息娱乐、导航和驾驶辅助等。
国际汽车智能座舱知名专家
- Chris Gerdes,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研究汽车自动化的先驱,曾担任美国交通部自动驾驶汽车工作组的主席。
- David Strickland,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曾任美国交通部自动驾驶汽车工作组的副主席。
- John Dolan,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IO的CTO,曾发表多篇关于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的论文和文章。
- Faye亲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研究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先驱,曾在谷歌自动驾驶公司担任首席科学家。
- Jan Axelson,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研究汽车电子和智能车辆安全的专家,曾担任汽车工程师协会的会长。
- Don Ames,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曾负责推动福特汽车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 Tom Stratton,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曾负责推动通用汽车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报名咨询: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李雪莉
电话:18515803863
邮箱:lxl@sae-china.org
演讲及合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宋亚清
电话:18611465919
邮箱:syq@sae-china.org
参会费用及报名方式
类别 会议报名费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座船工作组成员单位1人免费名额,超过1人按照1500元/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会员 2000元/人
普通参会 2500元/人
团体参会人员( 3人及以上一笔支付) 3-5人享普通参会费9折优惠6-10人享普通参会费8.5 折优惠10人以上更多优惠,具体请联系主办方
费用句括主论坛、主题论坛参会权益,享有会议期间午餐、茶歇,不含住宿、差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