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四届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
为了提升我国植物病毒学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交流和发展,由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专业委员会主办,宁波大学等单位承办的“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 拟于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际知名病毒学专家及相关交叉学科专家做学术报告,欢迎各位同行踊跃参加。
会议主题:植物-病原相互作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Plant-Pathogen Interactions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e Products)
会议规模:约400人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植物-病原相互作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研究现状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进展。
首先,植物对病原存在广谱的基础抗性,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同时,部分植物还维持一些特殊的抗病分子机制,以应对适应性病原物的侵袭。
其次,病原物要实现对植物的侵染需要通过层层考验,其中包括植物表面的物理和化学屏障,以及植物的免疫系统。当植物的免疫系统被激活时,会通过产生抗性蛋白、抑制病原物生长和扩散等手段来抵抗病原物的侵袭。
此外,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例如,温度、湿度、光照和营养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免疫系统和病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最近的研究还表明,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网络,涉及到多个基因和信号通路的交叉和调控。通过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植物病害控制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用研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首先,通过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机制,从而为农产品生产提供更好的抗病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植物保护措施的合理应用也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作用,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防治植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用的研究还有助于发现新的植物免疫机制和抗病基因,为培育抗病性强、质量优的农产品提供新的途径。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用研究典型案例
-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抗性基因的研究有助于培育抗病性强、质量优的水稻品种。通过对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多个与稻瘟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并正在利用这些基因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 番茄抗黄化卷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研究。TYLCV是一种危害番茄的病毒,会使番茄叶片卷曲、变黄,严重时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科学家们通过研究番茄与TYLCV的相互作用,发现了一种名为MiamiReplay的基因,该基因能够增强番茄对TYLCV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番茄品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 小麦与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条锈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防治该病害。科学家们通过对小麦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发现了多个与条锈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并正在利用这些基因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 棉花与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的相互作用研究。枯萎病是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防治该病害。科学家们通过对棉花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发现了一个与枯萎病抗性相关的基因,并正在利用该基因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用研究领域知名专家
- 王二涛研究员:专注于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和水稻-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 辛秀芳研究员:关注叶际病原菌致病性与微生物组互作。
- 陈剑平院士:研究方向为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创建了植物病毒学研究所。
- 王源超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卵菌致病机理以及植物疫病控制的应用基础研究。
- 孔令让教授:专注于小麦抗赤霉病领域的研究。
- 胥国勇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植物抗病分子机制。
1、 注册
燕飞,电话:13575792971(微信同号);
孙宗涛,电话:13857141909(微信同号);
余初浪,电话:13588823475(微信同号);
吴官维,电话:18357490594(微信同号)。
会议注册邮箱:nbnh2023@163.com
2、摘要、学术报告
刘玉乐,电话:15910815361;
张晓明,电话:13810830924
3、新技术、新产品展台
叶健(奖项),电话:15010227830;
吴建国(招商),电话:13121552713
4、会议住宿
吴官维,电话:18357490594;
余初浪,电话:13588823475
学术报告
本次大会学术报告分为中外交流和会员交流两种类型,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和汉语。大会特邀国内外知名学者做特邀报告(45分钟/人)和大会报告(30分钟/人);从参会会员和优秀学生中遴选人员做专题报告(20分钟/人)和进展报告(15分钟/人)。
墙报展示
会务组将为参会人员免费提供100个墙报的板面(规格:宽度90 厘米,高度120厘米,版面上下页边距为25 mm),参会者自行印刷墙报携带至会场根据会议日程安排布展和撤展。注册时,请注明是否提供墙报。
会议论文与摘要
会务组将编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和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会上免费发送给参会人员。请参会人员将会议论文或摘要(中英文均可,格式见植物病理学报,文责自负)于9月10日前发送电子文档至会务组邮箱nbnh2023@163.com。之前会务组接受的会议论文请勿重复提交。在本论文集印发的论文和论文摘要不影响在其他学术刊物发表全文,特此说明。
会务费及参会回执
1、会议注册费:本次大会收取会议注册费,提前注册交费标准为:代表1800元/人,学生1200元/人;现场交费标准为:代表2200元/人,学生1500元/人(学生应是在读研究生或本科生)。已缴会议注册费(未退费)的参会代表无需再次缴费。提前注册交费截止日期为9月10日。提前交费的代表请通过银行转账方式汇款(注意:转账汇款时请务必注明“汇款人”和“宁波会议+单位简称+人员姓名等几人”字样。请将汇款凭证留底,并与发票咨询联系人王老师13906810365短信联系确认转账),由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出具“会务费”发票报销,转账银行信息如下:
单位名称: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
开户银行名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农科院支行
账号:1901730104000498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330000501875796R
2、参会回执:凡参会者最迟于9月10日前将“参会回执表”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会议注册邮箱nbnh2023@163.com。拟作报告、墙报展示的代表请在回执中注明。未提前发回执的参会人员,会务组不保证住宿安排。
3、会议将设立新技术、新产品展台,诚邀相关优秀企业届时参加此次盛会并参展,具体事宜请与会务组联系确定。
食宿安排
食宿由会议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1. 就餐:早餐由宾馆提供,午餐和晚餐为自助餐,由会议统一安排。家属需额外购买餐票或自费在其他餐厅就餐。
2、住宿:住宿标准340元/晚(单、标同价)。请在注册时注明所订房间类型、数量(请尽量合住)。
其他事项
1. 会务组不提供POS机刷卡业务,现场交费只收取现金。请需要刷公务卡交费的代表,务必会前通过银行汇款办理注册手续。汇款请按说明附言。
2. 因会议期间为旅游旺季,房源紧张,会务组将优先安排提前注册费的代表,不能保证未提前注册或无会议回执代表的住宿安排,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