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3-12-08 ~ 2023-12-10
举办场地:上海松江开元名都大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为加快推进我国沉积物与环境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沉积物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的发展,深入交流和研讨关于“沉积物环境”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提升我国沉积物环境风险研究和底泥污染治理的研发能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暨202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定于2023年12月8-10日在上海举办。

会议将围绕我国海洋、河口、河流、湖泊、水库、沼泽湿地等各类水体的沉积物环境科学及应用技术成果讨论交流,内容设置大会报告、主题分会场、研究生报告、专题培训、特色沙龙和展板交流等。

会议议题

(1)沉积物研究的新技术和方法

主要包括沉积物采集、处理及其中化学物质和微小生物提取/分离技术;沉积物中营养盐、有毒有害物,以及物理和生物指标的分析方法;沉积物-水和泥-生界面物化过程模拟技术;沉积物污染物信息的原位、高分辨获取技术、装备等。

(2)沉积物环境过程与效应

主要包括河口、海岸和湖泊的多尺度沉积动力过程;沉积物输运对生源要素和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沉积物分布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沉积物-水界面物质(营养物、重金属和有机物等)迁移转化过程;水底边界层物质行为与效应;界面物质交换及内源污染定量化;富营养化、黑臭和浒苔灾害与沉积物关系等。

(3)沉积物环境风险及评价

主要包括沉积物环境基准研究理论与方法;我国不同水体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沉积物常见污染物环境暴露与风险评估;沉积物污染判定技术与方法;沉积物环境安全与风险管理等。

(4)底泥污染控制与退化底质生态修复

主要包括底泥污染和底质生境退化机制与成因;底泥修复材料研发与应用;底泥原位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与方法;退(劣质)化底质改良与良性生境营造技术;重污染疏浚底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与处置技术;底泥污染控制、处置效果和生态风险评估等。

(5)陆海统筹与海岸带沉积物

主要包括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对海洋沉积物影响评估;海岸带沉积物生态修复;陆海统筹减排增汇与服务双碳战略;海水生态综合养殖等。

(6)沉积物与新污染物

主要包括沉积物新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微塑料等)识别与监测技术;沉积物新污染物迁移转化与毒性机理;沉积物新污染物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沉积物新污染物治理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领域发展现状

  1.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的发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等文件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2. 研究机构: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批专门从事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的科研机构,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这些机构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工作。

  3. 人才培养: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进入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此外,一些专业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也在积极推广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知识。

  4. 研究成果:近年来,我国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在沉积物污染源解析、沉积物污染风险评估、沉积物修复技术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5. 国际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国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共同探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我国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多边环境协议。

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1. 长江水系沉积物污染治理: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但由于沿岸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长江水系的沉积物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为此,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清淤疏浚工程,以及开展生态修复等,以改善长江水系的沉积物环境。

  2. 渤海湾沉积物污染治理:渤海湾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海湾,但由于陆上污染源的输入,渤海湾的沉积物受到了严重污染。对此,我国正在推进一系列的治理工程,包括加强入海排污口的管理,实施海底清淤工程,以及开展生态恢复等工作。

  3. 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此,我国正在推行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包括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实施土壤改良工程,以及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等。

  4. 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城市垃圾填埋场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但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因此,我国正在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实施封场绿化工程,以及开展渗滤液处理等。

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涉及的前沿科技有哪些?

  1.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在沉积物环境监测、污染源追踪、污染程度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和地面遥感等多种手段,可以实时获取沉积物环境的信息,为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大量环境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为污染控制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例如,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沉积物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为污染控制提供预警。

  4.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修复技术上。通过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可以将沉积物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实现对沉积物污染的治理。

  5.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通过纳米材料,可以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

  6. 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污染控制方法,它强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对沉积物污染的治理。例如,通过植被恢复、湿地建设等方式,可以提高沉积物环境的自净能力,减轻污染压力。

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领域有哪些知名品牌

  1. Xylem(希尔姆):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其产品涵盖了水泵、过滤器、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市政供水、废水处理、水利发电等行业。

  2. Ecolab(艾科拉):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卫生和能源技术提供商,其产品和服务包括清洁剂、消毒剂、废水处理、能源管理等。

  3. Veolia(威立雅):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服务公司,其业务涵盖了废物处理、水处理、能源管理等多个领域。

  4. Siemens(西门子):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技术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包括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5. GE(通用电气):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多元化技术公司,其产品和服务包括航空、医疗、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6. Tetra Tech(泰特克):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环境咨询和工程公司,其业务涵盖了环境影响评估、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领域有哪些知名专家

  1. 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尤其是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2. 陈吉宁: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现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流域管理、水业政策与市场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3. 李晓明: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水质模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4. 张远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水质模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5. 赵勇: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水质模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6. 吴丰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特别是在水质模型、水资源管理、水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