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创新药大国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支持发展制剂创新技术和药物释放系统,我国药物制剂自主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随着生物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新工艺、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新型制剂、改良型新药备受关注和重视,脂质体、胶束、微球、吸入、透皮等高端制剂开发及技术突破取得新的成果。
为了促进国内外药物制剂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药物制剂交叉学科技术融合,开展基础和应用创新研究布局,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CRS China Local Chapter)、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中南大学、湖南省药学会、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药物制剂大会”定于2023年9月15-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本届大会以“新挑战新机遇新技术”为主题,将邀请国内外药剂学专业各领域、各方向专家同行,对药物制剂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和政策法规等展开交流与探讨,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共同推进药物制剂高质量发展,为制药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大会主题
新挑战新机遇新技术
活动安排
会期2天,采用主论坛和分论坛报告、壁报展示等形式交流。会议将邀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研发单位、医疗机构、管理机构等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和专题演讲。
本次大会将设置大会报告主会场,基础药剂学论坛(靶向递药策略、控制释放策略)、工业药剂学论坛、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2023年会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论坛、药用辅料与药包材论坛、制剂研发策略与装备论坛、外用制剂论坛、青年药剂工作者论坛、药剂学研究生论坛、改良型新药及临床研究论坛等分会场。此外,大会也将增设医药新产品与新技术转化路演等会场。
会议语言:中文、英文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药物制剂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药物制剂领域发展现状
新制剂品种的开发:除了传统的片剂和胶囊等剂型外,越来越多的新型制剂如软胶囊、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入剂等正在被开发出来。这些新的制剂方式可以提高药物的效果,降低副作用,并提高患者的用药舒适度。
缓释和控释制剂的发展: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提高疗效,缓释和控释制剂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这些制剂可以在较长时间内缓慢释放药物,从而达到持续治疗的目的。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纳米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精确输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副作用。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药剂学和药物传递系统成为了药物制剂研究的重要方向。这些研究涉及到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剂设计来优化这些过程。
个性化药物制剂的设计:随着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个性化药物制剂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根据个体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状况,为其提供最适合的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在药物制剂的研究过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通过严格的实验和临床试验,可以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制剂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药物制剂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可以降低药物制剂对环境的影响。
药物制剂的研发策略和技术创新: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药物研发需求,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新的研发策略和技术创新。这包括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药物筛选和优化,以及开发新的药物递送系统等。
药物制剂典型应用案例
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是一种需要长期注射的降糖药物。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式需要患者每天多次进行皮下注射,非常不便。而胰岛素注射笔的出现,使得患者可以像使用笔一样轻松地进行胰岛素注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透皮贴剂:透皮贴剂是一种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的药物制剂。它可以避免口服给药可能带来的胃肠道刺激和肝脏首过效应,同时也可以避免注射给药带来的疼痛和感染风险。例如,抗抑郁药物氟西汀透皮贴剂就已成功上市,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
微球制剂:微球制剂是一种缓释或长效制剂,其药物释放速度可以精确控制。例如,抗凝血药物阿哌沙班微球制剂可以实现每月一次的给药方式,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脂质体: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脂双分子层结构,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起来。脂质体可以靶向特定细胞,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例如,抗癌药物顺铂脂质体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纳米粒子:纳米粒子是一种尺寸在纳米尺度的颗粒,可以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包裹起来。纳米粒子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输送,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例如,抗癌药物紫杉醇纳米粒子已成功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癌症。
药物制剂领域知名品牌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阿斯利康的产品线涵盖了心血管、呼吸、消化、肿瘤等多个领域。
辉瑞(Pfizer):这是一家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以研发和生产高质量的药品和疫苗著称。辉瑞的产品线包括了抗生素、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物。
诺华(Novartis):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诺华的产品线涵盖了眼科、神经科学、心血管、肿瘤等多个领域。
赛诺菲(Sanofi):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赛诺菲的产品线包括了糖尿病、免疫、罕见病、肿瘤等多个领域。
默克(Merck KGaA):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默克的产品线涵盖了抗生素、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物。
强生(Johnson & Johnson):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医疗保健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75多个国家。强生的产品线包括了医疗器械、制药、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雅培(Abbott):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保健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雅培的产品线包括了诊断、医疗设备、营养品等多个领域。
罗氏(Roche):这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跨国制药企业,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罗氏的产品线涵盖了抗生素、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物。
药物制剂领域知名专家
张强教授:他是我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吴梧桐教授:他是美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约瑟夫·博伊尔教授:他是英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英国牛津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丹尼尔·卡拉汉教授:他是加拿大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石田浩一郎教授:他是日本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弗朗索瓦·马丁教授:他是法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法国巴黎第六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
彼得·施密特教授:他是德国著名的药剂学专家,现任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药学院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药物制剂、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