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三届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学术大会(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3-11-10 ~ 2023-11-12
举办场地:常州白金汉爵大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李会泉 陈其针 何发钰 王海北 罗旭彪 戴晓虎 席北斗 吴玉锋
会议介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深入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协同减污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途径,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为推进我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领域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指导下,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江苏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学术大会(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3年11月10-12日在江苏常州市召开,欢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科研及管理人员踊跃参会,围绕产品生态设计、源头减量清洁工艺、工业固废/危废增值利用、城市矿产高质循环、有机固废高效转化等科技成果,开展综合性、高水平学术交流,共同探讨本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会议题目

第三届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学术大会(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

组织机构

(一)名誉主席

左铁镛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业大学

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张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二)大会主席

李会泉、陈其针、何发钰、王海北

罗旭彪、戴晓虎、席北斗、吴玉锋

(三)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按入选院士时间)

邱定蕃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孙传尧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

石碧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段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

沈保根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瞿金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理工大学

陈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桂卫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

杨志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

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

黄小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聂祚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工业大学

沈政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姜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南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学术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学术发展现状

  1. 研究领域的多样化: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这些跨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2. 政策导向下的研究:近年来,各国政府纷纷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欧盟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中国的双碳目标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大量关于如何实现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研究。

  3. 实践案例的积累:随着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理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尝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这些实践案例的积累为学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4. 国际合作的加强:为了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通过国际会议、研讨会等方式,学者们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研究的发展。

  5. 新兴技术的应用:新兴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为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实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6. 公众意识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问题。这为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

全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典型应用案例

  1. 德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弗赖堡:弗赖堡是德国的一座小城,被誉为欧洲的“循环经济之都”。在这里,废物被视为一种资源,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再生产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弗赖堡的废旧家具回收率高达90%以上,废纸回收率超过80%。

  2. 中国的上海绿色建筑:上海是中国最早推行绿色建筑的城市之一。上海的绿色建筑采用了许多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系统、绿色屋顶等。这些绿色建筑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 美国的太阳能农场:美国的一些农场采用太阳能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方式既节省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此外,太阳能农场的土地还可以用于种植作物,实现了农业和可再生能源的结合。

  4. 丹麦的风能发电: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发电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丹麦的风能发电主要依赖于风力涡轮机,这些风力涡轮机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供家庭和企业使用。风能发电不仅清洁、可再生,而且对环境影响很小。

  5.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日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因此非常重视水资源的管理。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如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推广节水器具等。此外,日本还在污水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污水的高效回用。

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

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发展,如欧盟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中国的双碳目标等。这些政策为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新技术的发展为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管理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污染。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这为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了市场需求。

挑战:

技术难题:虽然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如如何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如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

成本问题:实施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上升,如投资建设新的设施,购买新的设备等。这就需要我们权衡利弊,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观念转变: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地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推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发展。

法规制度: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是推动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关键。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循环经济与减污降碳的顺利推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