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和2023年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中国档案学会档案信息化技术委员会定于2023年10月11至13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以“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引领档案管理现代化”为主题的2023年学术论坛。
论坛主题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引领档案管理现代化。论坛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围绕中心任务,围绕信息化最新热点问题,加快推进信息化与档案工作深度融合,以信息化驱动档案工作走向现代化。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档案信息化技术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档案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薄弱: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强大的硬件支持,如大容量的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和局域网等。然而,由于经费有限,我国档案管理机构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这导致了信息化建设的困难。
建设标准滞后: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档案工作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大多关注于音像和纸质档案,而非数字化档案。因此,为了适应数字化档案的管理需求,我们需要制定新的建设标准。
人才短缺:随着档案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掌握相关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这也给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安全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资源整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各类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检索平台,可以方便地查询和利用各种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播,有助于丰富档案资源,提高档案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影响力。
档案信息化技术典型应用案例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该图书馆采用了数字化的方法来管理其档案。他们开发了一个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项目,该项目允许用户在线访问和搜索超过700万册图书和其他类型的档案。
上海档案馆:上海档案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录中心,负责保存上海市的历史文件。为了让市民更容易获取这些信息,该档案馆推出了一个名为“上海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网站。这个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档案目录,并允许用户在线浏览和下载档案全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是一家专门从事军事研究的机构。为了提高研究效率,该研究院采用了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来管理其档案。这套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标记相关的文档,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快地找到所需的信息。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的顶级学术图书馆之一。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该图书馆实施了一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项目。这个项目允许学生和教职员工在线访问和搜索数百万本电子书和其他类型的档案。
档案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始采用这两种技术,以便更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分析海量档案数据。例如,通过将档案数据存储在云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和远程访问,同时降低本地设备的负担。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档案管理者发现潜在的知识和价值,从而优化档案管理工作。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内容的智能分类和标签化;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照片的自动识别和提取。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还可以为档案的研究和利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访问档案信息。因此,未来的档案信息化技术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档案服务。
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入: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也将逐渐得到重视。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实物的实时监控和追踪;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档案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不可篡改。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加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档案工作者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未来,档案信息化技术将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将吸收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优秀经验和做法。
联系电话: 010-68767075、010-68372475
参会人员
中国档案学会领导、各单位档案信息化工作业务骨干、学术论坛征文入选论文作者、对论坛主题有一定研究的档案工作者及特邀代表等。
会议费用
会议费630元/人,交通住宿费自理,会议不安排接送站
会议不提供现场缴费,不提供纸质发票。请参会人员于9月24日前将会议费汇款至中国档案学会账号(备注信息化)
特别提示: 请务必与本单位财务人员确认发票信息,在报名系统中正确填写,会议费发票将根据系统中填报的发票信息开具,发票类型为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报名时请准确填写接收电子邮箱 )。发票会议结束后陆续发放,请关注电子邮箱信息。
户 名:中国档案学会
账 号: 0200002809014442679
开户行: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西四支行
会议报名
进入中国档案学术网 (http://www.idangan.com ),点击“会议注册”报名,报名系统关闭时间为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