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3 中国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议将于11月召开。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经济与能源产业关系密切,互为支撑:一方面,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已成为重要的能源增量消费领域之一,低碳化、绿色化成为信息基础设施领域重要的时代话题;另一方面,能源行业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产业应用场景,诸多能源和能源装备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企业专网,以支撑日益增长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增强能源企业与信息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拟于2023年11月15-17日在贵阳召开“2023中国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技术交流会议”
本次会议将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数据中心、信息基础设施等信息行业企业,以及石油、电力、煤炭、船舶、钢铁、可再生能源等能源、化工、材料及装备企业,行业机构、科研院校和信息技术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与会,着重探讨在当前技术背景和行业发展形势下绿色低碳高效数据中心的实践经验、政策趋势和技术方案。
大会主题、
“数能协同,绿色低碳,产业共生”
会议交流内容
(一)、数据中心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能源等领域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2.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解读;
3.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及低碳转型
(二)、数据中心和信息基础设施绿色低碳技术与案例
1.新型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技术;
2.面向算力的节能技术;
3.面向存力的节能技术;
4.新型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应用实践;
5.高效率,低碳智能数据中心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6.可再生能源、智慧能源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7.通讯基站节能与能源管理技术;
(三)、智能化、安全、运维
1.新型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体系研究;
2.智能化数据中心探索及应用创新;
3.数据中心运行的安全监控;
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解决方案:
5.数据中心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最佳实践分享;
6.大数据、云计算、UPS 电源、交换机、服务器、存储器、机柜、缆线、防雷、泵、阀门、防静电材料设备、视频监控(CCTV)、红外监控、消防与安防系统、网管系统、综合布线、综合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技术、数据云箱、楼宇自动化系统等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探讨。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信息基础设施与数据中心节能低碳技术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典型方案
IT设备:选择高能效的IT设备,如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多个物理设备,共享资源,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供电系统:使用高效的电源转换器和UPS(不间断电源),以减少能源损失。同时,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以满足部分或全部的电力需求。
制冷系统:采用自然冷却、液冷等技术,减少对传统空调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可以通过优化机房布局和气流设计,提高散热效果。
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能源效率。
环境与能源耦合:通过优化建筑结构、材料选择和设备布局,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如靠近水源或气候适宜的地区,降低能源成本。
风火水电与IT系统耦合:通过集成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技术,实现数据中心与外部能源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典型案例
Google Data Center:Google在其数据中心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节能技术,包括使用空气冷却系统替代传统的空调系统,以及使用海洋潮汐能为其数据中心供电。
Microsoft Azure Data Center:Microsoft在其数据中心使用了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和风能,以及使用高效的热管理系统来减少能源消耗。
Apple Data Center:Apple在其数据中心使用了大量的环保材料,包括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建筑材料和可回收的电子设备。
Facebook Data Center:Facebook在其数据中心使用了大量的创新技术,包括使用液冷技术来冷却服务器,以及使用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来优化能源使用。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Data Center:AWS在其数据中心使用了大量的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器管理和能源使用。
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涉及的前沿科技
能源效率提升:这包括使用更高效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以及采用虚拟化技术整合多个物理设备,共享资源。
制冷技术:这包括使用自然冷却、液冷等技术,减少对传统空调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智能电网技术:通过集成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和需求响应技术,实现数据中心与外部能源系统的协同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再生能源技术: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部分或全部的电力需求。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器管理和能源使用。
物联网技术: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中心设备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能源效率。
绿色建筑材料:使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数据中心设计优化:通过优化机房布局、气流设计和设备布局,提高散热效果,降低能源消耗。
大会发言联系人:秦平生
电话:010-63825356
邮箱:1049462968@qq.com
大会负责人:范书超、蒋晓健
组委会:秦平生、滕飞、范 晨、陈翠莹、范 静、张 东电话:010-63825356 13521560916
邮箱:1049462968@qq.com
参会人员范围
1.国家相关产业机构领导和专家;中科院、工程院等重要科研机构学者与专家;
2.中核集团、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船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子、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中国中化、中国节能、中煤集团、中国煤科、中国航油、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中广核、中国电气装备、延长石油等主管领导和技术专家;
3.能源企业下属数字转型试点单位、主管数字化部、科技信息部生产运行处、安全环保处、物资采购处、设备处、信息中心、数据中心、通信公司主管领导和技术人员;
4.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装备制造商、IT 技术商集成服务商等五、征集大会发言事项和要求
1.征集对象:国内外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技术与设备服务商、IT 企业等相关单位征集演讲报告。
2.演讲报告要求;
(1) 论文作者:大会将遂选并通知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做大会报告;(2) 非论文作者:非论文投稿且有意向做发言报告的单位或个人,请提前与组委会联系并确定;
(3)相关事宜:报告 PPT尺寸为16:9:限定时长 20分钟:报告名称及汇报材料需提前一周提交至组委会。
论文征集
1.征集方式:
本次大会采用征文和邀约参会两种方式参会,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积极参与投稿,围绕会议议题认真撰写并提交,做好参会相关工作,投稿论文不要涉密,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论文进行评选审核汇进行评选审核,汇编入选《202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议论文集(能源技术装备)》并在大会发布。
2.论文格式:
论文全文字数不超 6000字(含图表),用A4(210X297mm)版面论文书写顺序:题目、作者(限五人)、作者单位、正文前摘要(150-200字)、关键词(5-8 个)、正文、参考文献。论文后须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和顺序包括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毕业日期和毕业学校、获得学位、现工作单位、职务职称、从事学科研究方向、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E-mail。
3.论文收录与出版:
(1)对按时提交并通过审核的论文,收录入《2023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议论文集(能源技术装备)》;
(2) 高水平论文将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并优选进行会议报告;(3)出版及索引:会议论文集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由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索引。
4.论文提交时间与方式
(1)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0日
(2)论文投送方式:论文发至1049462968@qq.com
(3)论文查询联系人:秦平生010-63825356
参会报名须知
1.参会报名
欢迎各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学者于 2023年11月10日前报名,采取电子邮件或传真报名的方式进行,请填写参会报名回执表(附件 1)通过E-mail:1049462968@qq.com;
2.会议时间及地点形式
会议时间:2023年11月15日-17日(15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中国.贵阳。
会议形式:大会会议论坛、分论坛、技术设备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