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

会议时间:2023-10-19 ~ 2023-10-21
举办场地:杭州开元名都大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苏东林 崔铁军 李尔平
会议介绍

全国人大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首次将电磁安全列为国家战略安全要素。22年2月份,中国工程院发布“电子信息工程科技发展十三大挑战”,其中就包括“电磁场与电磁环境效应”,并提到促进电磁场与电磁环境效应学科建设,开展电磁领域基础问题研究,加强电磁环境主动感知、智能电磁防护、电磁防护仿生、高性能电磁综合仿真计算等自主原创性技术攻关,提升智能化装备电磁防护能力是该领域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此背景下,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2023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会议于10月19日-21日在杭州举办。大会以汇聚领域专家,探讨最新技术,对接行业需求为目标。届时将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研究机构权威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高级代表与会,围绕高速通信、无人系统、工业互联网、先进能源、先进空天等领域重点探讨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EMC测试、电磁安全系统、目标电磁特性识别、电磁态势可视化、电磁环境频谱感知、复杂电磁环境等技术方向。

大会名誉主席

刘尚合院士 中国工程院,陆军工程大学

大会名誉共主席

郭桂蓉院士 中国工程院,国防科技大学

黄培康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杨凤田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苏东林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崔铁军院士 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李尔平院士 新加坡工程院,浙江大学

大会共主席

吕跃广院士 中国工程院

陈志杰院士 中国工程院

朱英富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段宝岩院士 中国工程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费爱国院士 中国工程院

何友院士 中国工程院,海军航空大学

王巍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欧阳晓平院士 中国工程院,湘潭大学

杨小牛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樊邦奎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信息技术研究所

孙聪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航空研究院

范国滨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刘永坚院士 中国工程院

王沙飞院士 中国工程院

陆军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毛军发院士 中国科学院,深圳大学

孙逢春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理工大学

王秋良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姚富强院士 中国工程院,国防科技大学

张平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邮电大学

李得天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龙 腾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理工大学

江碧涛院士 中国工程院,北京市遥感信息研究所

吴剑旗院士 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邓龙江院士 中国工程院,电子科技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

陈红胜,浙江大学教授

技术委员会(按音序排序)

陈亚洲,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褚庆昕,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杜正伟,清华大学教授

冯全源,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冯一军,南京大学教授

郭陈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胡飞,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胡皓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刘元安,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刘培国,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

刘太君,宁波大学教授

李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孙玲玲,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苏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宋朝晖,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石立华,陆军工程大学教授

孟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

马凯学,天津大学教授

唐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王东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电科集团首席专家

王学田,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闻

映红,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吴先良,安徽大学教授

夏明耀,北京大学教授

徐丰,复旦大学教授

尹成友,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尹文言,浙江大学教授

张安学,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张卫东,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朱洪波,南京邮电大学教授

章献民,宁波理工学院教授

周浩淼,中国计量大学教授

大会组织委员会

陈爱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 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罗国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 健,宁波大学教授赵华鹏,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王硕威,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

李 燕,中国计量大学副研究员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电磁环境效应则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可能受到的损害或性能下降的现象。以下是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现状:

技术现状

  1. 在电磁兼容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包括电磁干扰预测、电磁干扰抑制、电磁干扰测量等技术。

  2. 在电磁环境效应方面,对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进行。

产业发展现状

  1. 在电磁兼容设备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兼容设计软件、电磁兼容咨询服务等。

  2. 在电磁防护设备方面,也在快速发展,包括电磁屏蔽材料、电磁干扰抑制设备、电磁辐射防护设备等。

  3. 在电磁环境效应设备方面,也在逐步发展,包括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设备、电磁辐射对电子设备影响研究设备等。

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1. 电子信息设备:所有的电子信息设备都需要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以确保其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电磁信号,因此需要电磁兼容技术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3.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需要通过电磁兼容技术来减小这些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4.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需要在一个电磁环境相对纯净的环境中工作,因此需要通过电磁兼容技术来防止电磁干扰对医疗设备的影响。

  5. 航空航天设备:航空航天设备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工作,因此需要通过电磁兼容技术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6. 国防科技: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在国防科技中也有重要应用,如电磁防护、电磁干扰等。

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领域主要有哪些知名企业或品牌

  1. Bruel & Kjaer:这是一家丹麦的公司,主要从事声学和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干扰测量设备等。

  2. R&S:这是德国罗德与施瓦茨公司的简称,主要从事无线电通信和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干扰测量设备等。

  3. Keysight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测量和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干扰测量设备等。

  4. Anritsu Corporation:这是一家日本的公司,主要从事无线通信和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干扰测量设备等。

  5. Teledyne LeCroy:这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主要从事数字通信和电磁兼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产品包括电磁兼容测试设备、电磁干扰测量设备等。

会议日程
2023年10月19日 - 13:00-20:00 大会报到
2023年10月20日 - 大会开幕式 大会报告 专题七:电磁频谱与管理技术 专题三:高性能电磁及多物理计算与仿真 论坛一:未来通信系统电磁安全前沿技术 论坛三:智能网联汽车电磁安全前沿技术
2023年10月21日 - (上午)专题一: EMC 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 (下午) 专题五:先进电磁材料技术及应用 专题四:电磁环境效应与评估 (上午) 专题二:高性能电磁及多物理计算与仿真(下午) 专题六:电磁信息技术研究 (上午) 论坛二:航空航天船舶与电磁安全设计与探索 地点 酒店大堂 四层开元厅 四层天泓厅 四层天和厅 四层名艺厅 四层名睿厅 四层名思名德厅 四层名艺厅 四层天泓厅 四层名睿厅 (下午) 论坛四:器件、芯片电磁安全与环境适应性 论坛五:国家电力设施网络电磁安全技术及应用
2023年10月22日 - 专题二:电磁兼突与电磁防护技术
联系方式

大会秘书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吴绍文,email:wushaowen@csoe.org.cn 电话:18600513338

任 洁,email:renjie@csoe.org.cn 电话:18811216528

浙江大学:

谌群芳,email: qfchen@zju.edu.cn 电话:13989462118

会议赞助

齐杰,email: qijie@csoe.org.cn 电话:18610155222

张伯儒,email: zhangboru@csoe.org.cn 电话:13911650484

参会企业
承办单位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承办单位 - 浙江大学
承办单位 - 中国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联办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
联办单位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联办单位 - 中国计量大学
联办单位 - 宁波大学
联办单位 -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联办单位 - 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
联办单位 - 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 电磁信息控制与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工业601所)
联办单位 - 电磁环境效应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 电磁兼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船701所)
联办单位 - 电磁环境适应性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联办单位 - 中关村科创智慧军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单位 -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北京森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西安爱邦电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支持单位 -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南京华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浙江绿色理想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 浙江诺益科技有限公司
参会事项

投稿指南

(一)征稿要求

1、论文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图形图像清晰,文字精练通顺,未在国内外杂志或会议上公开发表。

2、中英文兼收,文章长度为 3-4 页,同一研究内容,作者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语言投稿。

3、论文必须经过投稿单位的保密审查,并提供保密审查证明。

4、论文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

5、优秀论文可作口头交流、海报张贴。

6、注:如提交论文全文,将由大会组委会聘请专家进行审稿,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论文集录用(非正式出版),若不发表文章,只希望做粘贴/口头交流,可在投稿系统上传报告摘要,题目后注明交流类型(粘贴/口头交流)。

(二)稿件提交

通过审查的稿件被大会录用并将结集为会议论文集,优秀稿件将根据方向推荐至正式出版物发表。投稿请登录网站: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CEMEE2023.html

(三)合作期刊

若提交论文全文,希望发表,大会组委会将择优推荐到以下正式出版物发表,作者需要在收到大会组委会录用通知后进行二次投稿。SPIE 会议论文集;

Electromagnetic Science,《电磁科学(英文)》

EI 期刊:《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SCI 期刊:《中国通信》;中文核心期刊:《电波科学学报》;期刊杂志:《安全与电磁兼容杂志》。

四)全文截稿时间:8月30日,摘要截稿时间:9月25日;无论有无投稿,均欢迎注册参会!!

会议注册

会议注册费:3205元/人09月20日之前办理汇款优惠为 3005元/人。含资料费、杂支等。食宿自理,会议期间无补助。

注册地址: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CEMEE2023.html

付款方式:

1.在线支付(优选):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2.汇款转账:汇款时作者请务必注明“姓名+稿件编号”,非作者请注明“电磁兼容+姓名”,以便核对。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酒店名称:杭州开元名都酒店

地 址:杭州市萧山区市心中路818号(杭州地铁二号线与五号线互通枢纽)

住 宿:标间:480元/间/天(含双早); 大床房:540元/间/天(含双早)

预定方式:组委会不统一安排住宿,请联系酒店预定。

操作方法:下载订房表格,填写表格后发送至预定邮箱:997238537@qq.com ,备注电磁兼容大会享协议价。

下载海报
若未生成海报二维码可点击 生成海报 刷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