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七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会议时间:2023-11-17 ~ 2023-11-19
举办场地:杭州龙禧福朋喜来登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吕跃广 罗先刚
会议介绍

微纳光学是当前光学学科发展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结合了光子学与纳米技术的前沿成果,主要优点是能在局域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许多全新的功能,成为21世纪国家不可或缺的关键科学和技术。微纳光学不仅是光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目前新型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传感成像、传感测量、显示、固体照明、生物医学、安全、绿色能源等领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光学工程学会组织召开“第七届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交流会”,从应用端和技术端来牵引,结合国防和工业应用,搭建产业链的大平台。旨在为我国从事相关研究的科技人员和产业应用的团队搭建无缝对接的平台,形成合力,促进微纳光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

大会主席:

吕跃广 院士(中国工程院)

罗先刚 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大会共主席:

陈良惠 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范滇元 院士(深圳大学)

徐红星 院士(武汉大学)

崔铁军 院士(东南大学)

周治平(北京大学)

大会执行主席:

孙洪波(清华大学)

仇 旻(西湖大学)

戴道锌(浙江大学)

张大伟(上海理工大学)

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

谢 伟(西湖大学)

时尧成(浙江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李 兰(西湖大学)

俞泽杰(浙江大学)

管小伟(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

赵 鼎(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

议题方向: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专题七:微纳传感

专题八:先进成像

专题九:先进显示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专题十一:光计算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最新进展

  1. 超构光学元件:以超构透镜(Metalens)为代表的超构光学元件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界,成为光学前沿技术的热点,有望为光学产业带来一场变革。

  2. 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受益于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微纳光学元件可在与集成电路一样的洁净室中实现大批量制造。

  3. 光学元件的应用:微纳光学元件包括以反射型、折射型、衍射型、光波导为代表的被动元件和以光源、探测器、调制器为代表的主动元件,可应用于传感与成像、显示与照明、通信与互连等众多领域。

  4. 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造: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微纳光学元件的设计和制造正在变得越来越精确和高效。

微纳光学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1. 光通信:微纳光学技术在光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波分复用器件、激光聚变工程、光谱分析等领域大量使用光栅等基本光学器件。

  2. 光电子产业:微纳光学是目前新型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在光通信、光互联、光存储、半导体器件等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光传感器:微纳光学技术可以用于制造高性能的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4. 显示技术:微纳光学技术在显示技术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于制造高分辨率、大尺寸的显示设备。

  5. 光子学:微纳光学技术在光子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于制造光子晶体、量子点等新型光子学材料。

微纳光学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哪些知名企业或品牌

  1. ASML:这是一家荷兰的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其生产的极紫外光刻机(EUV)是微纳光学技术的重要应用设备。

  2. NikonCanon:这两家日本的公司都是光学设备的制造商,他们在微纳光学技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3. Intel:这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其在微纳光学技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4. IBM:这是一家美国的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其在微纳光学技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5. TSMC:这是一家台湾的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的研发和生产,其在微纳光学技术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会议日程
2023年11月17日 - 会议注册
2023年11月18日 - 上午 大会开幕式+大会报告 分专题专家特邀报告、交流
2023年11月19日 - 分专题专家特邀报告、交流
联系方式

会议报名:

曹凯选,caokaixuan@csoe.org.cn

蔡方方,cai_ff@csoe.org.cn 电话:022-58168541

企业赞助:郭圣,guosheng@csoe.org.cn 电话:010-83739883

大会秘书处:

蔡方方,中国光学工程学会:cai_ff@csoe.org.cn 电话:022-58168541

汪 湾,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wangwan@wioe.westlake.edu.cn 电话:15189809828

于浩晨,浙江大学:haochenyu@zju.edu.cn 电话:0571-87952637

参会企业
承办单位 - 浙江大学
承办单位 - 西湖大学工学院
承办单位 - 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
承办单位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微纳专业委员会(筹)
赞助单位 - 矽万(上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苏州义兰微电子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锐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北京汇德信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圣德科(上海)光通信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东方闪光(北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海洋光学亚洲公司_Ocean Insight Asia
赞助单位 - 深圳市中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南京迈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南京伯奢咏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广东帕科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HORIBA集团·科学仪器事业部
赞助单位 - QUANTUM量子科学仪器贸易(北京)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上海尤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苏州研材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上海昊量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武汉红星杨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泰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多场低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南京谱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武汉安扬激光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赞助单位 - 相干(北京)商业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
赞助单位 - 南京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苏州基元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北京欧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脉动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上海精渊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苏州光舵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深圳市晧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烟台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南京拓展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上海复享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 - 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赞助单位 - 竺黎时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参会事项

专家报告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邀请报告:

黎 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太赫兹芯片光频梳(Keynote)

王 健(华中科技大学)-多维光场调控微纳光电子器件及应用(Keynote)

张 勇(南京大学)-激光辅助铌酸锂纳米结构制备(Keynote)

陈佰乐(上海科技大学)-High-Speed III-V Photodetectors: from Near-infrared to Mid-infrared

霍永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性能量子点量子光源材料生长与器件制备技术研究

李 峰(西安交通大学)-基于各向异性有机半导体的微腔自旋光子学

孙海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GaN基新型紫外发光和探测器件研究

王 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硅基单片集成III-V族量子点频梳激光器

周 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碳化硅的光量子器件与芯片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邀请报告:

蔡鑫伦(中山大学)-铌酸锂薄膜光电子器件(Keynote)

刘 辉(南京大学)-基于共形变换实现片上宽带非线性光子器件(Keynote)

刘骏秋(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超低损耗异质集成氮化硅集成光学:技术和应用(Keynote)

周林杰(上海交通大学)-基于低损耗相变材料的非易失光开关(Keynote)

郭旭涵(上海交通大学)

纪幸辰(上海交通大学)-超低损耗氮化硅集成光子芯片:制备与应用

姜校顺(南京大学)-片上布里渊-克尔孤子光频梳和光力光频梳产生

舒浩文(北京大学)-基于波分复用的片上多功能信息系统

田永辉(兰州大学)-基于片上多维复用的神经网络光子加速器

向 超(香港大学)-硅光子激光器3D异质集成

张 斌(中山大学)-可重构非线性集成光子器件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邀请报告:

刘开辉(北京大学)-二维材料光学晶体研究进展(Keynote)

王岐捷(南洋理工大学)-Broadband Room-Temperature Mid-infrared Detection with 2D Materials and Nanoparticles(Keynote)

翟天佑(华中科技大学)(Keynote)

高 垚(华中科技大学)-从有机组分层面探索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在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中的应用

骆 越(东南大学)-二维材料中畴域的近场光学成像与调控

沈 亮(吉林大学)

王 宁(吉林大学)-锡基钙钛矿LED与太阳电池

杨再兴(山东大学)-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

张 晗(深圳大学)-二维磷烯非线性光学及应用研究

周 兴(华中科技大学)-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光电器件

朱海明(浙江大学)-低维光电材料超快激发态动力学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邀请报告:

戴道锌(浙江大学)(Keynote)

王剑威(北京大学)-拓扑晶格中的光量子态制备和调控(Keynote)

李 杨(清华大学)-集成铌酸锂光子学:从通信到精密测量

沈 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腔光力频率转换

袁璐琦(上海交通大学)-合成频率维度中的光量子模拟

阮智超(浙江大学)-基于时空涡旋的光学微分器

冯兰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硅基光量子集成芯片

杨 妍(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张蜡宝(南京大学)-高速度高效率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邹长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非线性协同效应的微腔光梳调控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邀请报告:

李 涛(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增强的超构透镜成像技术(Keynote)

李向平(暨南大学)-微纳光子器件中的偏振调控及应用(Keynote)

张柏乐(南洋理工大学)-光的拓扑绝缘体(Keynote)

包燕军(暨南大学)-不同类型入射光条件下的超构表面光场调控研究

陈沐谷(香港城市大学)-光学超透镜于陆海空之成像与感测

管 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离激元超表面激光器

李家方(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及电化学调控光学超表面

李仲阳(武汉大学)-基于浸液式超构表面的光场动态调控

马 蔚(浙江大学)-算法驱动光学超材料设计及应用

彭斯颖(西湖大学)-光操控的卤素钙钛矿

石 磊(复旦大学)-利用光子晶体动量空间能带调控时空光场

王漱明(南京大学)-光学超构表面研究

周 林(南京大学)-碱金属等离激元超表面的制备、多场调控及应用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邀请报告:

夏 虹(吉林大学)-微纳光电器件制备及性质研究(Keynote)

熊 伟(华中科技大学)-超快激光微纳增材制造技术(Keynote)

杨立军(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高性能储能器件的超快激光制备技术研究(Keynote)

崔艳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谭德志(之江实验室)-超快激光诱导透明材料结构调控及应用

陶海华(上海交通大学)-磁控紫外光生自由基刻蚀技术及应用探索

汪超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光场调制的高效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加工

王文君(西安交通大学)-纳米结构的超快激光诱导机理、可控加工及应用

闫剑锋(清华大学)-超快激光加工纳米材料和功能器件研究进展

张 琛(西北大学)-基于空间光场调制的激光微纳米加工技术研究

张启明(上海理工大学)-低功耗超分辨光信息存储研究

专题七:微纳传感

邀请报告:

王义平(深圳大学)-光纤光栅阵列全自动制备技术及传感应用(Keynote)

徐 飞(南京大学)-光纤集成器件(Keynote)

杨 军(广东工业大学)-光频域高精度分布式测量技术及应用(Keynote)

龚 元(电子科技大学)-高灵敏微流激光免疫传感器

李 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磁振子的微波光转换器件

李曙光(燕山大学)-功能材料修饰微结构光纤制备及其传感特性研究

张 磊(浙江大学)-微纳光纤触觉传感器与致动器

张 羽(哈尔滨工程大学)-全光智能感知的感存算一体化微纳光纤器件

朱锦峰(厦门大学)

邹梦强(重庆邮电大学)-飞秒激光3D打印光纤微力传感器

专题八:先进成像

邀请报告:

李浩宇(哈尔滨工业大学)-稀疏解卷积:数学计算增强超分辨率显微成像(Keynote)

杨 青(浙江大学)(Keynote)

张 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Keynote)

陈 文(香港理工大学)-复杂介质中波传播的反问题

崔开宇(清华大学)-超表面实时超光谱成像芯片

索津莉(清华大学)-低照度环境下动态视觉信息感知

徐 挺(南京大学)

詹求强(华南师范大学)-单物镜单束低功率连续光实现亚60nm三维同性超分辨显微

张斗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薄膜光场调控的无标记显微成像与传感

专题九:先进显示

邀请报告:

段 炼(清华大学)(Keynote)

王琼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裸眼光场3D显示技术(Keynote)

张建华(上海大学)(Keynote)

曾海波(南京理工大学)-量子点QLED/Micro-LED显示:发光纯化、高性能化、高像素化(Keynote)

董建文(中山大学)-微纳超表面光子器件在近眼3D显示与AI成像中的应用

樊逢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用于增强LED光子外耦合的取向发光量子点

金一政(浙江大学)-Device physics and material chemistry of quantum-dot light-emitting didoes

李晓明(南京理工大学)-基于苯磺酸配体的钙钛矿量子点与器件研究

马东阁(华南理工大学)-高效率蓝光荧光OLEDs

彭其明(南京工业大学)-Perovskit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toward Electrically Pumped Lasing

史慧芳(南京工业大学)-有机磷光闪烁体

吴朝兴(福州大学)-面向微/纳显示的无注入发光技术

夏 军(东南大学)-面向AR/VR的硅基微显示技术

袁明鉴(南开大学)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邀请报告:

潘曹峰(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低维半导体材料器件与触觉仿生(Keynote)

沈国震(北京理工大学)- MXene基柔性器件(Keynote)

丁 然(吉林大学)-半导体单晶薄膜材料与光电器件

董晓臣(江苏师范大学)-柔性传感器件关键材料与结构设计

郭传飞(南方科技大学)-高性能电子皮肤的多性能协同及机器人应用

潘力佳(南京大学)-轻薄电子器件

汤庆鑫(东北师范大学)

王炳昊(东南大学)-柔性金属氧化物晶体管和多功能传感器

徐文涛(南开大学)

张莹莹(清华大学)

专题十一:光计算

邀请报告:

白 冰(光子算数)-光电混合GPU产品管线与软件生态(Keynote)

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神经形态计算:器件与算法(Keynote)

须 江(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光电融合处理器初探(Keynote)

冯 雪(清华大学)-基于特征值分解的空间光伊辛机

耿子涵(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计算光场在成像显示的应用

林宏焘(浙江大学)-硫基纳秒时延近零功耗光子存储器

林 星(清华大学)-光子神经网络的在线训练方法

石暖暖(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时序光学卷积智能处理技术

谢 鹏(南洋理工大学)-集成光芯片与光计算技术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邀请报告:

方俊锋(华东师范大学)-反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界面调控和器件性能研究(Keynote)

韩宏伟(华中科技大学)(Keynote)

李美成(华北电力大学)-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同质结设计与空气制备研究(Keynote)

何祝兵(南方科技大学)-钙钛矿的新型导电掺杂机制及高效反式光伏电池

柳佃义(西湖大学)-基于小分子异质结的双波段吸收透明太阳能电池

卢海洲(东南大学)-高效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

王照奎(苏州大学)-钙钛矿半导体室内光伏器件

杨旭东(上海交通大学)-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离子缺陷问题与稳定化研究

赵 奎(陕西师范大学)-钙钛矿半导体结晶认知、调控和光电性能

左立见(浙江大学)-低非辐射电荷复合异质结及高效有机光伏器件

议题方向

专题一:半导体及微纳光电材料

本专题拟研讨面向光电子器件应用的微纳光电子和微电子材料、低维量子结构的外延、合成、物理性质和相关器件等。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光电材料,外延生长技术,无机微纳光电材料与器件(量子阱、量子点、纳米线),有机半导体微纳光电子材料,钙钛矿半导体材料。

专题二: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

本专题介绍微纳光电子器件与集成芯片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各波段半导体发光与激光器件、光调制器件、光探测器件,光子及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功能芯片(包括硅基光子集成、混合集成、数字光发射接收芯片、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光传感芯片等),超快电光和极端光探测材料与器件、非线性光子器件、有机光电器件,光纤传感器件等。

专题三:低维光电子材料

本专题研讨二维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石墨烯、TMDs、磷烯、锑烯、碲烯、钙钛矿、MXene等)的设计与合成,物理化学性质表征与光电特性调控,以及相关光电子器件(例如可饱和吸收体、高性能光源、光电发射与探测、光调控与调制和光波导等器件)的研发与应用。从学术和产业化视角探讨二维材料的研究进展,最新研究方向,未来发展以及产业化现状与趋势等。

专题四:量子光电子器件、芯片与系统

本专题拟研讨量子光电子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纳米尺度光与物质量子相互作用,纳异质结构特性表征及相关器件物理,光电物理过程中的量子效应,微腔电动力学,自旋量子效应及器件,基于纳异质结构与量子光电子学的各种新型器件(例如如单光子和纠缠光子的发射、制备、传输与探测),量子集成芯片,基于光子的量子传输、计算、模拟系统等。

专题五:超材料与纳米光子学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纳米光子物理和纳米光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光学中的对称性,拓扑光子物理、材料及器件,非厄米和PT光子物理与器件,超构表面光场调控,超构透镜,微腔光子学及器件,非线性超构材料,等离激元纳米激光等理论和技术及其在高分辨成像、大视场显微成像、立体全息技术、高灵敏生物传感与探测等方面的应用。

专题六:微纳光学制造

本专题拟反映微纳光学制造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激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机理,激光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激光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电子束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烧结,光固化,激光沉积打印等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表面等离子和纳米光子学,超快激光精密加工,超精光学表面加工工艺,复杂光学曲面加工,近场光学微细加工技术,超紫外曝光技术,光学材料熔制,全息光刻技术,光学研磨成型工艺,光学塑料成型技术,光场调控器件制备,光学加工系统设计,光学玻璃模压成型技术,特种光学玻璃和激光晶体制造与加工等。

专题七:微纳传感

本专题拟研讨微纳光学传感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重大关键科学问题,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光学微腔传感技术、光学微流传感技术、微纳光子操控技术、微纳光纤传感技术,纳米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技术、微纳激光传感技术和生化微纳敏感材料等。

专题八:先进成像

本专题将研讨面向光子学成像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与新器件的突破。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微纳光学的先进成像技术:新型高维度光学/光谱成像,高集成成像技术,计算成像与人工智能,荧光显微成像,大视场高分辨成像,跨模态与多模态成像,非线性光学成像,单光子及量子成像等。

专题九:先进显示

本专题拟反映新型显示关键材料与技术的最近前沿进展。相关主题包括但不限于:面向显示的新型发光材料与器件,量子点和纳米发光材料和器件,OLED显示技术、RGB半导体激光材料与器件,激光显示技术,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Micro-LED显示技术,量子点显示技术,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全息显示技术,显示测量技术等。

专题十:柔性与可穿戴器件

本专题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柔性、可延展、可弯曲的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可穿戴器件,植入式器件,可降解器件,仿生器件,光电神经接口,生物医疗光电子系统,类皮肤传感器、植入式光电探针、可降解传感器等方面相关研究的产业化趋势等。

专题十一:光计算

本专题主要研讨光子计算领域最新进展,包括但不限于:光子计算应用场景及需求,光子神经网络与光子伊辛机,光电混合计算系统,光计算芯片体系架构,可重构的光计算芯片网络架构,光计算芯片结构及设计,光计算芯片在线调控技术,光电/全光计算芯片、大规模硅基光计算芯片系统等。

专题十二:能源光电子

本专题拟研讨近年来在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重要创新性成果,包含但不限于: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有机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光催化产氢等。

投稿指南

会议文章将由SPIE出版,发表在SPIE Proceedings(EI收录)。请投稿时提交摘要(英文),在“主要投稿期刊”选择“SPIE Proceedings”。发表在SPIE Proceedings的文章,后续补充内容后可重新投期刊,不影响正常发表。

若希望文章推荐到会议合作期刊发表,请投稿时提交文章全文,在“主要投稿期刊”选择“Journals”。

若已在其他出版物发表的文章,希望在会议做交流,请投稿时提交摘要(中英文皆可),在“主要投稿期刊”选择“不发表仅交流”。

投稿网址:https://b2b.csoe.org.cn/submission/MOTA2023.html,最后一轮截止时间:2023年10月15日。

论文出版

合作期刊:

PhotoniX (SCIE) Science Bulletin (SCI) Opto-Electronic Advances(SCI) Photonic Sensors (SCI)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 Chinese Physics B (SCI) Acta Physica Sinica (SCI, EI)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ESCI, EI) SPIE Proceeding (E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 红外与激光工程(EI) 光学精密工程(EI) 光子学报(EI)中国光学(EI) 光电工程 光通信研究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物理

会议注册

会议报名:

报名链接:https://b2b.csoe.org.cn/registration/MOTA2023.html

会议费3201元/人,学生2201元/人(不含在职学生),2023年10月20日前缴费,会议费优惠为3001元/人,学生优惠为2001元/人。

1.付款方式:

①在线支付

优选在线支付,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可关联发票信息,票务快捷)。

②汇款转账

开户名称: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开户银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银行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汇款时请务必注明“MOTA+姓名”,以便核对。

2.会议费退款

会议费会前2周(14天)可退全款,超过2周时间因产生会议成本将不再支持退款。

3.会议费发票

会议费发票将在会前两周和会后一周集中处理

下载海报
若未生成海报二维码可点击 生成海报 刷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