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八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3-11-10 ~ 2023-11-12
举办场地:河北大学(七一路校区)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自2017年第七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在湘潭大学召开至今,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在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境。与此同时,“十四五”时期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迫切需要。为了促进当代图书馆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思想交流与灵感碰撞,增进学术创新,促进学科繁荣发展,现拟于2023年11月10日至12日在河北大学举办第八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

会议主题

总主题: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进路

分主题:

1.图书馆学元问题研究

2.图书馆学与图书馆职业的关系

3.一级学科更名与图书馆学学科发展

4.基层图书馆等图书馆事业发展

5.其他相关主题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1. 研究对象的扩展:早期的图书馆学主要研究图书馆的具体工作技术或者图书馆管理。现在的图书馆学则把图书馆视为整体系统来研究,并考察其在社会环境中的功能。

  2.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等方法外,现代图书馆学还引入了社会学、心理学、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使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3. 研究内容的深化:现代图书馆学不仅研究图书馆的内部运作,还研究图书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以及图书馆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的角色和功能。

  4. 研究视野的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图书馆学也开始关注国际间的图书馆合作和交流,以及图书馆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发挥作用。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有哪些实践案例

  1. 图书馆服务创新:许多图书馆开始尝试新的服务模式,如开放获取、移动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等,这些都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体现。

  2. 图书馆管理改革:许多图书馆开始实施新的管理模式,如绩效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这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体现。

  3. 图书馆与社区的互动:许多图书馆开始加强与社区的互动,如举办各种社区活动、提供社区服务等,这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体现。

  4. 图书馆与信息化的结合:许多图书馆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如数据库、网络、移动设备等,提供信息服务,这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体现。

  5. 图书馆与教育的融合:许多图书馆开始与学校合作,提供教育服务,如开设图书馆课程、提供学习资源等,这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体现。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在数字化时代有哪些特点

  1. 数字化服务: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许多图书馆开始提供数字化服务,如电子图书、在线数据库、虚拟参考咨询等。

  2. 数据驱动: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需要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3. 智能化管理: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图书馆可以使用智能系统进行排架、检索、推荐等服务。

  4. 开放获取:在数字化时代,信息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许多图书馆开始支持开放获取,即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5. 社区参与: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图书馆不仅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社区的活动中心。许多图书馆会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如讲座、展览、工作坊等。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