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际轧制加工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工艺技术创新。“2023年(第二届)材料加工国际研讨会(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terials Processing, ISMP2023)”将于2023年12月01日至0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庆大学和东北大学联合主办,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绿色 数字 高质 创新”,围绕金属材料制造理论、工艺、产品、应用、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等方向,将设置大会主题报告和技术分会场交流,其中技术分会场将设立国际分会场(线上)和国内分会场(线下)。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介绍最新科技成果,探讨关键共性技术的解决途径和发展趋势,为推动材料科学基础理论与工艺技术创新提供交流平台。
会议内容
(1)金属材料低碳制备工艺理论与装备技术
(2)金属材料加工数字化与集成计算
(3)先进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与服役行为
(4)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
(5)金属材料制备工艺、性能调控与服役行为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金属材料加工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金属材料加工发展现状
技术创新不断:金属材料加工技术在不断创新,包括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新工艺的应用,以及新设备的研发等。例如,纳米技术、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在金属材料加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提高: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金属材料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例如,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金属材料加工中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确、高效和安全。
绿色化和环保化趋势明显: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金属材料加工的绿色化和环保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例如,废料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应用,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浪费,降低了环境污染。
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增加: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属材料加工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例如,通过数控机床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可以实现金属材料的精确和快速加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产业链整合和协同发展趋势明显:金属材料加工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发展的趋势。例如,与原材料供应商、设备制造商、设计公司等的合作,可以提高金属材料加工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金属材料加工涉及哪些前沿科技
3D打印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可以直接将金属粉末或其他材料逐层堆叠,形成复杂的形状和结构。这种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可以在纳米尺度上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能。例如,纳米涂层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焊接、打标等操作,适用于精密制造和高精度加工。
智能加工技术:智能加工技术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金属材料的自动识别、自动检测和自动优化加工。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和优化金属材料的加工过程,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效率。
绿色加工技术:绿色加工技术可以减少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例如,废料回收和再利用技术、低能耗加工技术等。
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有哪些知名企业或品牌
宝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不锈钢等。
鞍钢集团:是中国第二大钢铁企业,主要从事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不锈钢等。
武钢集团:是中国第三大钢铁企业,主要从事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不锈钢等。
中国铝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铝生产企业,主要从事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包括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等。
云海金属:是一家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冶炼和回收加工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镁、铝合金材料的生产及深加工、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镁合金、镁合金压铸件、铝合金、铝挤压微空调扁管、铝挤压汽车结构件、中间合金以及金属锶等。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也是中国金属材料公司招聘排名中的知名企业。
中国金属学会:
赵欣 010-65211205 13439682609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李芳 010-63971454 15727373609
东北大学:
王皓 024-83687220 15754023440
邮箱:cral@ral.neu.edu.cn
会议语言
●本次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中文,大会主题报告PPT采用中英文对照,会务组将提供英语-中文的实时字幕互译。
●技术分会场将设立国际分会场(线上)和国内分会场(线下),国际分会场工作语言为英语,国内分会场工作语言为中文。
会议注册
●本次论坛采用邀请制和线上报名相结合,不收取会务费;
●用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差旅与住宿费用自理;
●现场参会名额及酒店房间有限,如有参会意向的单位,请填写会议注册信息,链接为https://jinshuju.net/f/he66at,报名截止日期: 2023 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