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教育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化学工程师和科技人才,中国化工学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以“融合创新育人才·绿色工程领未来”为主题,拟于2024年4月19~2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第二届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论坛”,旨在探讨化工领域工程教育模式,夯实化工学科的基础研究,推动学科创新和交叉融合,引领绿色工程体系发展,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为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撑。
同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提高高等院校化工学子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适合新时代背景下化工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本次会议特设“中国化工学会学生论坛”,并向全国优秀硕博士研究生广泛征集论文摘要和海报。
主题:融合创新育人才·绿色工程领未来
规模:300人
组织机构
(一)顾问
戴厚良 徐南平 陈炳珍 石碧 陈建峰
张锁江彭孝军 任其龙 徐春明
(二)组织委员会
主 任:方向晨 梁斌
副主任:辛忠 张凤宝 郝长江 乔旭 郭孝东 赵劲松 程道建 李伯耿 申有青 刘涛
委 员:王铁峰 朱学栋 马新宾 夏淑倩 李映伟 高金森 杨朝合 顾学红 范益群 罗正鸿佘远斌 黄泽茂 陈健 熊钢 刘作华 段明
秘书处:中国化工学会秘书处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三)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1. 顾问委员:
王基铭 王静康 田禾 朱世平 任其龙 刘昌胜 李静海 张锁江 陈丙珍 陈建峰 金涌 周其凤 段雪 祝京旭 费维扬 姚建年 袁渭康 钱锋 钱旭红 徐春明徐南平 涂善东 曹湘洪 彭孝军 谭天伟 杨为民
2. 专家委员:
马新宾 马紫峰 王孙禺 王铁峰 王靖岱 邢华斌 曲景平 华炜 李伯耿 李良君 辛忠 张正国 张凤宝 张淳 赵劲松 夏淑倩 梁斌 潘鹏举 叶俊伟 邱介山
论坛内容
(一)开幕式及主论坛
1. 工程知识与工程能力
2. 工程创新与工程实践
3. 工程发展与社会进步
4. 工程伦理和工程师职业道德
5. 工程师培养和国际化能力提升
(二)分论坛
1. 分论坛一:国际工程伦理教育论坛
牵头单位:清华大学 四川大学
2. 分论坛二:绿色工程教育与课程思政
牵头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3. 分论坛三:化工新工科建设与专业认证
牵头单位:天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4. 分论坛四:产学研协同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牵头单位: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
5. 分论坛五:学科交叉融合与未来工程师培养
牵头单位:四川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绿色工程教育暨未来工程师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绿色工程教育发展现状
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认识到绿色工程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中。例如,美国工程院在2007年发布了《工程教育的新愿景》报告,强调了绿色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课程体系的改革:许多工程院校开始改革课程体系,增加绿色工程相关课程,如可持续设计、环境伦理、能源管理等。同时,传统的工程课程也开始注重绿色理念的融入,如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等。
实践教学的加强:绿色工程教育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实习、项目等方式,亲身参与绿色工程实践。例如,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绿色工程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教师队伍建设:为了推动绿色工程教育的发展,一些学校开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绿色工程背景和经验的教师。
国际合作与交流:绿色工程教育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开始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绿色工程教育的经验和资源。
绿色工程教育有哪些实践案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绿色工程教育:MIT在其工程课程中融入了大量的绿色元素,例如,其“可持续工程”课程涵盖了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环境影响评估等内容。此外,MIT还设立了“可持续工程教育”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绿色工程意识和技能。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可持续能源”硕士课程:该课程专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政策和管理、能源效率和清洁技术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中国清华大学的“绿色大学”计划:清华大学在其校园建设中实施了大量的绿色措施,例如,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安装LED照明设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等。此外,清华大学还在其工程教育中融入了绿色理念,例如,开设了“绿色建筑”、“绿色制造”等课程。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绿色校园”计划:南洋理工大学在其校园建设中实施了大量的绿色措施,例如,使用太阳能发电、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种植绿色植被等。此外,南洋理工大学还在其工程教育中融入了绿色理念,例如,开设了“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等课程。
绿色工程教育领域有哪些知名企业或品牌
教育机构:这些机构主要提供绿色工程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服务。例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中国的清华大学等,它们都设有绿色工程相关的课程和专业。
非政府组织(NGO):这些组织致力于推广绿色工程的理念和实践,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服务。例如,美国的环保协会(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英国的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中国的自然之友等。
咨询公司:这些公司提供绿色工程相关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绿色转型。例如,美国的麦肯锡(McKinsey),波士顿咨询集团(BCG),中国的和君咨询等。
技术公司:这些公司开发和提供绿色工程相关的技术和产品。例如,美国的谷歌(Google),苹果(Apple),中国的华为(Huawei)等,它们都在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行业协会:这些协会致力于推动绿色工程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服务。例如,美国的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中国的中国化工学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