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创新发展,交流和共享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提高锂电新能源产业在国家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战略地位,加快实现经济稳定发展与双碳目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拟定召开“2024中国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大会”。
本会议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多家从事锂电新能源产业科技发展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承办的锂工业全产业链的最重要的学术会议,每年举办一次。会议宗旨是为我国从事锂电新能源产业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政府有关的管理部门和领导、企业家及其它相关人员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交流和共享研究的最新成果,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并提高锂电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议以锂电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为中心、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以锂电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发展为目标,邀请院士、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专题报告,采用主会场会议、分会场会议、墙报交流、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交流研讨。
会议规模
会议规模预计400人左右。
大会主席:贾明星
大会副主席(按姓氏笔划升序):
马建民、马保中、王接喜、任玉荣
李会泉、张桥保、罗志高、禹习谦
徐盛明、陶新永、梁叔全、彭栋梁
葛鹏......
委员(按姓氏笔划升序):
王晨晔、李广超、李灵均、杨高靖
杨越、曹鑫鑫、谢清水、颜果春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发展现状
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移动电子设备和储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核心技术多被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掌握,其中日本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和技术方面尤为突出。中国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市场的强劲驱动下,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和突破。
正极和负极材料:在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中国企业在此领域表现突出,部分产品已实现出口。高镍多元材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企业正在通过解决关键问题和升级生产设备,努力实现赶超。负极材料方面,中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贝特瑞、上海杉杉等企业的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已位于全球前列。
电解液:中国企业在电解液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天赐材料、新宙邦等已进入国际主流电池企业供应链体系。电解液的关键材料如六氟磷酸锂等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功能添加剂的国产化率也在不断提升。
隔膜材料:中国锂电池隔膜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企业已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尽管高端锂电池隔膜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但国产化率在不断提高。
燃料电池材料:中国在燃料电池材料领域也在加快发展步伐,金属双极板技术、催化剂、气体扩散层基材等基础研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已有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产业规模:中国目前已建立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电池产业规模位居全球首位。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布局。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动力电池技术飞速发展,高镍三元材料、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不断突破,电池系统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
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有哪些实践案例
微软利用AI筛选新电池材料:微软量子计算团队与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合作,利用Azure Quantum Elements高性能计算资源进行模拟和人工智能模型,发现了一种新型电池材料,该材料用钠取代了电池中约70%的锂。这一突破性的发现不仅有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再到电网等,而且还证明了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华友钴业追求卓越,力争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导者:华友钴业通过战略规划和全面预算管理,聚焦质量、成本、效益,启动了全面预算管理项目,毕马威进行咨询梳理,F-One承担具体落地工作。华友钴业总裁陈红良希望达到“实现预算全过程在线流程化操作,达到事前计划的预算管理目标”已经实现,系统支持300+人员同时在线参与全面预算填报。
枣庄打造“北方锂电之都”:科技创新激活“锂”动能:枣庄市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抢抓“双碳”政策和山东省的支持机遇,高质量编制《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关于加快锂电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5年产值达到800亿元、2030年达到1500亿元、2035年达到3000亿元,奋力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
锂电新能源材料科技有哪些知名企业或品牌
宁德时代:总部位于中国,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比亚迪:中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业务涵盖了汽车、轨道交通、电池和电子等领域。在锂电池领域,比亚迪自主研发和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赣锋锂业:中国锂业巨头,主要从事锂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了上游锂矿开采、中游锂电池生产到下游锂电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
天齐锂业:同样是中国的锂业公司,以锂精矿及锂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玻璃陶瓷、医药等多个领域。
恩捷股份:专注于提供锂电池隔膜产品,其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享有盛誉,是锂电池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天赐材料:主要从事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电解液产品在锂电池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璞泰来:这家企业专注于锂电池上游的核心材料和工艺设备,致力于提供高性能锂电池材料及自动化工艺设备。
科达利:专业从事锂电池结构件和汽车结构件研发及制造,是锂电池模组结构件领域的领先企业。
先导智能:提供锂电池整线智能装备解决方案,覆盖了锂电池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锂电池生产设备的重要供应商。
亿纬锂能:这是一家专注于锂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产品涵盖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邮编:100038
会务联系人:
尹普 010-63971451 13601241299
李勤 010-63971458 13167336039
张琳琳 010-63965399 15011360978
邹博尧 010-63971458 18701521437
财务联系人:
冯翠 010-63971454 13520962843
庞月明 010-63971454 15010359809
传真:010-63965399
邮箱:nfsocgnb@163.com
学会网站:http://www.nfsoc.org.cn
学会微信公众号:zgysjsxh
分会场设置
01.能源金属资源的高效提取
分会主席:徐盛明
分会秘书长:
杨越 18570681655
yangyue18@csu.edu.cn
02.锂离子电池正、负级材料
分会主席:彭栋梁、陶新永、禹习谦、张桥保、王接喜
分会秘书长:
李灵均 13755035136
颜果春 15273163234
谢清水 18020766926
李广超 18932464722
03.电解液与隔膜
分会主席:马建民、任玉荣
分会秘书长:
杨高靖 15602040829
yanggaojing@tiangong.edu.cn
04.锂离子电池再生回收技术
分会主席:李会泉、徐盛明、马保中
分会秘书长:
王晨晔 15210619351
cywang@ipe.ac.cn
05.后锂电时代新型电池体系
分会主席:梁叔全、罗志高、葛鹏
分会秘书长:
曹鑫鑫 13975822347
caoxinxin@csu.edu.cn
有分会场报告需求的专家请联系分会场秘书长,报告人信息表模板见附件。
征文范围
本届会议将全面展示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域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深入探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会议现面向全行业征集论文,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主题:
01.能源金属资源的高效提取
02.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
03.电解液与隔膜
04.锂离子电池再生回收技术
05.后锂电时代 新型电池体系
征文要求
1.凡符合大会征文范围、未在国内外正式刊物或其他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全文或摘要均可投稿;
2.每篇论文在5000字以内为宜,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及手机号码,并附中英文题目、摘要、作者简介及图表题注(论文格式见附件);
3.参会代表可自愿提交论文摘要或论文全文,提交网址:https://member.ysjszk.com:8888/#/signUp/signUpInformation?id=97&modularId=164
4.论文全文或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7月30日。
商招展
为宣传和展示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大会期间将举办相关展览,有意参展的单位请与学会秘书处联系。(李勤13167336039;尹普13601241299)
会务事项
1.会议注册网址:
https://member.ysjszk.com:8888
可登录以上网址,选择本次会议进行注册报名。
2.会议付款
会议注册费如下表所示,会议期间参会代表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用自理。
代表类型 |
2024年8月10日(含10日)前注册并缴费 |
现场注册 |
非学生代表 |
RMB2200元/人 |
RMB2600元/人 |
学生代表 |
RMB1400元/人 |
RMB1800元/人 |
付款方式:会务系统在线支付、银行汇款(银行汇款请务必备注:锂电新材料+参会人员姓名)
开户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百万庄支行
银行账户:0200 0014 0901 4413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