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成果,为科技工作者参与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搭建平台,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普及活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上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和上海市科协定于2024年1月23—26日在上海市南洋中学共同举办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
经专家遴选,100项AI艺术生成、81项AI交互设计、60项AI工程实践、48项AI算法挑战的青少年作品和30个教师教学案例入选参加交流展示会(名单见附件1)。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现状
政策支持: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明确了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引。
活动开展: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与AI共创未来”——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活动以“与AI共创未来”为主题,引导青少年思考并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以更好地运用这一技术为社会和人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活动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学习体验、创新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学习交流、教学案例征集以及创新实践交流展示会等,全方位促进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
科教融合:高等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响应,众多高校增设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通过其他创新机制,将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列为重要任务。
社会参与:各类全国性竞赛活动,如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了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国际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K12课程,中国青少年也在与世界各国的同龄人一同学习和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
青少年人工智能领域有哪些实践案例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与AI共创未来”——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实践案例。该活动旨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推广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弘扬科学精神,培育提升智能思想和思维,增强智能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具备原始创新精神和应用实践能力的人工智能后备人才。
北师大发布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核心框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提出的青少年AI素养框架,包含了青少年AI认知、AI能力和AI安全与伦理三个方面,为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该活动同样旨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知识,通过打造学习体验平台和创新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运用计算思维和创新创意实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这类比赛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了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各地中小学校开设的人工智能课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实践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