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施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增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经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研究,兹定于2024年4月18-20日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作物高效施肥学术研讨会”,展示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本次大会主题为“作物高效施肥与农业绿色发展”。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作物高效施肥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作物高效施肥研究现状
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崔振岭教授课题组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steady-state N balance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smallholder farming”的研究论文,发布了全国主要粮食作物县域氮肥施用定额,并创新了一种氮素动态平衡优化管理新方法。这种方法考虑了地理、土壤和气候条件,建立了3824个县的谷类作物生产氮肥施用定额,有助于减少肥料使用21-28%,同时实现粮食增产6-7%,增加氮肥利用效率26-33.2%,降低活性氮损失23.2-28.9%。
高效施肥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一文回顾了高效施肥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所采用的几种高效施肥技术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文章指出,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施肥技术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轻简化的方向发展。这包括了高效营养诊断技术、数字化养分管理系统、养分高效利用基因筛选、营养链一体化管理、作物营养调控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施肥技术等研究方向。
农业农村部针对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提出了指导意见,强调了加强春耕选肥、施肥等环节的技术指导,普及科学施肥技术,降低用肥成本,实现合理用肥、高效施肥的重要性。这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科学施肥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
作物高效施肥领域有哪些实践案例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实施了水稻侧深施肥技术,通过在插秧机上加装施肥装置,实现了氮肥深施和集中施用,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用量,同时提升了水稻产量和品质。
河北省曲周县:作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验示范区,曲周县进行了系统的农业实验,探索出一套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在内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作物产量,还降低了化肥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
四川省:在水稻生产中推广了水稻专用配方肥,通过精确施肥,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实现了化肥用量的减少。
吉林省梨树县:通过引入合作社的方式,扩大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同时实现了化肥的减量使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金穗公司:专注于香蕉种植,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了适用于香蕉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并实现了土壤改良和肥料的减量化使用。
山东省:在苹果生产中,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水肥的高效利用,大幅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