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务院于2023年9月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搭建具备全球视野、直面国家政治经济战略需求的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提升地理学科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和水平,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定于2024年5月24-27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大会”。
会议主题
地理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会议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地理学视角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2.全球地缘政治风险
3.地缘政治与全球经济政策
4.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格局
5.全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6.全球变化与世界地理学
7.全球环境经济地理与关系经济地理格局
8.区域国别地理与可持续人地系统
9.地理大数据和泛在地理数据
10.“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国别经济地理
会议规模:300人
学术顾问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亚洲地理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地理与地缘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监事长,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宋长青(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原部长、教授)
杜德斌(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刘卫东(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张国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研究员)
王忠静(亚洲水理事会水联网智慧水利专业委员会主席,宁夏大学副校长,工程与地理学部部长、教授)
刘小鹏(中国地理学会发展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宁夏大学工程与地理学部常务副部长,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委 员
成升魁(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学会地缘政治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董锁成(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
葛岳静(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何大明(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云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亚洲国际河流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陇堂(宁夏地理学会理事长,教授)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贵才(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同昇(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刘会远(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刘建忠(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大学地缘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刘云刚(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骆华松(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沈正平(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史育龙(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苏奋振(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王国梁(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学会理事长,山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荣成(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吴相利(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武友德(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曾 刚(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张虹鸥(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副主任,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兆萍(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会议秘书处
秘书长
潘峰华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刘承良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宋周莺中国地理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
执行秘书长
李 茜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现状
- 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重大变革,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新兴大国崭露头角,传统大国面临挑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区域一体化与地缘政治:区域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如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这些区域一体化组织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 地缘政治经济冲突与合作:地缘政治经济冲突与合作是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主题。例如,贸易战、地缘政治竞争、资源争夺等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同时,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如“一带一路”倡议等。
- 地缘政治风险与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与不确定性是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 地缘政治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推动了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和重组。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对于理解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至关重要。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预测国际关系的走向,为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对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把握,可以预测国际贸易的趋势和变化,为企业和国家制定全球化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地缘政治风险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可以帮助识别和分析地缘政治风险,为国家和企业提供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对区域政治、经济、地理条件的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规划,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资源分布和环境保护需求的了解,可以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保护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和酒店业: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对于旅游业和酒店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政治、经济、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可以评估旅游市场的潜力和风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品牌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是全球知名的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其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力。该学院拥有众多政治经济地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和研究项目,为全球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是一家独立的国际事务研究机构,专注于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事务的研究。该所在政治经济地理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成果,为全球政治经济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布鲁金斯学会:布鲁金斯学会是美国一家著名的政策研究机构,其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该学会的政治经济地理研究涵盖了全球多个地区和议题,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和学术参考。
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专注于为全球企业和政府提供地缘政治风险评估和咨询服务。这些公司通过对全球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的深入分析,帮助客户识别潜在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全球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其研究领域包括全球经济、金融、贸易等多个方面。IMF的政治经济地理研究关注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