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巴西联合数学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12-09 ~ 2024-12-13
举办场地:松湖迎宾里酒店(东莞松山湖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数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中国-巴西联合数学会议是巴西数学会、巴西计算与应用数学会和中国数学会共同主办的两国数学届的合作盛会。目的是通过联合会议促进合作、拓宽合作范围、培养双方的青年学者、共同发展。巴西数学近几十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诸多领域获得领先地位,例如动力系统、微分几何、优化等领域。特别是培养了诸多菲尔兹奖候选人,其中Arthur Avila于2014年获得菲尔兹奖。中国数学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各个学科都有领先世界的学者。两国数学界互视为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伙伴。我们希望合作能够促进我们两国未来的许多研究项目和交流,我们坚信两国的合作一定会给全球数学发展带来一个新气象。

第一届中国-巴西联合数学会议于2023年7月17日至21日在巴西伊瓜苏举行。联合会议活动具有多样性:有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会议及投稿会议。同时还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进行非正式讨论。第二届中国-巴西联合数学会议将于2024年12月9日-13日在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举行。此次联合会议将为中巴两国的数学学术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促进两国在数学领域的合作与发展。通过学术报告、讨论和合作项目,会议有助于加深双方数学学者之间的理解,推动数学研究的创新和进步。同时,促进中巴两国数学界的合作,有助于解决共同面临的数学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此次会议也将为培养青年数学人才提供机会,促进国际间学术资源的共享,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巴数学学术合作关系。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将集中在应用数学领域。

会议主要议题

应用数学

科学委员会

田刚院士 北京大学、东莞大湾区高等研究院,中国

袁亚湘院士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

包刚院士 浙江大学,中国 汤涛院士 广州南方学院,中国

叶向东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

张平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

陈志明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

徐宗本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

Sergio Almaraz 巴西弗鲁米嫩塞联邦大学

Fernanda de Bastiani (UFPE) 巴西伯南布哥联邦大学

Douglas Gonçalves (UFSC) 巴西圣卡塔林娜联邦大学

Ma To Fu (UnB) 巴西巴西利亚大学

Jaqueline G. Mesquita (UnB,SBM) 巴西巴西利亚大学、巴西数学会理事长

Regilene dos Santos (ICMC-USP) 巴西圣保罗大学圣卡洛斯分校

Vilmar Trevisan (UFRGS) 巴西南大河联邦大学

Jinyun Yuan (UFPR) 巴西巴拉那联邦大学

组织委员会

袁锦昀院士 中国东莞理工学院

姚正安教授 中国中山大学

段金桥教授 中国大湾区大学

刘群锋教授 中国东莞理工学院

靳志祥副教授 中国东莞理工学院

陈汉夫教授 中国香港城市大学

樊玉伟博士 中国华为中央研究院

吴凯博士 中国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

部分大会报告人(待定)

王小云院士 中国山东大学

张 平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院

吕克宁教授 中国四川大学

文再文教授 中国北京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巴西数学合作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巴西数学合作现状

中国和巴西在数学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两国在科技园区、抗疫科研、应对气候变化、航天、林业、农业和数学等重要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特别是在数学领域,两国联合举办了大型学术会议,进一步拉近了中巴关系,加强了合作。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以及巴西数学学会理事长Paolo Piccione等人在多次场合强调了中巴两国在数学领域的密切合作。他们表示,两国数学家在诸多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中积极合作、相互支持,不仅对中巴两国,也对国际数学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巴西数学在动力系统方向颇有传承积累,中国从中受益良多;巴西几何学的发展方向受到过陈省身教授的影响。

然而,尽管中巴教育合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缺乏系统性合作和保障机制,教育合作层次与规模有待拓宽,双方在教育领域对于彼此的认知仍待增强。为了提升教育合作水平,实现合作共赢,两国可以通过推动教育合作机制建设、注重质量保障、深化国别研究、搭建线上资源库、加强职业教育合作等措施来加强合作。

国际数学合作有哪些成熟的模式

  1. 学术论坛和研讨会:这种模式通过定期举办国际数学论坛和研讨会,为各国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平台。在这种模式下,各国学者可以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探讨数学问题,促进数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2. 教师交流和培训:教师交流和培训项目也是国际数学合作的重要模式。这种模式通过组织教师到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学习,使教师能够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为本国的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3. 跨国合作项目:跨国合作项目是另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例如,各国可以共同研发数学教材,共同编写教学大纲,或者共同开展数学研究项目。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各国在数学领域的互利共赢。
  4. 学生交流项目:学生交流项目也是国际数学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到其他国家学习,他们可以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学习,体验不同的数学教育模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种合作模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