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国医学图像处理分析的发展,促进深度医工交叉,发挥中国图学学会的引领作用,搭建高水平、高层次医学影像及相关领域同仁的交流合作平台,将于2024年4月15-16日在北京市召开中国图学学会2024年第一期“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邀请了知名专家做大会主旨演讲;邀请了医学影像技术研发、医学影像设备研制、医学影像数据处理等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以期进一步加强国内医学影像领域的医工交叉融合交流。
诚挚的邀请全国医学图像及相关领域的各位专家莅临。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应用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应用现状
在病毒检测与疫苗研发方面,医工交叉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通量病毒检测的基因芯片、光子、微电子等病毒快速检测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肺和结肠类器官芯片研发用于疫苗和候选药物筛选,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些技术为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发提供了更快速、更准确的手段。
在手术机器人方面,自主操作手术机器人和微纳靶向诊疗机器人也取得了重要突破。自主操作手术机器人在软组织与硬组织手术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并逐步从智能定位与操作工具向智能助手的方向快速发展。微纳靶向诊疗机器人则通过体内操控,为未来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医工交叉还涉及仿生、再生、创生的组织修复生物医用材料,智能微创手术机器人,生物活性、纳米、智能生物材料及生物3D打印,人工智能赋能的临床辅助决策与新药研发,微流控、生物芯片、类器官技术,脑机接口的医学诊疗应用,柔性可穿戴康复辅助设备,大数据与多模态信息融合,5G和物联网融合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以及中医机理标准化、现代化诊疗创新仪器设备等多个领域。
然而,尽管医工交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前沿引领性研究不足,医疗器械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核心技术、材料、部件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家战略性创新平台缺乏,医、工科长期分立导致人才培养存在结构性缺陷等。
为了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促进医、工、理、文、农等深度交叉融通,推进医学领域创新发展。重视颠覆性技术发展,发挥“医学+X”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突破现有技术瓶颈,对于推动医工交叉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和变革性的意义。
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应用涉及哪些行业或领域
生物医药:医工交叉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新药研发、药物筛选、药物传递等。通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可以加速新药的研发过程,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医疗器械:医工交叉在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制造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手术机器人、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设备等,都是医工交叉的产物。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带来了更为便捷和舒适的医疗体验。
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工交叉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例如,人工智能算法可以用于医学影像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领域,医工交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利用生物力学、机器人技术等手段,可以设计出更为智能、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公共卫生:在公共卫生领域,医工交叉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疾病进行预测和监控,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医工交叉前沿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 威高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骨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威高集团不仅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深厚实力,还积极投入医工交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他们研制的药物涂层心脏支架等创新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 推想医疗:推想医疗在人工智能医疗领域具有突出表现,其脑卒中AI产品“InferRead CT Stroke. AI”已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AI三类证。该产品能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颅脑CT平扫影像进行精准的分析和处理,为卒中患者的早期救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 复星医药与百济神州:这两家制药企业在医工交叉领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实力。他们不仅致力于小分子药等创新药物的研发,还积极探索医工交叉技术在制药过程中的应用,以推动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