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生物资源,是支撑微生物学科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是推动生物经济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尤以微生物制造研究最为广泛、应用潜力巨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领域的交流,赋能生物制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应用、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微生物分离培养前沿技术等领域的进步,服务我国发展生物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需求,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定于2024年7月28-3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大会主题
微生物资源赋能生物制造,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主要议题
1. 微生物资源安全与种质资源库建设
2. 微生物分离培养前沿技术与系统分类
3. 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
4. 微生物资源与微生物种业振兴
5. 微生物遗传、代谢和功能多样性
主要议程
1. 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特邀报告
2. 大会报告与学术交流
3. 分会场报告
4. 墙报展示
5.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党的工作小组会议
6.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微生物资源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微生物资源研究现状
首先,在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微生物物种,并对原有的微生物资源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除了传统的陆地来源,大洋深处、高山雪域、热泉等极端环境也成为了微生物资源发掘的重要来源。这些微生物资源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次,在微生物学服务方面,随着微生物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微生物学服务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医疗和制药领域,微生物学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持续上升,显示出微生物学服务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然而,尽管我国在微生物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我国在微生物菌种资源方面对国外存在依赖,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此外,我国微生物资源保藏量与质量脱节,大规模挖掘尚未开展,产业链源头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推动全国微生物资源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微生物资源研究走向世界前列。此外,还需要加强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微生物资源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 生物医药:微生物资源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微生物技术,可以生产各种药物,如抗生素、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发酵产药,如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抗菌素等。
- 农业与食品工业:在农业方面,微生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肥料和微生物农药的生产。这些微生物产品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对传统化学农药的依赖,从而减轻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被用于食品加工过程,如酸奶、酒类、豆腐等食品的生产,这些食品在口感、营养和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 环境保护: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废水,通过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方法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此外,微生物还可以用于土壤修复,通过生物降解作用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
- 工业生物技术: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微生物资源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例如,利用微生物技术可以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如醇类、酯类、脂肪酸类等。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材料、能源等行业,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微生物资源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事业单位,成立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之一。该所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微生物资源、微生物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基础设施平台。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该所在微生物肥料与微生物农药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声誉,致力于微生物资源在农业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微生物生态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会议联系人: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何明雄
联系方式:hemingxiong@caas.cn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阮志勇、张晓霞
联系方式:ruanzhiyong@caas.cn,zhangxiaoxia@caas.cn
会议协办与赞助咨询:吴波
联系方式:wubo@caas.cn,18180811253
参会回执及酒店咨询:秦晗
联系方式:qinhan@caas.cn,18280294918
会议征文及墙报:王彦伟、庄勇
联系方式:wangyanwei@caas.cn,15008243265
zhuangyong@caas.cn,18328370564
会议注册:龚贵平、李建婷
联系方式:gongguiping@caas.cn,18810263854
lijianting@caas.cn,18883770187
会议报告安排
本次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采取代表自愿报名和大会学术委员会评选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大会报告申请者提供个人简介及报告题目和摘要,大会报告时间为25-30分钟,分会场报告时间为20-25分钟,申请者请于2024年6月25日前将相关材料提交至大会会务组。
会议征文
本次大会将编辑《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欢迎微生物资源领域科技工作者投递会议论文与摘要(中文或英文均可),论文文责自负。论文征集要求如下:
1. 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摘要(限1000字)。
2. 论文全文不超过5000字,并提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
3. 格式要求。题目:三号宋体;作者和作者地址(包括E-mail地址):五号楷体;正文:小四号宋体。
4. 截止期为6月25日。
5. 投稿方式:通过会务组E-mail以附件形式投递,邮件名请注明“第十五届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字样。
本次大会还将联合《微生物学报》编辑部推出“微生物资源”专刊,计划于2025年第4期出版,专刊邀请阮志勇研究员、何明雄研究员、张晓霞研究员担任特邀主编,诚挚欢迎微生物资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踊跃撰稿,共同展示微生物资源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
具体事项如下:
1. 征稿范围:微生物资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包括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2. 内容要求:文中尽量使用原创图,若有引自其他文献的图,请获得授权许可。
3. 投稿方式:登录《微生物学报》杂志主页,网址:http://journals.im.ac.cn/actamicrocn/ch/index.aspx。投稿时,请在稿件题目后或者备注中标注“微生物资源”专刊字样。
4. 专刊有关说明:
(1)“微生物资源”专刊为《微生物学报》正式发表论文。
(2)所有稿件严格遵循三审制度,通过本刊终审后方可发表。
(3)稿件一经录用,将在发表前根据实际版面数收取一定的发表费。期刊出版后每篇文章赠送作者2本样刊,并支付稿酬。
5. 收稿截止日期:2024年10月15日
6. 联系方式:电话:010-64807516,E-mail:actamicro@im.ac.cn
联系人:张晓丽,吕迪
会议墙报
本次大会设置Poster展示区,有意参加展示的代表请自行制作Poster(规格宽70 cm,高100 cm),组委会将组织全体参会代表投票遴选十篇优秀Poster并颁发证书。墙报请妥善管理,会后自行带走。
会议注册
(1)会议回执
请参会代表务必完成会议注册,用于会务联系及制作参会材料。会议回执见附件。
请有意参加会议者务必及时注册,以便我们尽早掌握参会人员总数,并联系宾馆,安排好会议。提醒:由于人数较多,请各位参会嘉宾自行预订,会务组不统一安排预订,但仍然会提供住宿咨询服务,协助安排附近酒店,感谢您的配合。
(2)会议注册费
缴费方式将在下一轮会议通知中告知。注册费标准:
会议注册费 | 2024年6月25日之前 | 2024年6月25日之后 |
正式代表 | 1600 | 1800 |
学生(不含博后) | 1200 | 1300 |
家属 | 800 | 800 |
第十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pdf 下载:http://www.csm1952.org.cn/api-gateway/jpaas-web-server/front/document/download?fileUrl=YW5UzzlvCwcM%2FNHHX%2FtT6BYukDk1GQIIV1K1QxOzxT5TghCaKa88GHsyLLfDdwWKn8o9cQ5i2nQvgmwWmkw7%2FFs5ECxniA%2BuWcrwfnlpOG16yW7NEzQo6RIpsRdkHpzDqNkkrWbpVdlPEuSVuGMLVAESBDfZ1TDVUEZkUYh1oqg%3D&fileName=%E7%AC%AC%E5%8D%81%E4%BA%94%E5%B1%8A%E5%85%A8%E5%9B%BD%E5%BE%AE%E7%94%9F%E7%89%A9%E8%B5%84%E6%BA%90%E5%AD%A6%E6%9C%AF%E7%A0%94%E8%AE%A8%E4%BC%9A%EF%BC%88%E7%AC%AC%E4%B8%80%E8%BD%AE%E9%80%9A%E7%9F%A5%EF%BC%8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