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流程工程学是一个新的冶金学分支,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于2020年9月8日在中国金属学会第十届第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上批准成立。冶金流程工程学是总体集成的冶金学、顶层设计的冶金学、宏观动态运行的冶金学、工程科学层次上的冶金学。研究冶金流程工程学的意义在于:冶金学理论的层次性开拓;冶金流程网络化、结构化集成;以及冶金过程群程序化、协同化运行。
近年来,钢铁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和智能制造成为未来钢铁工业发展两大主题,这不仅需要已有的原子/分子层次和工序/装置层次的工艺基础知识,更需要将冶金学的知识上升和拓展到流程的层次,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形成和发展,为未来冶金工程学科的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
冶金流程工程学分会2023年5月在辽宁鞍山主办了以“促进学科发展,建立方法论体系,进行工程实践”为主题的第一届全国冶金流程工程学学术会议,1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取得了积极反响。经协商,定于2024年10月16-18日在北京首钢园召开“2024年(第二届)全国冶金流程工程学学术会议”。
本次会议聚焦钢铁制造流程动态精准设计,会议主题:“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动态精准设计,实现钢铁制造流程智能化运行”。
会议征集相关领域高水平学术论文,创新性较强的论文将在大会上进行宣读交流,并免费刊登于会议论文集中。经过同行专家评审后,优秀论文将推荐到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冶金》上发表,版面费自理。
会议主要内容
1、国内知名专家特邀专题报告;
2、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领域专家学术报告,围绕主题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和研讨;
3、从会议投稿论文中,选择有代表性论文作大会报告,进行交流和研讨;
4、动态精准设计专题论坛。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冶金流程工程学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冶金工程设计已经具备了现代大型钢铁厂的流程设计、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以及系统集成能力。然而,随着钢铁工业从单纯追求数量向主要追求市场竞争力的转变,对工艺流程创新、产品开发、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理念、理论和方法已经难以满足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也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相对优势。
因此,冶金流程工程学作为现代冶金工程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冶金企业在整体布置、流程设计、流程优化以及工艺技术的选择时,都倾向于以冶金流程工程学作为理论基础。同时,我国冶金工程设计也在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如“动态—精准”设计理论等,以提高设计的高度和广度,促进整个冶金行业的发展。
此外,我国还在一些重点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由我国某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的“化工冶金流程工业系统优化与节能技术”项目,通过全流程一体化调控原则进行动态合理调控,实现了钢铁制造流程物流智能化感知跟踪和生产过程的物流智能化决策管控,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首先,在钢铁工业中,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它涵盖了从矿石到最终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通过对炼铁、炼钢、轧制等过程的优化和控制,提高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其次,在有色金属工业中,冶金流程工程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包括铝、铜、锌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过程,通过对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控制,可以提高金属回收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此外,冶金流程工程学还可以应用于能源领域。例如,在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开采和转化过程中,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航空航天领域,冶金流程工程学同样具有应用潜力。它可以应用于合金材料的研发和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除了上述行业,冶金流程工程学的研究还可以扩展到化工、环保、新材料开发等多个领域。通过优化和改进生产流程,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首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化工冶金研究机构,自1958年成立以来,其在冶金流程工程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该所拥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先进的研发平台,致力于推动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在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该局主要业务包括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研究、开发、服务以及超硬材料生产及机械装备制造,其研究涵盖了从矿石开采到产品制造的整个冶金流程。
此外,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也是我国以矿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主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之一。该公司在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为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企业方面,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也设有专门的冶金流程工程学研究机构,如宝钢、鞍钢、中国铝业等。这些企业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还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积极推动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应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