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届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大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5-25 ~ 2024-05-27
举办场地:成都星宸假日酒店(世纪城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孙其信
会议介绍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以“群体”为目标的公共营养已无法满足需求,以“个体”健康状态为着眼点的“精准营养”近年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科技前沿。为促进精准营养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助力精准营养健康产业跨界融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拟定于2024年5月25-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第二届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大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和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华大学、西昌学院、东莞市创未精准营养与健康创新中心承办,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广州市生物技术学会、贵州师范大学、北美华人营养学会、广州科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瑞业模型动物(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此次会议将汇聚营养学界、医学界以及产业界等领域顶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内外精准营养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科技前线和产业发展,深入交流探讨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领域前沿热点,促进和提升国民精准营养健康水平,助力大健康产业进一步融合、升级和发展。

后续会议情况敬请关注以下链接:https://www.ais.cn/attendees/toSignUp/YR2UU2,相关信息将会及时更新和完善。

会议内容

1. 大会开幕式及主会场报告

2. 主会场报告

3. 分论坛报告

分论坛1

食品功能因子挖掘

分论坛2

膳食组分与人体互作

分论坛3

营养靶向设计与个性化营养

分论坛4

主动健康:AI+膳食营养

分论坛5

精准营养与免疫功能强化

分论坛6

烘焙食品原料与加工中的营养

分论坛7

食品科学与生物医药

分论坛8

研究生论坛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 席:孙其信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副主席:

印遇龙 院士 湖南农业大学

朱蓓薇 院士 大连工业大学

沈建忠 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谢明勇 院士 南昌大学

薛长湖 院士 中国海洋大学

秘书长:

王永华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陈禹保 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员

委 员(按拼音排序):

艾连中 上海理工大学 教授

白卫滨 暨南大学 教授

陈福生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陈国勋 华中农业大学 教授

陈历水 中原食品实验室 教授级高工

成 果 四川大学 教授

单春会 石河子大学 教授

段学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员

郜海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顾 青 浙江工商大学 教授

韩北忠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胡秋辉 南京财经大学 教授

江正强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蒋跃明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员

孔 健 山东大学 教授

蓝东明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员

李 春 清华大学 教授

李景明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李述刚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

李秀婷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李兆丰 江南大学 教授

李正国 重庆大学 教授

励建荣 渤海大学 教授

刘东红 浙江大学 教授

刘东民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教授

刘光明 集美大学 教授

刘学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刘 源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陆旺金 华南农业大学 教授

路福平 天津科技大学 教授

毛相朝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聂少平 南昌大学 教授

彭喜春 暨南大学 教授

秦久福 四川大学 研究员

邵兴锋 宁波大学 教授

宋江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研究员

汪少芸 福州大学 教授

王 慧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王 敏 天津科技大学 教授

王 硕 南开大学 教授

王彦波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王永刚 北京天坛医院 教授

王永华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吴 敬 江南大学 教授

武爱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研究员

邢新会 清华大学 教授

杨 宝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研究员

杨新泉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 研究员

叶兴乾 浙江大学 教授

袁明龙 云南民族大学 教授

岳田利 西北大学 教授

曾凯芳 西南大学 教授

张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教授

张 建 石河子大学 教授

赵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周 辉 湖南农业大学 教授

朱惠莲 中山大学 教授

大会特邀嘉宾及报告专家

(部分,按拼音排序)

陈禹保 中国医学科学院 研究员

成 果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教授

郜海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郭慧媛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李 铎 青岛大学医学院 教授

刘学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马云建 华南理工大学 助理研究员

宋江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孙 嘉 江南大学 教授

孙志宏 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员

王 慧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王 硕 南开大学 教授

王彦波 北京工商大学 教授

王永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王永华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吴 敬 江南大学 教授

薛 亮 广东省微生物所 研究员

曾朝喜 湖南农业大学 副教授

叶兴乾 浙江大学 教授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研究现状

精准营养研究借助多组学、可穿戴设备、影像学、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新技术和新理论,对不同个体的营养状况和需求进行系统研究,以提供量身定制的膳食和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

目前,精准营养在生命健康创新研究中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精准营养研究涉及多种技术创新,包括基因测序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个体营养状况和需求的分析更加精准,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
  2. 产业发展:随着精准营养研究的深入,相关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政府和相关健康部门的支持对精准营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精准营养的商业模式,推动个性化营养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3. 跨学科合作:精准营养研究涉及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合作。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技术交流,从而推动精准营养研究的深入发展。

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医疗健康领域:

个性化健康管理:通过精准营养,可以为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营养和饮食建议,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这包括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生理状态、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膳食推荐。

疾病预防与干预:精准营养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降低患病风险。

食品与营养品行业:

新型营养品开发:精准营养研究可以为新型营养品和保健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如开发具备提高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血糖、抗氧化、增强骨密度、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产品。

食品营养标签优化:根据精准营养的原理,食品行业可以优化食品营养标签,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营养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

农业与畜牧业:

动物精准营养:在畜牧业中,精准营养可以为动物提供最优化的营养需求,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浪费,并改善肉品品质。

农作物营养管理:精准营养也可以应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中,通过调整土壤养分和作物施肥策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科技与教育领域:

健康教育普及:利用精准营养的理念和技术,可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营养与健康关系的认识。

科研与教育合作: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可以合作开展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此外,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养老服务、医疗美容、体育健身用品研发等多个领域。这些领域可以通过结合精准营养的理念和技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精准营养与生命健康创新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国立科研机构,该所致力于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创新研究。其整合了多个研究机构,以推动精准营养和生命健康科学的发展。
  2. 国科大杭高院:与汤臣倍健等合作,共建了精准营养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企业

  1. 汤臣倍健:该公司与多个前沿研发团队和权威机构合作,开发优质菌株和营养产品,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2. 生升美:这是一家专注于生命健康领域的生物高科技公司,以人体靶向精准营养为研究方向,研发推出靶向精准再生营养产品,通过营养组合促进人体自我再生更新和修复。
  3. 优美达(Umeta):作为华大集团旗下的益生菌品牌,专注于肠道菌群研究,开发适合国人体质的益生菌产品,以守护国人肠道微生态健康。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
会议礼品准备好了吗? 一键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