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流域气象学术前沿与相关领域学者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聚焦流域能量与碳水循环异常及其影响研究,推动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交流流域气象保障能力提升的技术进展,解决流域气象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等科学和技术问题,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安徽省气象局、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主办,安徽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学会、河南省气象学会、山东气象学会、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国家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寿县试验外场承办的“第十届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于2024年5月下旬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
会议内容
(一)流域水循环、暴雨洪涝研究与应用;
(二)流域能量循环、气候变化研究与应用;
(三)流域碳循环、生态气象、环境气象研究与应用;
(四)流域气象探测、卫星遥感研究与应用;
(五)流域天气预报预警、气候预测研究与应用;
(六)流域气象信息、多源资料融合研究与应用;
(七)流域水文气象研究与应用;
(八)流域气象服务研究与应用。
同期举办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学术指导委员会会议。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研究现状
首先,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的暴雨和洪水产生了显著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打破了常年记录,颠覆了传统认知。突发性、极端性的暴雨和洪水趋于常态,给流域的防洪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其次,淮河流域的水文特征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流域内的水系复杂,地势平坦,导致洪水易发、易扩散。此外,流域内的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也影响着暴雨和洪水的产生和发展。
在防洪工程建设方面,淮河流域已经建成了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如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等,这些工程在防洪排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流域内的堤防加固、河道疏浚等工程也在不断完善,提高了流域的防洪能力。
在科技应用方面,现代科技为淮河流域的暴雨和洪水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利用卫星遥感、雷达测雨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流域内的降雨情况,为防洪决策提供准确数据支持。此外,数值模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和评估暴雨和洪水的影响。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水利工程与防洪减灾:
洪水预报与预警:研究暴雨和洪水发生的规律,建立洪水预报模型,为防洪减灾提供决策支持。
防洪工程建设:基于暴雨和洪水的研究成果,指导防洪工程(如水库、堤防、分蓄洪区等)的规划设计,提高流域的防洪能力。
河道治理与疏浚:了解暴雨和洪水对河道的影响,制定河道治理和疏浚方案,减少洪水对河道和周边地区的影响。
农业与水资源管理:
农业灌溉与排水:暴雨和洪水研究可以为农业灌溉和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依据,确保农业生产稳定。
水资源管理:通过分析暴雨和洪水对水资源的影响,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研究暴雨和洪水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制定水土保持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保护:了解暴雨和洪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根据暴雨和洪水特性,设计合理的城市排水系统,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城市绿地与公园规划:暴雨和洪水研究可以为城市绿地和公园规划提供指导,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安全:分析暴雨和洪水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物流规划与管理:了解暴雨和洪水对物流运输的影响,优化物流规划和管理策略,提高物流效率。
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灾害风险评估:通过暴雨和洪水研究,评估流域内的灾害风险,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暴雨和洪水引发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效率。
科学研究与教育:
科学研究:暴雨和洪水研究是水文、气象、地理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
教育培训:将暴雨和洪水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培训中,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研究机构: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作为淮河流域水利工作的主管部门,它负责流域的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并在暴雨和洪水研究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实力。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淮河流域的水文、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包括暴雨洪水的形成机制、影响评估以及减灾对策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作为国家级水利科研机构,它在暴雨洪水模拟、预测预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等方面拥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河海大学:作为国内水利学科的领军高校,河海大学在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研究成果。
企业:
中国电建集团: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中国电建集团在淮河流域参与了众多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对暴雨洪水的管理和应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作为负责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企业,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在应对淮河流域暴雨洪水方面也有相应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虽然华为不是专门的水利行业企业,但其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可以为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的研究和预警提供有力支持。
其他科技企业:还有一些专注于气象、水文等领域的科技企业,如气象数据服务商、水文监测设备制造商等,它们也在淮河流域暴雨洪水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