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8-09 ~ 2024-08-11
举办场地: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燕竹苑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组织管理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组织管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山西电子科技学院拟于2024年8月9日(星期五)-11日(星期日)在山西省临汾市召开“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融合“学术报告+平行论坛+专题研讨+产业调研”等多种交流合作方式,深入研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科技体制与科研组织创新。大会以战略使命导向的科研组织改革创新为主题,诚挚邀请政产学研等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并参加此次学术交流,分享成果。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一、必要性与意义

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各国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国家能够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二、问题与难点

基础研究薄弱:尽管近年来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支出不断增长,但在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显示出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基础研究的薄弱可能制约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

创新途径有限:我国在技术创新领域存在“单一突破”或“围绕赶超”等创新途径,相对于引进和消化吸收来说,之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可能导致科技创新的局限性,难以形成持续的创新能力。

科研资源不均衡:科研资源的分配并不平衡,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企业在技术应用上的资源配置仍然存在问题。这可能导致部分领域创新能力强,而部分领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管理机制落后:科技创新体系管理的基础上,管理框架并不完备,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也不完善。这可能导致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障碍和不确定性增加。

三、重点与建设路径

加强基础研究:针对基础研究的薄弱问题,需要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和管理,制定一系列创新政策和科技资金优惠政策,推进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完善技术标准与规范:建立广泛的技术创新标准体系,解决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标准瓶颈,制定一系列推动技术创新的管理政策。

开拓国际科技合作: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国际知名科技机构和高校进行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提升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四、现状与对策

体制与机制问题: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个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与经济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问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需要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社会组织服务问题:科技类社会组织在科技创新建设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效能,存在运作资金不足、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大对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引导其更好地服务社会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高新技术产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尤为重要。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这些行业的技术更新迅速,需要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通过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可以确保企业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例如,加强研发创新、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等,都需要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作为支撑。

农业

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例如,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服务业

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例如,加强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领域的创新,提升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

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强环保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生产和低碳发展。例如,加强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

医疗与健康领域

医疗与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医疗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效率。例如,加强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发展。

在以上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战略。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包括人才、技术、设备、资金等方面的组成部分,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水平,确保创新活动的资金保障。

组织创新团队:组建由内部专业人员、科学家、工程师等组成的创新团队,共同推动创新活动。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科技创新制度与组织体系建设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一、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贡献:作为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在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通过搭建广泛的科研平台和项目,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特点: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实验室,涵盖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全链条。

清华大学

贡献:作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组织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通过建立各种科技创新中心和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了大量创新成果的产出。

特点: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贡献:该研究院在信息与生命交叉融合方向取得了高场核磁等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累计孵化超千家企业,引领国内科研机构发展。

特点:其完善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知名企业

华为

贡献: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在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形成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特点: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结合,形成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创新机制。

国家电网

贡献:国家电网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了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特点:注重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结合,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中铁隧道局

贡献:中铁隧道局在隧道与地下工程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了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其拥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展示了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特点:专注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形成了集设计、施工、科研、设备、物贸、投资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企业集团。

会议日程
2024年8月9日 - 会议报到
2024年8月10日 - 上午:开幕式、主旨报告 下午:分论坛交流、专委会工作会议
2024年8月11日 - 上午:跨界对话、优秀会议论文颁奖、特色科技产业调研
联系方式

郭老师(会务组织):15001336089,gnnemm@163.com

王老师(志愿者):15235506590,1014077345@qq.com

李同学(会议学术):17854229673,17854229673@163.com

参会企业
指导单位 -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承办单位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科研与对外合作部
主办单位 - 山西电子科技学院
参会事项

会议议题与征稿主题(包括且不限于)

1.新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2.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战略

3.科研机构的战略使命与支持政策

4.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科研的保障政策

5.科技领军企业引领产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

6.战略科技力量调配和协同攻关机制

7.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路径和保障举措

8.科技评价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9.科研管理创新与职业幸福感

10.科研激励机制与科研绩效评价

11.区域科技创新与资源配置政策

12.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

13.教育、人才、科技协同发展机制

14.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机制

15.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

16.高水平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与制度型开放

17.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科技安全与风险管理政策

18.数字化、数智化背景下科研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

19.科技伦理、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

20.科学普及与产学研协同

21.数实融合、双化协同与新质生产力

22.技术联盟与创新效率

23.其它与会议主题相关议题

会议支持期刊及参会投稿

支持期刊:包括《科学学研究》《科研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科技中国》《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和《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本次会议将匿名评审优秀论文并颁发证书,并将按照主题和期刊要求推荐给会议支持期刊,经过期刊评审后优先推荐发表。未被期刊录用的论文不影响向其他会议或期刊投稿。欢迎英文文章投稿,会议录用论文将优先推荐给相关英文期刊发表,会议征文一律提交电子文稿。

论文要求:论文中英文均可,需提交全文,论文篇幅原则上不超过12000字,摘要300-500字。英文论文字数8000-10000单词为宜,摘要300-500字。每篇论文均应有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和论文摘要。论文写作格式中文参照《科学学研究》,英文参照《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论文提交:请2024年7月26日24:00前发送电子邮件(投稿邮箱:lf202408hy@163.com)(以电子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邮件主题及附件文档均命名为:征稿主题编号+论文名称+作者姓名+投稿单位,来稿请在首页单独一页注明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微信号等详细信息。

会议报名与会务联系

1、重要时间节点

7月26日(星期五) 征文截止日期(早鸟注册截止)

8月2日(星期五) 会议注册和会议缴费截止(会议规模300人以内,报满即止)

8月9日(星期五) 会议报到

8月10-11日(星期六-星期日) 会议时间

会务联系

请拟参会人员先访问“问卷星”,然后使用展示页面中的微信群二维码,进群交流会务信息。

会务联系::https://www.wjx.cn/vm/muUOxH9.aspx

3、会议注册

会议报名需在线填写参会回执。特殊情况请提前告知会务组。已提交参会论文的报名参会人员以及不提交论文的参会人员均需在2024年8月2日(星期五24:00)前在线填写参会回执或联系会务人员,以便做好会务安排。

参会回执:https://www.wjx.cn/vm/YdgxYJH.aspx

4、会务费缴纳

非学生参会人员需缴纳会务费为1000元/人(7月26日24:00以后注册1200/人),学生参会人员需缴纳会务费600元/人(7月26日24:00以后注册800元/人)。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会议期间午晚餐统一安排。

缴费后请将转账记录截图、参会者具体信息(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学生需提供学生证照片)、发票开票信息(单位名称、税号、金额、汇款时间)发送至会务组邮箱:lf202408hy@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单位+临汾会务费已转账”,以便进行会务安排。

会务费可转账汇款或扫码缴费至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会议发票由研究会出具,发票将在会议报到之后统一提供。

收款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银行账号:11250101040005921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科院南路支行

汇款时请备注:姓名+单位+临汾会务费

重要提示:(1)会议注册费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统一收取,并开具增值税电子发票。(2)发票抬头请与单位财务人员核实,发票一经开出,不能退换。(3)现场缴费的参会人员,发票需后期开具会后邮寄或邮件发送。

会议住宿预定和交通指引

1、会议住宿

会务组可为参会人员按照协议价预订临汾市天鹅国际酒店(尧都区滨河东路天鹅花园5号楼)和临汾市天鹅大酒店(尧都区向阳西路2号)房间。参会人员若有其他酒店住宿需求,请自行预订。会务提供酒店至会场间接驳大巴。

具体入住和价格信息,下一轮会议通知中公布。

2、交通指引

抵达临汾市的交通方式,可选择高铁(临汾西站)或航班(临汾尧都机场)。市内具体交通导引信息,下一轮会议通知中提供。

下载海报
若未生成海报二维码可点击 生成海报 刷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