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届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论坛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07-05 ~ 2024-07-05
举办场地: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 资环楼五区219会议室(上午)、土化楼132会议室(下午) 导航
主办单位:国际数字地球协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曾也鲁
会议介绍

“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论坛”旨在聚集林学(胸径、碳储量)、生态学(碳通量、模型)和遥感(树高、冠幅)领域专家,通过交叉学科对话,探讨植被碳汇监测的技术进展,树龄/树种等辅助数据的必要性,以及运用前沿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碳汇的新方法,并重点关注在国际国内的进展,分享全球碳汇知识与实践经验,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会议规模:100人

会议主席:

曾也鲁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会议副主席:

Youngryel Ryu 韩国首尔大学 教授、副院长

付东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

卢昊 北京林业大学 副教授

安天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 高级工程师

张志玉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副研究员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相关领域的解读,仅供参考:

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研究现状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森林碳汇作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缓解全球变暖压力的重要手段,其精准计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遥感技术以其大范围、快速、非接触式的特点,在森林碳汇计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在森林碳汇计量中的应用、国际交叉学科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二、遥感技术在森林碳汇计量中的应用

直接测量法的局限性

直接测量法虽然准确度高,但工作量大,且受地域、气候等条件限制,难以在大范围内实施。这促使研究者们寻求更为高效、便捷的计量方法。

模型估算法的兴起

模型估算法,尤其是基于遥感技术的估算模型,成为森林碳汇计量的重要手段。这些模型利用遥感数据获取森林植被信息,结合地面实测数据,对森林碳汇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主要遥感估算模型

蓄积量转换模型:利用森林蓄积量与碳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估算,相对简单但需要考虑树种、林龄等因素。

遥感估算模型: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植被信息,结合地面实测数据,进行碳汇估算。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大范围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三、国际交叉学科研究现状

多学科交叉融合

森林碳汇研究涉及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地理学、遥感科学等多个学科。国际上的研究团队普遍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共同推动森林碳汇研究的深入发展。

技术创新与研发

遥感技术的发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如高光谱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森林碳汇数据的获取更加精准、高效。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遥感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高森林碳汇估算的精度和效率。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共同推动森林碳汇研究的发展。例如,跨国界的遥感数据共享、联合科研项目等,为森林碳汇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研究平台。

政策与制度支持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重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森林碳汇研究。这些政策不仅为研究提供了资金保障,还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未来发展趋势

多源数据融合

未来森林碳汇研究将更加注重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应用,包括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气象数据等,以提高森林碳汇计量的精度和效率。

模型优化与创新

随着研究的深入,现有模型将不断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林型的森林碳汇计量需求。

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遥感技术在森林碳汇计量中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推广,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有力支持。

跨学科合作的深化

未来跨学科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将推动森林碳汇研究取得更大突破和发展。

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领域

1. 林业与生态保护

森林资源管理: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覆盖、植被类型、生长状况等信息,为森林资源清查、监测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进而实现森林碳汇的精准计量。

生态保护与修复:在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中,遥感技术可用于评估项目区域的碳汇潜力,监测生态修复效果,为生态补偿和碳汇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2. 气候变化与碳市场

气候变化研究:遥感技术提供的森林碳汇数据是评估全球碳循环、理解气候变化趋势的重要基础。这些数据有助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

碳市场交易:在碳市场中,遥感技术可帮助确定森林碳汇的量和质,为碳汇项目的开发、交易和认证提供技术支撑。这有助于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3. 农业与土地利用

农业碳汇计量:在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农田植被覆盖、作物生长状况等,评估农业碳汇潜力,为农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和交易提供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可用于指导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碳汇能力。

4. 环境科学与政策制定

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可用于监测森林病虫害、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环境应急响应和灾害治理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政策制定: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碳汇计量结果,可为政府制定生态补偿、碳税、碳交易等环保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5. 科研与教育

科学研究:遥感技术在森林碳汇精准计量中的应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研究手段,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

教育培训:通过遥感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森林碳汇计量和碳市场交易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国际交叉学科研究领域有哪些知名机构或企业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牵头并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西南喀斯特山区森林碳汇遥感精准计量技术”,展示了在森林碳汇遥感监测技术方面的深厚实力。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所也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支持。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为我国林业科学研究的顶尖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林业碳汇审定核查流程、关键事项以及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其下属的多个研究所和实验室致力于碳汇计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

这些高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在遥感技术、生态学、地理学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它们在森林碳汇精准计量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知名企业

航天五院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五院在卫星遥感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其提供的遥感卫星数据为森林碳汇精准计量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北京绿交所

作为国内领先的绿色交易所之一,北京绿交所在碳交易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积极推动遥感技术在碳汇计量中的应用,为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科技创业公司

如易碳科技等新兴企业,它们专注于碳汇精准计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易碳科技团队通过构建“天-空-地-人”四个维度的遥感监测体系、利用“遥感+AI”智能技术,成功研发了“碳汇精准计量遥感云系统”,为碳汇交易市场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服务与技术支持。

国际合作机构

此外,国际上还有许多知名机构和企业也积极参与遥感助力森林碳汇精准计量的研究与应用,如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欧洲航天局)等国际航天机构,以及众多跨国科研合作项目和组织。这些机构和企业通过共享数据、交流技术和合作研究,共同推动森林碳汇精准计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会议日程
2024年07月05日 - 会议时间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土化楼355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3636760107

电子邮箱:liqing@cau.edu.cn

参会企业
承办单位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承办单位 - 北京大学城市软实力研究院
承办单位 - 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农业农村分会
参会事项

会议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资环楼五区219会议室(上午)、土化楼132会议室(下午)。除报告嘉宾外,需注册及签到入场(注册方式见下文),进校门需刷身份证。是否开通线上参会。

详细日程:

7月5日

9:00-9:10

曾也鲁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欢迎词

9:10-9:25

Martin Brandt 哥本哈根大学 地理系副教授

Continental Scale Individual Tree Carbon Stock Mapping

大洲尺度单株树木碳储量制图(线上)

9:25-9:35 Alvin Tian 哈佛大学 肯尼迪学院研究员

Restoring Market Confidence in Nature based Carbon Solutions via AI and Remote Sensing

AI和遥感技术:重塑自然解决方案的市场信任

9:35-9:50 Youngtyel Ryu 首尔国立大学 农业与生命学院教授、副院长

Upscaling land surface fluxes through hyper.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n space, time, andspectrum基于高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遥感的地表碳通量升尺度(线上)

9:50-10:10

合影、茶歇

10:10-10:25

何友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研究员

林业碳汇审定核查流程与关键事项

10:25-10:40

安天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与方法

10:40-10:55

许茜茜 北京林业大学武曙红教授团队 博士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流程及案例

10:55-11:10

田野、张自洁 零碳地球

基于AI模型和遥感技术的碳汇项目质量评估和评级

11:10-12:00

圆桌论坛:自然类碳汇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嘉宾

王伟康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碳中和实验室高级专家

任嘉喆 ACT中国区总经理

朱达 INC(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

张彦军 博雅智慧合伙人

Moderator:田野哈佛大学研究员,BlockCarbon(零碳地球)联合创始人

12:00-14:00

午餐及休息

14:00-14:15

倪文俭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GEDI-SAWA 数据产品及区域地上生物量核算

14:15-14:30

杜黎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庞勇团队博士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计算森林碳储量

14:30-14:45

雷洋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与激光雷达(LiDAR)联合大范围森林参数反演

14:45-15:00

梁欣廉 武汉大学教授

森林近距离感知在样地调查中的应用(线上)

15:00-15:20

茶歇

15:20-15:35

聂胜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研究员

激光雷达技术在森林碳汇项目减排量监测中的应用

15:35-15:50

李青 中国农业大学 博士生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

15:50-16:05

卢昊 北京林业大学 副教授

面向跨森林类型、气候带和传感器平台的森林场景语义分割点云理解框架

16:05-16:20

付东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全球红树林护岸固堤能力和碳储量评估

16:20-16:30

曾也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闭幕

参会注册及费用

本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需在7月4日上午10点前在线填写参会信息注册,根据注册信息签到入场(会场容量100人):https://www.wjx.cn/vm/eDPrYFd.aspx#

下载海报
若未生成海报二维码可点击 生成海报 刷新。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