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九届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4-11-01 ~ 2024-11-03
举办场地:厦门香格里拉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中国硅酸盐学会固态离子学分会主办的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每年举办一次,是中国固态电池科技研发与企业界的学术盛会和交流平台。2024年11月1-3日,第九届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将在中国厦门举办。

本次会议以“固态电池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为主题。将汇聚固态电池领域的海内外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聚焦核心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围绕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对固态电池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广大从业者共同参与本次会议。

大会报告

欧阳明高 院士 清华大学

南策文 院士 清华大学

孙学良 院士 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陈忠伟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 泓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温兆银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杨 勇 教授 厦门大学

主题报告(以拼音顺序为序)

薄首行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曹安民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育明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

崔光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丁书江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郭向欣 教授 青岛大学

郭 新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郭玉国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贺艳兵 教授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胡勇胜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黄佳琦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黄建宇 教授 燕山大学

黄学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黄云辉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鞠博伟 主任研究员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固态电池项目负责人

李 峥 总经理 清陶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廉玉波 副总裁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刘 奇 副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

宁子杨 博士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固态电池首席技术官

齐琼琼 研发经理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施思齐 教授 上海大学

汤卫平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汤育欣 教授 福州大学

王家钧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王建涛 副总经理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王鸣生 教授 厦门大学

尉海军 教授 北京工业大学

吴 凡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谢海明 教授 东北师范大学

谢 佳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谢清水 教授 厦门大学

徐 林 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

许晓雄 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杨全红 教授 天津大学

姚宏斌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姚霞银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余 创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余 彦 教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禹习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张 隆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

张 强 教授 清华大学

张跃钢 教授 清华大学

周光敏 副教授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周豪慎 教授 南京大学

周伟东 教授 北京化工大学

周 震 教授 郑州大学

朱凌云 教授 安徽大学

朱星宝 首席科学家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固态电池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固态电池研究现状

一、技术进展

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固态电池产业根据电解质类型可分为硫化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聚合物固态电池及卤化物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企业根据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需求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布局。

能量密度提升: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这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多家企业在固态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优化及电池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不断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

安全性增强: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漏液、热失控及易燃易爆等安全问题,提升了电池的整体安全性。

二、产业链布局

上游原材料:固态电池的基础材料包括原材料矿产、电芯材料以及生产设备。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游电池制备:中游环节主要包括电池封装集成、电源管理系统方案设计等。固态电池的制备工艺相对复杂,需要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

下游应用领域: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三、企业布局与竞争格局

多元化主体并存:固态电池行业呈现出多元化主体并存、开放竞争格局。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蜂巢能源等国内龙头企业,以及丰田、LG新能源、三星SDI等国际知名企业。

技术竞争激烈:固态电池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突破、市场份额争夺以及产业链整合等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储能需求的增加,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吸引了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参与。

产业化进程加速:多家企业已经完成了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量产。例如,宁德时代计划在2027年达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的水平;比亚迪也计划在2027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量产。

四、政策支持与市场前景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固态电池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这些政策的发布为固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据测算,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或将达到643GWh,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133%。

全国固态电池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新能源汽车

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好等优点,固态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降低电池重量和成本。因此,固态电池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多家车企已经开始规划固态电池装车,如上汽计划2024年将率先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大规模量产上车,日产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上市。

二、储能系统

固态电池在储能系统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能源的广泛应用,储能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储能系统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固态电池在储能系统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三、消费电子

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消费者对电池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安全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电池性能的高要求。因此,固态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续航能力、降低产品重量和厚度并提升用户体验。

四、其他领域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领域外,固态电池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多个领域。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可以满足航空航天设备对电池性能的高要求;在军事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能力可以满足军事设备对电池性能的特殊需求;在电动工具领域,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可以提高电动工具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全国固态电池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科院物理所:作为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中科院物理所在固态电池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致力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中科院化学所:同样作为中科院的重要科研机构,中科院化学所在固态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合成与改性方面。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等科研机构在固态电池领域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涵盖了固态电解质、电极材料以及电池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

企业品牌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固态电池的研发,成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使得其固态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方面均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宁德时代与多家知名车企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比亚迪:作为国内领先的锂电池制造商,比亚迪也早已开始投入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专利技术储备。比亚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涵盖了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以及电池结构设计等多个方面。

卫蓝新能源:卫蓝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公司在固态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以及电池系统集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卫蓝新能源的固态电池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以及安全性好等优点。

清陶能源:清陶能源也是国内固态电池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清陶能源的固态电池产品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赣锋锂业:作为锂资源领域的龙头企业,赣锋锂业也积极布局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凭借在锂资源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还有一汽上汽广汽埃安天津力神中航锂电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洗霸高乐股份合源锂创蜂巢能源复阳固态储能科技乐圆技术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四川安高特电科技重庆太蓝新能源领新(重庆)新能源湖南毅华新能源湖南韶山钰盛科技浙江金羽新能源浙江冠盛东驰能源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天能电池集团孚能科技固态离子能源科技(武汉)等众多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也都有所布局和贡献。

全国固态电池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发类岗位

固态电池研发工程师:负责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包括材料研究、工艺开发、性能测试等。

高级研发工程师(固态电池方向):在研发团队中担任重要角色,负责固态电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工程师: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包括电解质材料、电极材料等。

电芯工艺资深研发工程师(固态电池):负责固态电池电芯的工艺开发和优化。

固态电池开发工程师:参与固态电池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确保电池性能满足应用需求。

二、工艺类岗位

固态电池工艺工程师:负责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制定和优化,确保生产效率和质量。

固态电池工艺研发工程师:专注于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研发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电芯集成工艺开发资深工程师(固态电池方向):负责固态电池电芯集成工艺的开发和优化。

三、技术类岗位

固态电池技术专家:在固态电池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经验,负责技术指导和支持。

固态电池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的咨询和建议。

四、管理类岗位

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经理:负责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

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负责人:负责领导和管理固态电池研发团队,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其他岗位

固态电池销售人员:负责固态电池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固态电池测试工程师:负责固态电池的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

固态电池生产操作员:负责固态电池的生产操作和设备维护。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