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EE 2024第五届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
由华东交通大学主办的第五届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GEE 2024)将于2024年11月22-24日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主要围绕“智能电网”,“能源工程”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会议旨在为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通过研讨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了解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思路,加强学术研究和探讨,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
大会安排主题报告、专题讨论会(形式包括口头报告,海报报告,视频报告等),欢迎所有相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和演讲报告。
会议主题:第五届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SGEE 2024)
会议官网:http://www.meeting-sgee.org
会议研讨主题:
(1)智能电网方向: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力系统通信与控制、电网智能调度、多域能源系统、电力工程发电技术、大电网稳定控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源-网-荷-储协同调度、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工程应用、电网到汽车(G2V)和汽车到电网(V2G)、电能质量(PQ)、微电网、分布式发电等;
(2)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系统、新能源发电并网及运行技术与应用、物联网能源系统、电力能源系统大数据应用、能源管理和效率、能源动力系统过程中仿真控制与集成、再生能源和系统、电池技术–材料和系统、其他储能系统等;
(3)其他相关主题。
荣誉主席
陆佳政 教授 长沙理工大学
大会主席
毕天姝 教授/副校长 华北电力大学
曾祥君 教授/校长 湖南理工学院
李泽文 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
Udaya K.Madawala 教授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组委会主席
邓芳明 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
高波 副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
出版主席
韦宝泉 教授 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委员会主席
顾伟 教授 东南大学
黎灿兵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Pierluigi Siano 教授 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研究现状
一、智能电网的国际研究现状
欧美发达国家:
美国:通过实施“智能电网计划”,在国家骨干输电网络中广泛应用了智能设备和系统,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欧洲:更加重视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推动了智能微电网的发展,并制定了智能电网国际标准,涵盖了智能电网的架构、功能、安全和互操作性等方面。
中国:
建设规模:自“十二五”以来,中国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完成了对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智能电网改造,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
技术创新:中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如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智能电表的普及以及一系列先进的监测、控制和保护设备的研发等。
智能化水平:随着信息、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也在持续提升,电力系统的各个领域都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
全球技术竞争格局:
中国是全球智能电网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智能电网专利总申请量的52.40%,其次是美国,占比20.74%。
从全球智能电网专利申请人集中度来看,自2002年起便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但整体集中度仍然相对较高。
二、能源工程的国际研究现状
可持续能源与清洁能源:
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核心议题之一,因此可持续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
智能电网作为实现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目标的重要手段,可以将各种可持续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能源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智能设备控制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能源、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实现将更加便捷和高效。
能源存储与转换技术:
能源存储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量储存设备在智能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能源转换技术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如将太阳能、风能等转换为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源,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的智能电网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分析将更加准确和高效。
能源多元化和互联网化:未来的智能电网将更加注重能源多元化和互联网化,通过实现多种能源的接入和整合,推动能源的互联网化,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与智慧城市相结合:智能电网将与智慧城市的发展相结合,实现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多项服务模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面临的挑战:
技术标准与监管政策:智能电网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标准不统一和监管政策不完善等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智能电网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程度的提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
跨领域合作与技术创新: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跨领域合作和技术创新来应对各种复杂问题。
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国际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能源生产领域
智能电网技术能够优化电力系统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光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接入比例,实现清洁能源的更广泛应用。同时,智能电网技术还能提高传统火电、水电等的发电效率,降低排放量,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二、能源传输与配送领域
能源传输:智能电网技术可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输电效率,减少电力损耗。通过实时监测和灵活调整电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智能电网技术能够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能源配送:智能电网技术可以优化配电系统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它还可以实现智能化配电和调度,提升整个配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通过实时监测用户用电情况,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帮助用户提高用电效率,提升节能意识。
三、能源销售与服务领域
智能电网技术在能源销售与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精准计费: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能源市场的精准定价和计费,提高市场公平性。
高效交易:通过智能合约和实时结算等便捷交易模式,智能电网技术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电力市场效率。
多样化选择:智能电网技术为能源销售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增加了市场活力。
四、其他行业应用
工业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的能源管理,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控制。
交通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结合,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智能电网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等交通领域的能源管理。
建筑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建筑和智能家居领域,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利用。
农业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应用于农业灌溉、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能源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五、跨领域应用与技术创新
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的国际研究还可以推动跨领域的应用与技术创新。例如,将智能电网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推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这些跨领域的技术创新将为能源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简介: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机构。主要从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电工装备制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电工装备集成等业务,范围涵盖了电工技术、电力装备、在线监测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成果:在智能电网、特高压输电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国内外电力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研究所
简介: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系统研究所是国内电力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致力于电力系统规划、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成果:在智能电网技术、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储备。
知名企业品牌
国电南瑞
简介:国电南瑞是中国电力自动化和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提供智能电网相关的设备、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产品线:涵盖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电力通信、电力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
市场竞争力:在智能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新能源并网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许继电气
简介:许继电气专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和制造。
产品线:提供智能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等产品。
技术实力:在智能变电站和配电自动化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
东方电子
简介:东方电子提供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产品。
市场地位:在智能电网的计量、监测和控制设备方面有较强的市场地位。
迦南智能
简介:迦南智能专注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产品线:提供电力自动化、信息化系统等产品,包括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能源控制器、融合终端等。
应用:公司产品可实现虚拟电厂需求的双向计量、数据采集等功能,适应于虚拟电厂的建设。
科大智能
简介:科大智能提供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电网、电力监测、电力通信等。
特色:在电力监测和诊断领域具有特色,其产品能够帮助电网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运行中的问题。
智能电网与能源工程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智能电网运营管理方向
智能电网运维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包括系统监控、故障诊断、故障处理等。
要求:具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智能电网系统的运维流程。
智能电网调度员: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的电力调度工作,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要求:了解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熟悉电网调度规程和调度自动化系统。
智能电网交易员: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中的电力市场交易工作,包括电价制定、交易策略制定等。
要求:具备电力市场分析和交易策略制定能力,熟悉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流程。
二、智能电网技术研发方向
智能电网研发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的研发工作,包括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硬件选型等。
要求:具备扎实的电力系统、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智能电网系统的研发流程和技术标准。
智能电网系统架构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要求:具备丰富的系统架构设计经验,熟悉智能电网系统的架构原理和最佳实践。
智能电网数据分析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和挖掘工作,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决策支持。
要求:具备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熟悉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电网数据分析方法。
三、智能电网安全与保护方向
智能电网安全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包括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等。
要求:具备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熟悉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标准。
智能电网隐私保护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中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工作,确保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要求:了解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技术,熟悉智能电网系统中隐私数据的处理流程。
四、其他相关岗位
电力工程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要求:具备项目管理能力和电力工程项目经验,熟悉智能电网工程项目的流程和规范。
电力设计工程师: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的设计工作,包括系统方案设计、图纸绘制等。
要求:具备电力系统设计能力和相关设计软件使用经验,熟悉智能电网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配电安装调试人员:
职责:负责智能电网系统中配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达标。
要求:具备配电设备安装调试经验和相关技能,熟悉智能电网系统中配电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