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光学薄膜技术学术交流大会暨中国光学学会光学薄膜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换届选举大会,将于2024年11月10-13日在上海嘉定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光学薄膜专业委员会主办。会议议题包括薄膜材料、薄膜设计、薄膜制备、薄膜性能表征及薄膜应用等,现面向全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以及相关企业征稿。热诚欢迎全国的光学薄膜工作者参加大会,交流技术,并选举新一届的专委会。
会议专题
薄膜材料:
新型薄膜材料(非线性,电致变色,
电致发光,超材料等)
微纳结构、光子晶体
无机/有机材料薄膜
金属薄膜
透明导电薄膜
复合材料薄膜
特殊薄膜和基板材料
薄膜设计:
计算机和分析设计技术
薄膜沉积和制备模拟
偏振特性的薄膜设计
用于相位控制的薄膜设计
纳米结构薄膜、超材料和超表面的设计
薄膜制备:
物理沉积技术
化学沉积技术
镀膜过程控制技术
膜厚监控技术
基板清洗及薄膜后处理技术
新型沉积方法
薄膜性能表征:
微观结构表征
光学、力学等特性表征
环境稳定性分析
激光诱导损伤测试
各类表征测试技术
薄膜应用:
激光和光电子薄膜
太阳能应用、环境控制薄膜
纳米结构和光子晶体薄膜
显示和照明应用薄膜
生物医学应用薄膜
天文、空间、航空航天和**应用薄膜
短波极紫外、X射线薄膜
近、远红外光谱区域薄膜
偏振控制薄膜
安全和装饰应用薄膜
光通信薄膜
眼视光学应用薄膜
塑料、柔性基板薄膜
新型前沿薄膜应用
大会主席
刘 旭 邵建达 许 乔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中心
王占山 江绍基 马 孜 季一勤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西南技术物理所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委员会成员
沈伟东 浙江大学
朱美萍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刘华松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张锦龙 同济大学
王笑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段微波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邀请报告
卜轶坤厦门大学
曹鸿涛北京理工大学
陈文杰中山大学
董 莹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范文明 昂纳科技(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贺元 暨南大学
洪瑞金上海理工大学
胡 卉山东大学
刘建龙哈尔滨工程大学
李 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王 利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卫耀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吴素勇国防科技大学
杨 磊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东平深圳大学
张荣君复旦大学
张伟丽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光学薄膜技术学术交流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光学薄膜技术研究现状
一、技术研究背景与政策支持
背景: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主要的光学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减反射膜、偏振膜、干涉滤光片和分光镜等。随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OLED、Mini LED、Micro LED等,光学薄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
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国光学膜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光学膜行业发展与创新,如《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为光学薄膜技术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技术研究现状
技术水平:中国光学薄膜发展历史较短,但近年来国内厂商加速发力,在反射膜、扩散膜等部分产品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多数企业的技术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研发创新:光学薄膜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包括薄膜材料、沉积技术和涂层设计等。这些技术进步使得光学薄膜在各种应用中具备更高的性能和可定制性。国内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研发,推动光学薄膜技术的不断创新。
国产化替代:在光学薄膜领域,我国已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国产化替代。例如,窗膜、背光模组和触控模组用光学基膜已率先实现国产化,偏光片离保膜基膜、OCA离型膜基膜、中高端MLCC离保膜基膜、PCB干膜基膜等中高端领域也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三、主要研究机构与企业
研究机构: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实验室都在进行光学薄膜技术的研究。这些机构在光学薄膜的材料、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主要企业:国内光学薄膜行业的头部企业主要包括双星新材、激智科技、裕兴股份、道明光学等。这些企业在光学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升级、LCD产能向国内转移以及政府政策激励等因素影响,光学膜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未来,光学薄膜技术将继续向更高性能、更定制化方向发展。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国产化替代加速:在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光学薄膜行业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将不断加快。国内企业需要抓住机遇,提升技术水平,扩大市场份额。
全国光学薄膜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新型显示行业
光学薄膜在新型显示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在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中,光学薄膜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显示器中的背光模组、触控模组、偏光片等关键组件。这些组件对光学薄膜的性能要求较高,如高透光性、高均匀性、高对比度等,因此光学薄膜技术的提升对于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硬件行业
智能硬件行业中,光学薄膜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这些设备中的摄像头、传感器等组件需要使用光学薄膜来提高成像质量、降低噪声等。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造智能设备的显示屏保护膜、防刮膜等,提高设备的耐用性和美观度。
三、光学仪器领域
在光学仪器领域,光学薄膜的应用同样广泛。例如,在望远镜、显微镜、摄像机等光学仪器中,光学薄膜被用于制造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元件,以提高仪器的成像质量和性能。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造滤光片、偏振片等光学元件,用于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四、激光技术领域
激光技术领域也是光学薄膜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在激光设备中,光学薄膜被用于制造激光器的反射镜、透镜等光学元件,以及激光器的输出窗口和防护窗口等。这些光学元件对于激光器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光学薄膜技术的提升对于激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太阳能光伏行业
在太阳能光伏行业中,光学薄膜也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中。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光学薄膜来提高光的吸收效率和减少光的反射损失,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保护膜和封装膜等,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耐用性和稳定性。
六、生物医学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中,光学薄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医疗设备和仪器中,光学薄膜被用于制造光学传感器、光学成像系统等组件,用于检测和分析生物体的生理参数和病理变化。此外,光学薄膜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医学领域的光学窗口和光学接口等,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全国光学薄膜技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在光学薄膜的光学常数和光谱特性等监控研究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同样在光学薄膜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浙江大学:在光学薄膜的材料、制备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在光学薄膜的性能测试和应用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贡献。
企业品牌
双星新材(002585):国内光学薄膜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专注于光学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激智科技(300566):国内较早从事显示用光学膜研发生产的企业,产品包括扩散膜、增亮膜、量子点薄膜等。
裕兴股份(300305):在光学薄膜领域有着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实力。
道明光学(002632):也是光学薄膜行业的重要参与者,致力于光学薄膜的研发和市场推广。
全国光学薄膜技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发类岗位
光学薄膜研发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薄膜的研发工作,包括材料选择、工艺优化、性能测试等。
要求: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光学、材料科学、物理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镀膜工程师:
职责:负责镀膜工艺的开发和优化,确保镀膜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要求:通常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镀膜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薄膜研发工程师:
职责:专注于薄膜材料的研发,包括新材料的开发、性能测试和应用研究。
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材料科学、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创新思维和实验能力。
二、生产类岗位
光学薄膜生产技术员:
职责:负责光学薄膜的生产和质量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要求:通常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光学薄膜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镀膜操作工:
职责:负责镀膜设备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确保镀膜过程的顺利进行。
要求:具备镀膜设备操作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镀膜设备的操作技能。
三、销售与市场类岗位
光学薄膜销售经理:
职责:负责光学薄膜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拓展客户群体,提高销售业绩。
要求:通常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市场营销、光学薄膜等相关专业知识和销售经验。
光学薄膜销售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薄膜产品的技术支持和销售,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光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
四、其他岗位
光学薄膜测试工程师:
职责:负责光学薄膜产品的性能测试和质量评估,确保产品性能符合客户要求。
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光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测试设备和测试方法的专业知识。
光学薄膜技术支持工程师:
职责:为客户提供光学薄膜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光学、材料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