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海洋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其战略地位愈加突出。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
海洋是技术经济研究的重要领域,有很多技术经济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目前,国内关于海洋技术经济的研究比较薄弱。为了加强和统筹全国海洋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5月17日,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海洋技术经济分会。
为了加强海洋技术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海洋大学定于2024年11月8日至10日在青岛主办“首届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论坛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海洋技术经济分会成立大会”,由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海洋技术经济分会、中国海洋大学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主要议题
(一)海洋领域技术创新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海洋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与政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等;
(二)海洋领域的产业发展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海洋领域的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
(三)海洋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海洋领域的技术经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价值工程、技术进步、技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转移、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
(四)其他相关议题。如海洋领域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等。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论坛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海洋技术经济分会成立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政策支持
国家战略规划:国家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提供了战略指导。
政策支持:政府发布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研究现状
海洋经济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1年首次突破9万亿元,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电力、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海洋科技创新: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包括海洋高端装备、海上能源、自主研发等领域。例如,国内首艘17.4万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装置在上海完成制造并顺利交付;自主研发制造的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并网发电;体内植入用超纯度海藻酸钠完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登记备案,打破了国际垄断。
海洋管理:我国在海洋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完善,包括海洋立法、海洋行政执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然而,目前海洋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海洋法律未能入宪、海洋法律内容不够健全、海洋法律体系的结构缺乏完整和协调性、海上执法力量分散等。
三、研究挑战
海洋科技资源不足:我国在海洋核心技术以及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
开发方式粗放:部分海洋资源的开发方式仍较为粗放,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涉海金融支持力度有限:涉海金融支持力度有限,制约了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未来趋势
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与智能化:未来,我国海洋产业将朝着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全面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是提升我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国际海洋技术经济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海洋事业的持续发展。
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海洋渔业
海水健康养殖:利用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研究成果,推动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发展,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降低养殖成本,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海洋船舶与工业
船舶设计与制造:应用先进的海洋技术,提高船舶的设计和制造水平,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包括海洋平台、海底管线、海洋油气开采设备等,为海洋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三、海洋能源与资源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潮汐能、波浪能、海洋温差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海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寻找和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等。
四、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海洋生物育种与养殖: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海洋生物品种,提高养殖效益。
五、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
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海水淡化技术,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可靠的淡水资源。
海水综合利用:利用海水中的盐、溴、镁等资源,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实现海水的综合利用。
六、海洋旅游与服务业
滨海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发展滨海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海洋服务业:包括海洋运输、海洋金融、海洋保险等服务业领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海洋环境监测与预警: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污染治理与修复:针对海洋污染问题,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海洋技术经济分会
简介:该分会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下设的专业分支机构,致力于团结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治理、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和教学等领域的技术经济工作者,推动技术与经济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和技术经济应用。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成立时间:1965年
简介:该所是国内唯一的从事海洋技术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海洋、机械、电子、光学、声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丰硕,包括多种海洋环境观测技术、系统、仪器和设备。
知名企业品牌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1851年
简介:该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属下的大型骨干造船企业和国家核心军工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涉及造船、海洋工程装备、修船、非船四大领域。其产品类型多样,包括大中小型水面舰船、海洋工程船等。
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1年
简介:该公司是国内首家船舶综合科技类上市企业,致力于提供船舶设计与建造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产品线涵盖压载水管理系统、船舶岸电系统等多个领域,并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售后服务网络。
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0年
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船艇研发、生产、销售与提供行业解决方案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其拥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用户提供无人船艇+细分行业水上智慧系统解决方案。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简介:该实验室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其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人文与考古三大研究领域,持续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并聚焦多个重大科研任务,为海洋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支持。
全国海洋技术经济及管理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海洋科研机构与高校
海洋科学研究员:负责海洋科学研究项目的策划、执行与分析,包括海洋生态、海洋化学、海洋物理等方面的研究。
海洋技术工程师:专注于海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海洋监测设备、海洋探测技术、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
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员:研究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政策制定与管理策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高校教师: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经济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担任教师,负责教学与科研工作。
二、海洋工程与技术公司
海洋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海洋工程项目的策划、组织与执行,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按时完成。
海洋工程设计师:设计海洋工程结构物,如海上平台、海底管线、海洋能源设施等。
海洋技术服务工程师:为客户提供海洋技术咨询、技术支持与服务,如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等。
海洋工程设备研发工程师:研发海洋工程所需的设备与系统,如海洋勘探设备、海洋能源转换设备等。
三、海洋渔业与资源公司
渔业资源管理员:负责渔业资源的调查、评估与管理,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洋渔业技术员:在渔业生产领域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如渔业养殖、捕捞技术等。
海洋环境监测员:监测海洋环境参数,如水质、水温、海流等,为渔业生产提供环境数据支持。
四、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
海洋管理部门公务员:在海洋管理部门从事海洋政策制定、海洋资源管理与保护等工作。
海洋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负责海洋环境监测站的日常运营与数据管理,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海洋科研机构辅助人员:在海洋科研机构中从事科研辅助工作,如实验准备、数据整理等。
五、其他相关领域
海洋环保工程师:专注于海洋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如海洋油污处理、海洋垃圾清理等。
海洋旅游开发人员:开发海洋旅游资源,如滨海旅游项目、海洋主题公园等。
海洋保险与金融从业人员:在海洋保险与金融领域从事风险评估、保险产品设计、金融投资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