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是提升生态环境效益、增强人类福祉、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推进气候资源学领域的学科交叉和交流合作,促进我国气候资源学高水平研究发展,经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批准,拟成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定于2025年1月4日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气候资源论坛”。
本届大会将邀请两岸气候资源领域的知名专家、优秀青年学者做特邀报告和专题报告。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诚挚邀请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与本次学术论坛,一起交流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气候资源与生态效益、气候资源遥感监测与评价和气候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同探讨气候资源研究领域的新思想、新现象、新方法和新应用等学科前沿。
主题与议题
主题:气候资源与新质生产力
议题:
(1)气候资源与智慧农业
召集人:王靖、王培娟、杨霏云、何亮、曾也鲁
(2)气候变化与陆地碳循环
召集人:袁文平、王伦澈、朱春梧、汪涛、付永硕
(3)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召集人:金晓斌、谷保静、郑华、杨易、钟寰
(4)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召集人:刘玉洁、冯兆忠、朱鹏、王旭辉、刘兵、赵闯
(5)遥感监测与资源评价
召集人:高懋芳、黄长平、陈方、赵伟、宋开山
(6)气候变化与湖泊湿地碳循环
召集人:刘建宝、施坤、神祥金、段炎武
(7)极端气候与灾害风险
召集人:袁星、曹龙、陆波、何斌、叶涛
(8)气候资源与流域水循环
召集人:高扬、缪驰远、陈修治、牛俊、王建军
(9)植物表型与气候区划
召集人:张宝才、张天一、葛体达、李虎、金秀良
(10)再生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李琰、刘来保、戴瀚程、宋翔洲、杨艳昭
(11)寒旱区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召集人:段伟利、张宝庆、李宗省、刘文彬、黄生志
会议举办方式和规模
本次论坛采用线下交流方式,规模控制在200人左右。
会议内容
(1)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气候资源专委会成立大会
(2) 大会特邀学术报告
(3) 分会场专题学术报告
学术指导委员会
委 员(姓氏拼音排序):
陈发虎、崔鹏、成升魁、冯起、葛全胜、江东、姜明、宫鹏、朴世龙、秦伯强、史培军、孙福宝、唐华俊、吴文斌、熊巨华、张兵、张甘霖、朱永官
论坛组委会
主 任:孙福宝
副主任:江东、刘玉洁
委 员(姓氏拼音排序):
曹龙、陈方、陈修治、冯兆忠、付永硕、高懋芳、高扬、葛体达、葛永刚、谷保静、何亮、黄文江、黄长平、金晓斌、金秀良、李发东、李琰、梁科、刘建宝、刘文丰、刘文彬、吕爱锋、牛俊、彭书时、施坤、宋开山、宋翔洲、宋小青、孙志刚、汪涛、王靖、王伦澈、王培娟、王世金、王先彦、王旭辉、杨万能、杨艳昭、杨易、叶涛、袁星、袁文平、曾也鲁、张宝庆、张洪艳、张永光、张永勇、张中浩、赵闯、赵伟、郑华、钟燕飞、朱春梧、朱鹏、朱青、朱文彬
大会特邀报告(持续更新中)
陈德亮 院士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气候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气候资源论坛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气候资源专业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提高,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气候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普遍性、清洁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能源、建筑、交通、旅游等多个领域。因此,加强气候资源专业的研究,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向
气候资源的评估与监测:通过对气候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等进行评估和监测,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这包括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气候资源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监测和评估。
气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如何根据气候资源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这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化利用等。
气候资源管理与政策研究:研究气候资源的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为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这包括制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和规范,推动气候资源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强气候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等。
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等方面的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科学依据。这包括分析气候变化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影响,以及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气候资源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观测实验、数值模拟、数据分析、遥感监测等。其中,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气候资源的评估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新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气候资源的研究中,提高了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研究成果与应用
近年来,气候资源专业的研究成果丰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农业气候资源的优化利用方面,通过调整种植结构、优化灌溉制度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此外,气候资源专业的研究成果还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五、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持续加剧和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需求的不断提高,气候资源专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气候资源的评估和监测,提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对气候资源影响的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气候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全球气候治理。
气候资源专业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电力行业
气候资源专业研究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上。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的评估和监测,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效率和效益。例如,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就是基于气候资源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清洁能源技术,它们在电力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农业行业
农业是气候资源最直接的应用领域之一。气候资源专业研究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气候特点,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和灌溉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例如,通过分析气候数据,可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施肥量和灌溉量,从而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三、交通与运输行业
气候资源专业研究还可以应用于交通与运输行业。例如,利用气候资源来优化交通规划和设计,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气候资源的研究还可以为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建筑行业
在建筑行业中,气候资源专业研究有助于实现建筑的绿色化和节能化。通过对当地气候资源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气候资源的研究还可以为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旅游与康养行业
气候资源专业研究在旅游与康养行业也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气候资源的评估和监测,可以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康养服务,如避暑胜地、温泉度假村等。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六、其他行业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应用领域外,气候资源专业研究还可以应用于通讯、环保、能源存储等多个行业。例如,在通讯行业中,可以利用气候资源来优化无线电力和无线通讯的传输效率;在环保行业中,可以利用气候资源来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在能源存储行业中,可以利用气候资源来研发高效的储能技术和设备。
气候资源专业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
简介: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是一个包括24个欧盟成员国的国际性组织,是当今全球独树一帜的国际性天气预报研究和业务机构。其前身为欧洲的一个科学与技术合作项目,1973年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英国的Bracknell。
主要工作:提供10天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并通过全球通信网络向世界所有国家发送部分有用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同时运行两个“再分析”计划,分别是ERA-15和ERA-40。
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简介:NCEP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海洋大气总署(NOAA)下属的国家天气局(NWS)的业务单位,是美国国家级的气象业务主管机构。
主要工作:负责提供气象预报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服务。
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CRU)
简介:CRU是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气候研究机构,通过整合已有的若干个知名数据库,重建了一套覆盖完整、高分辨率、且无缺测的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
主要成果:该数据集时间范围覆盖1901至2003年,空间为0.5°×0.5°经纬网格覆盖所有陆地,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简介:该实验室成立于1995年,是根据国务院筹建国家气候中心的文件而成立的,是开展科研成果业务化、吸引和培养优秀学术人才及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
主要工作:大力推进气候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强调科研与业务结合和科技成果业务转化,为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环境外交活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知名企业品牌
LanzaJet
简介:这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公司,其燃料可以将燃料燃烧对气候的影响减少大约一半。
主要技术:利用甘蔗或玉米等生物质原料生产乙醇,然后将乙醇转化为航空燃料。此外,还与其前母公司LanzaTech合作,将城市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气等材料转化为乙醇。
Pano AI
简介:这是一家初创公司,使用计算机视觉和超高清摄像头来监测野火。
主要技术:在森林、草原及其他火灾高风险地区的高处安装旋转摄像头网络,通过深度学习系统检测烟雾或其他火灾迹象,并向火灾监控机构发出警报。
气候资源专业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与高校
博士后/研究人员
招聘单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工作内容:从事气候资源的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数值模拟、数据分析等工作。
教师/讲师
招聘单位:各高校环境科学、生态学、大气科学等相关院系。
工作内容:负责气候资源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验和论文写作。
二、政府与环保部门
气候政策分析师
招聘单位:国家环保部门、地方政府环保局等。
工作内容:分析气候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环境顾问
招聘单位:政府环保部门、非营利组织等。
工作内容:为企业提供环境咨询服务,包括能源管理、碳排放控制、生态恢复和气候风险评估等方面。
三、能源与气候相关企业
气候技术专家
招聘单位:可再生能源公司、节能技术公司等。
工作内容:研究和开发低碳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和设备。
数据分析师
招聘单位:气候数据分析公司、能源公司等。
工作内容:处理和分析气候资源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能源经济学家
招聘单位:能源咨询公司、能源政策研究机构等。
工作内容:研究能源市场、能源政策和能源供应链的经济学原理,为企业提供能源经济分析和投资建议。
四、非政府组织与国际机构
可持续发展专家
招聘单位:非政府组织、国际发展机构等。
工作内容: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气候教育者
招聘单位:环保教育机构、社区组织等。
工作内容:在学校、社区、企业和媒体等平台上开展气候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理解。
五、其他相关领域
活动策划师
招聘单位:环保组织、活动策划公司等。
工作内容:策划和组织有关环保、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活动,以提高公众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影响力。
气候变化通讯专家
招聘单位:媒体机构、公关公司等。
工作内容: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公众教育、报道和传播,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