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CCF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CSIG多媒体专业委员会承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联合承办的中国多媒体大会(ChinaMM 2025),将于2025年8月22-24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本次大会将为多媒体领域的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前沿的技术发展动态、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全面前瞻的产业技术宣传平台,以广泛促进学术分享与交流、产业合作与互动,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提升我国多媒体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水平。
ChinaMM 2025同时接收中英文投稿。为确保所录用论文的质量,程序委员会将对所投稿件组织严格的同行专家评议审稿。所有录用的论文均要求参会交流,录用论文将推荐至相关期刊,总共将推荐中文EI期刊64篇,中文核心期刊50篇,英文SCI期刊30篇。
录用的中文论文将全部推荐到相关的中文期刊,包括《软件学报》(EI)、《计算机学报》(EI)、《浙江大学学报》(E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EI)、《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EI)、《计算机研究与发展》(EI)、《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EI)、《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中国科技论文》和《计算机科学》等。
录用的优秀英文论文将全部推荐到相关的SCI/EI多媒体领域国际期刊,包括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Multimedia Systems(SCI)、 Displays(SCI)、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SCI)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Retrieval(SCI)。
ChinaMM 2025是国内所有多媒体及相关方向研究与开发人员交流的平台。热忱欢迎每位从事多媒体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踊跃投稿和参会,携手共同促进多媒体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8月的威海期待您的到来!
大会荣誉主席
高 文,北京大学
杨士强,清华大学
李 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熙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朱文武,清华大学
大会主席
黄庆明,中国科学院大学
黄 华,北京师范大学
王忠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程序委员会主席
张勇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吕 科,中国科学院大学
聂礼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初佃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闵巍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组织委员会主席
张维刚,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江俊君,哈尔滨工业大学
张 淼,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刘 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任文琦,中山大学
高峰论坛主席
于俊清,华中科技大学
吴 飞,浙江大学
洪日昌,合肥工业大学
企业论坛主席
田 奇,华为
郑宇飞,腾讯
张 迪,快手科技
讲习班主席
彭宇新,北京大学
唐金辉,南京理工大学
王 鑫,清华大学
女性论坛主席
姚鸿勋,哈尔滨工业大学
鲍秉坤,南京邮电大学
刘家瑛,北京大学
杨 欣,华中科技大学
人才发展论坛主席
赵 耀,北京交通大学
姜育刚,复旦大学
李泽超,南京理工大学
专题论坛主席
徐常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田永鸿,北京大学
李 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聂 婕,中国海洋大学
期刊主编论坛主席
俞 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张史梁,北京大学
王树徽,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优博论坛主席
桑基韬,北京交通大学
舒祥波,南京理工大学
甘 甜,山东大学
张盛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赞助主席
王 涛,航天宏图
马思伟,北京大学
武亚强,联想研究院
张新峰,中国科学院大学
评奖主席
蒋树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孙立峰,清华大学
查正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版主席
胡海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赵 洲,浙江大学
金 一,北京交通大学
丛润民,山东大学
宣传主席
许倩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刘 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钱胜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张飞飞,天津理工大学
尉寅玮,山东大学
网站主席
吴建龙,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韩菲琳,北京电影学院
张北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财务主席
宋新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马 坷,中国科学院大学
戚兆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多媒体大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5G、AI、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的技术基础日益坚实。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图像、图形、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还为多媒体内容的智能分析、搜索、推荐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研究领域与进展
多媒体内容分析:
在图像/视频内容分析方面,中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了对图像和视频中物体的识别、跟踪、分类等功能的优化和提升。
多媒体搜索和推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用户行为和内容的相似性,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多媒体内容推荐,提高用户满意度。
多媒体智能:
当多媒体遇到人工智能,催生了多媒体智能这一新兴领域。多媒体智能研究旨在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多媒体内容的智能理解、分析和应用。
在多媒体推理方面,研究者们正在探索更具解释性的推理过程,以提高多媒体内容的智能处理水平。
多媒体系统与应用:
多媒体系统研究涵盖了多媒体云计算、移动多媒体、可穿戴多媒体等多个方向。这些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多媒体内容获取和交互方式。
在多媒体应用方面,短视频、直播、教育视频、VR/AR视频等新兴形式不断涌现,丰富了用户的娱乐生活和学习方式。
三、研究机构与人才
研究机构:
中国拥有众多从事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的科研机构,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这些机构在多媒体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并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举办了多个高水平的多媒体学术会议和论坛,如中国多媒体大会(ChinaMM)等,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人才培养: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建立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多媒体研究人才。
四、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媒体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互联网+”行动计划、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等战略,鼓励媒体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些政策为多媒体图象图形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发展: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多媒体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以网络视听行业为例,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在逐年增长,2023年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
短视频作为新兴业态,用户粘性极高,成为推动整个多媒体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直播、教育视频、VR/AR视频等新兴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五、未来展望
技术创新:
未来,随着5G、AI、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例如,AI技术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图像和视频剪辑、特效制作等方面;VR和AR技术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跨界融合:
多媒体研究将加速与其他领域的融合与拓展。例如,与教育产业的融合将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与医疗产业的融合将促进远程医疗的应用;与娱乐产业的融合将丰富用户的娱乐生活。
合规与监管:
随着多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合规与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政府将加强对多媒体行业的监管力度,以保障用户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行业内部也将加强自律和协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合规发展。
中国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研究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教学动画和虚拟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平台也广泛利用了多媒体技术,使得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分享更加便捷。
二、娱乐与游戏领域
在娱乐与游戏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样广泛。从简单的音频和视频播放到复杂的游戏开发和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为娱乐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娱乐体验,使游戏和电影等娱乐产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
三、医疗与健康领域
在医疗与健康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远程诊疗和医学影像分析等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全面的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用于医疗教育和培训领域,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随着健康管理和远程监护等新型医疗模式的兴起,多媒体技术也将为医疗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四、商业与广告领域
在商业与广告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样广泛。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营销和效果评估,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和回报。例如,大型商场、车站、机场、酒店等场所可以利用多媒体广告系统与液晶显示屏、电视墙等显示设备相结合,完成广告制作、商品展示等多种功能。这种广告具有丰富多彩、生动的特点,往往能给人带来震撼的视觉冲击。
五、工业与科学计算领域
在工业和科学计算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实时监控系统中,尤其在生产现场设备故障诊断和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此外,将多媒体技术用于科学计算可视化,可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数据用二维或三维图形、图像动态显示,使研究对象的内因与其外形变化同步显示。这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
六、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
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领域,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拍照留存和三维模型制作等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保留文物的原貌,为今后的观赏和修复提供参考。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七、其他领域
除了以上领域外,图象图形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旅游、房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例如,在旅游业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旅游景点的导游系统和多媒体展示;在房地产行业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楼盘的展示和宣传;在金融行业中,多媒体技术可以用于金融产品的推广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中国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下属的专业委员会,专注于多媒体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多媒体专业委员会:隶属于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致力于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微软亚洲研究院:微软在亚洲的顶级研究机构,涵盖了包括图象图形多媒体在内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突破性成果。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内顶尖的科研机构之一,在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相关研究机构:这些高校在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实验设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研究人才。
知名企业品牌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和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在智能视频分析等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
腾讯: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社交、娱乐等多个领域。
百度:在图像搜索、人脸检索、多媒体处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搜索和信息服务。
海康威视:专注于智能视频技术和安防解决方案,是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
青岛海岸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影视动画、多媒体软件等领域具有专业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图象图形多媒体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技术研发类岗位
算法工程师:
负责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算法研发和优化,如图像识别、视频分析、深度学习算法等。
需要在相关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负责嵌入式系统中的多媒体软件开发,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等。
需要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工具,以及相关的编程语言。
数字IC设计工程师:
负责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开发,包括多媒体处理芯片等。
需要具备数字电路设计、仿真和验证等方面的能力。
ASIC验证工程师:
负责应用特定集成电路(ASIC)的验证工作,确保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需要熟悉ASIC验证流程和相关工具。
二、设计创意类岗位
美术设计师:
负责多媒体内容的美术设计和创意工作,如UI设计、插画设计、动画设计等。
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意能力,以及相关的设计软件操作技能。
多媒体设计师:
负责多媒体项目的整体设计和制作,包括视频、音频、图像等内容的整合和呈现。
需要熟悉多媒体设计流程和相关的设计软件。
视觉设计师:
负责视觉效果的设计和制作,如品牌设计、广告设计等。
需要具备扎实的视觉设计基础和创意能力。
三、测试与运维类岗位
测试工程师:
负责多媒体产品的测试工作,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需要熟悉测试流程和相关的测试工具。
运维工程师:
负责多媒体系统的运维工作,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等。
需要熟悉运维流程和相关的运维工具。
四、行业应用类岗位
影视编导:
负责影视项目的策划、拍摄和制作工作。
需要具备丰富的影视制作经验和创意能力。
后期剪辑师:
负责影视项目的后期剪辑和制作工作,包括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特效制作等。
需要熟悉后期剪辑流程和相关的剪辑软件。
摄影摄像师:
负责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内容。
需要具备良好的摄影摄像技巧和审美能力。
五、其他岗位
新媒体运营:
负责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和内容创作工作。
需要熟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规则和内容创作技巧。
数字水印研发实习生:
负责数字水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
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背景和实习经验。
这些岗位不仅存在于专门的图象图形多媒体公司,还广泛分布于广告、游戏、影视、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随着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岗位的就业前景广阔,为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