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四届怀柔论坛暨第二届AICD (Advanced Imaging for Cell Discovery)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4-24 ~ 2025-04-26
举办场地:怀柔科学城 导航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参会嘉宾:
Volker Haucke - 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德国莱布尼茨分子药理学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
陈晔光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李劲松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彭孝军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Anna Kreshuk -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授
Clemens Kaminski - 剑桥大学教授
Gabriele Kaminski Schierle - 剑桥大学教授
Jean-Baptiste Sibarita - 法国波尔多大学神经科学部、跨学科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Moritz Helmstaedter - 马克思·普朗克脑研究所所长
Yuval Rinkevich - 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再生生物学与医学研究所所长
蔡华清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宝惠 - 浙江大学
陈玲玲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储棂椤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助理教授
酒亚明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研究员
李党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Cell Research主编Cell Discovery主编
李美静 - 深圳医学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李依明 -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
李毓龙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行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
潘巍峻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彭汉川 - 东南大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
孙飞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嘉敏 - 清华大学准聘副教授
夏鹏 -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徐平勇 -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杨弋 -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姚雪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袁凯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准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章永登 -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会议介绍

第四届怀柔论坛暨第二届AICD计划于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至26日(星期六)在北京怀柔科学城举办,论坛主题为“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在论坛部分结束后,将于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至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开展“先进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研讨会”,解析前沿设备技术。

成像技术作为生物医学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在怀柔科学城建设“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为复杂生命科学问题和重大疾病的研究提供成像组学研究手段,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进而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为充分发挥成像设施作为国家设施的示范引领与辐射带动作用,助推生物医学成像前沿科学与技术发展,促进我国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装备的自主创新,我们创办了“怀柔论坛”。集各领域生物医学研究者智慧,利用多模态跨尺度先进系统成像能力推动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以及技术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本届论坛以“Advanced Imaging for Cell Discovery”为主题,继续在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怀柔论坛”及“AICD”的人才吸引作用。通过这一高水准的学术平台,旨在汇聚国际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优秀的青年人才,构建并巩固生物医学成像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促进技术发展与应用,引领生物医学成像科学的未来方向。通过怀柔论坛与AICD这个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让来自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学者们探讨当前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热点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成像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探索生物医学成像科学的前沿问题,引领行业发展趋势,鼓励跨学科合作与青年科学家的多元化研究,促进科技交叉融合。

会议主题

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

会议规模

线下约250人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怀柔论坛暨第二届AICD (Advanced Imaging for Cell Discovery)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研究现状

一、先进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细胞成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高分辨率地将活细胞内部的生物大分子(如DNA、RNA、蛋白质等)或者群体的活动运动状态等信息可视化。

超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能够观察到细胞内更细微的结构和细胞分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多模态成像技术

多模态成像技术即将支持同未来技术的整合,包括Lighsheet显微成像技术、光声成像技术、MRI等。

这种技术可以为不同尺度的细胞和生物分子提供准确和非侵入性的成像,从而大幅度提高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水平。

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

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持平台,利用可视化、图像处理等技术对图像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分析精度和可视化质量。

细胞成像技术的优化和发展可以与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数据分析的精度和提高算法的实用性。

新兴成像技术

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血管内成像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推动了相关细分市场的增长。

相干光学成像技术利用干涉原理相干光的本质特性,可以实现细胞内部的物质尺度分析和干涉成像。

二、细胞生命探索的研究现状

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

利用先进成像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的详细结构和相互作用。

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细胞在生命过程中的基本机制,如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

细胞成像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细胞成像技术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通过细胞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情况,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细胞疗法与再生医学

细胞疗法,尤其是干细胞疗法,正在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有效手段。

通过细胞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增殖和迁移情况,为干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评估依据。

干细胞疗法在抗衰老、免疫调节、美容修复等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

三、先进成像技术与细胞生命探索的结合

成像技术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全局细胞成像技术用于捕捉活体细胞内的所有实体结构及其运动状态,能够观察到各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分子层面上,细胞成像技术则常用融合共轭蛋白、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活体内的分子水平结构进行研究。

成像技术推动细胞生命科学的进步

随着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生命过程,如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等。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和机制,还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融合与创新

未来,先进成像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智能、更高效的成像和数据处理。

这将推动细胞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临床应用与产业化

随着细胞疗法和再生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细胞治疗产品将投入临床使用。

同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规范化也将推动细胞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

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生命科学领域

在生命科学领域,先进成像技术为研究者提供了观察细胞生命活动的强大工具。通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成像系统,研究者可以捕捉到细胞内部的动态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等生命现象,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路径的激活。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推动生命科学的深入发展。

二、医学领域

在医学领域,先进成像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临床诊断中,荧光寿命显微成像(FLIM)等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等疾病的早期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此外,通过高内涵成像系统对类器官和3D细胞球进行成像和分析,可以模拟人体内的微环境,为疾病模型的构建和药物筛选提供有力支持。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推动医学的进步。

三、药物研发领域

在药物研发领域,先进成像技术为新药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手段。研究者可以利用成像技术观察药物在细胞内的分布、代谢和作用机制,从而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性。此外,通过类器官和3D细胞球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可以模拟人体内的药物反应,提高药物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降低药物研发成本。

四、生物技术领域

在生物技术领域,先进成像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等领域,研究者可以利用成像技术观察基因编辑的效果和细胞治疗的过程,从而优化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的方案。此外,通过成像技术还可以监测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为生物技术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该中心致力于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怀柔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等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是先进成像技术的重要研究机构之一。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也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其生命科学学院等科研机构在细胞成像、分子成像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斯坦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为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斯坦福大学在细胞成像和生命科学探索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也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企业品牌

蔡司集团:蔡司是全球领先的光学与光电行业科技集团,在显微镜成像、光学仪器等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广泛的应用基础。

赛默飞世尔科技:赛默飞世尔科技是全球领先的生物科学、分析仪器和实验室设备供应商,其产品和服务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安捷伦科技:安捷伦是全球测量领域的领导者,提供多种工具和解决方案,包括在生物医学成像中常用的气相、液相、质谱等化学分析仪器。

布鲁克:布鲁克公司的高性能科学仪器以及极具价值的分析诊断解决方案使科学家能够在分子、细胞和微观层面上探索生命和物质,是细胞生物学、临床前成像等领域的高性能系统供应商。

Bio-Rad实验室:Bio-Rad实验室公司经营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两个领域的业务,是生命科学成像技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此外,罗氏诊断丹纳赫岛津尼康Illumina公司Eppendorf珀金埃尔默梅特勒-托利多国际沃特世公司等也是全球生命科学仪器领域的知名企业品牌,它们在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究岗位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职责:参与或主导先进的成像技术和细胞生命科学研究项目,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

要求:通常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博士后研究员

职责: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要求: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并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技术岗位

成像技术工程师

职责:负责先进成像设备的操作、维护和升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要求: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成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流程。

细胞培养技术员

职责:负责细胞的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等工作,为实验研究提供高质量的细胞样本。

要求:需要具备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细胞培养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三、管理岗位

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

职责:负责先进成像与细胞生命探索项目的整体规划、执行和监控,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要求:需要具备项目管理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能够协调团队成员,有效管理项目进度和资源。

实验室管理员

职责: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设备采购和维护、安全监管等工作,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要求:需要具备实验室管理经验和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和设备操作流程。

四、其他岗位

数据分析师

职责:负责成像数据和细胞生命科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解读,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要求: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熟悉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和编程语言。

科研助理

职责:协助研究员进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工作,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项目执行。

要求: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协助研究员完成实验和研究任务。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