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筹)具身智能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2-16 ~ 2025-02-16
举办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参会嘉宾:
孙富春 - 清华大学
蒋树强 - 中国科学院大学
马楠 - 北京工业大学
许华哲 - 清华大学
黄迪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季超 - 聆动通用CEO
仉尚航 - 北京大学
张伟男 - 哈尔滨工业大学
会议介绍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大模型方面的研究基础和特色,将推动具身智能“大脑”(思维能力)和具身大模型的技术进步。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和更好地开展具身智能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相关方向的科技人才成长和进步,推动产学研深入结合,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筹)拟于2025年2月16日全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首届具身智能学术研讨会。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英文名称:Technical Committee on Embodied Intelligence of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China (CIPS-TCEI)  

具身智能是基于物理身体进行感知、认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其通过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获取信息、理解问题、做出决策并实现行动,从而产生智能行为,实现类人的通用人工智能。

随着大语言模型(简称大模型)的发展,大模型驱动的具身智能研究逐渐兴起,其任务泛化能力和领域通用性,为具身智能的感知、推理和执行等研究带来了技术突破的希望和可行性技术路线,近期的具身智能研究已经尝试了大模型的调用和整合技术,并验证了良好的效果。目前,通过构建大规模、高质量的数据,从而训练具身大模型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前沿之一。同时,具身智能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并拓展大模型的研究范畴,使其从语言到多模态,再到虚实空间的建模,向推理能力更强、世界知识、经验储备更丰富的方向快速进步。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模型与具身智能将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两者的融合也被学界认为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一条途径。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筹)及本次研讨会的会务组诚邀产学研领域关注具身智能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2月16日在哈尔滨相聚,共同探讨中国具身智能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具身智能专委会(筹)具身智能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具身智能学术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通过物理身体的感知、运动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来实现认知,这一理念在机器人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具身智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进展与成果

综述性文献的发布:近年来,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球首篇具身智能综述的发布标志着该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该综述调研了大量文献,全面解析了具身智能的最新进展,涵盖了具身机器人、具身仿真平台、具身感知、具身交互等多个研究方向。

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多个顶级会议和研究报告中,展示了具身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IJCAI 2024会议上,有关时空数据的论文涵盖了交通预测、气象预测等多个主题,展示了时空数据分析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应用潜力。此外,还有多篇创新性论文及代码合集涵盖了具身智能的多个方面,包括具身感知、具身交互等。

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具身智能领域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成功推出了多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进行自主感知和决策,并在工业制造、家庭服务、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落地。同时,具身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在动态交通环境中的感知与决策能力显著提升。

三、研究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具身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数据获取困难、模型能力不足、技术商业化难题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如利用世界模型为具身智能训练提供仿真环境与数据、加强联盟与开源数据集建设等。

未来,具身智能领域的研究将呈现以下趋势:

技术成熟化与商业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具身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特别是在工业场景下,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将迎来量产和广泛应用。

多模态技术融合:多模态技术将进一步深化AI对世界的认知、理解与推理能力,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融合视觉、音频、3D等多种模态的数据,构建原生多模态大模型,提升具身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人机交互新可能:具身智能将推动人机交互方式的创新和发展。通过赋予AI更高级别的认知和更符合逻辑的推理与决策能力,探索人机交互的新可能,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和个性化的体验。

具身智能学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工业制造

智能制造:具身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生产线上的智能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准作业和质量控制。例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系统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以及移动操作机器人与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引入,使得生产线上的工人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创造性工作。

高精度装配: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执行高精度装配任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二、商业服务

餐饮、酒店、零售自动化:具身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餐饮、酒店、零售等行业的自动化服务,如酒店、餐饮服务机器人在多场景下的灵活作业,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个性化服务: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数据,企业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医疗健康

辅助手术:具身智能机器人可以作为辅助手术工具,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加速恢复过程。

智能理疗:通过AI视觉与力控技术的结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四、智慧教育

智能助教:具身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助教,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农业

智能采摘:智农采摘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有效解决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智能监控:利用具身智能技术对农田进行智能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等问题。

六、多智能体协同

异构多智能体协同:强调具有不同能力、形态的异构智能体构成合作团队,通过更高效和灵活的协作方式,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例如,清华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科研团队在异构多智能体具身协同中的随遇协同与人机协同任务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具身智能学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SVL):该实验室是世界领先的实验室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计算机视觉基础、多模态融合、具身AI与机器人感知等。其产出的DenseFusion算法和开发的数据集Behavior等,在机器人、AR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SAIL):成立于1962年,是全球顶尖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研究方向涵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等。

斯坦福-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实验室(REAL):专注于开发智能系统的学习算法,致力于让机器人通过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来执行复杂任务并协助人类。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感知、自主学习、人机交互以及具身人工智能的理论与应用。

麻省理工学院

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源于麻省理工的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03年合并形成,致力于通过尖端技术推动城市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

MIT-Quest for Intelligence: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全校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跨学科合作深入理解自然智能和人工智能,探索大脑如何产生智能以及如何将这种智能复制到人工系统中。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SU Lab: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图形学和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致力于开发先进的算法和系统,以实现对复杂三维场景的理解和交互。

卡内基梅隆大学

卡内基-机器人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全球领先的机器人研究机构之一,专注于机器人感知、控制、规划和智能系统等领域的研究。

剑桥大学

剑桥-仿生机器人实验室(BIRL):致力于通过从自然中汲取灵感来改进机器人技术,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启发智能、机器人运动与控制、自修复材料与软体机器人、人机交互等。

知名企业品牌

国外企业

三星苹果:在具身智能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推出了多款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具身智能,核心目的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特斯拉:被称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其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是行业标杆。

RealbotixEnchanted ToolsAgilityApptronikGerman BionicTombotYukai Engineering等:在灵巧手、家庭清洁、陪伴、工业协作、可穿戴机器人等领域展示了新品和新技术。

国内企业

阿加犀:在CES 2025上发布了基于终端侧生成式AI的高通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展示了出色的智能交互能力。

宇树科技:带来了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工业级轮足机器人以及通用人形机器人等多款产品,展示了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能力。

速腾聚创:以其颠覆性的创新产品——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CES,同时展示了多款数字化激光雷达产品,以及适用于足式机器人的力传感器、直线电机等核心零部件。

银河通用:带来了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并发布了首个全面泛化的端到端具身抓取基础大模型GraspVLA。

华为:国内大厂典型代表,已战略性入局具身智能赛道。

此外,还有傅利叶TCL优理奇科沃斯长盈精密灵宝睿尔曼傲意科技众擎兆威机电伟景智能萌友智灵九号公司傲鲨智能追觅科技云深处科技HengBot钛虎科技石头科技大象机器人星动纪元等国内企业,以及Pollen等国外企业,也在具身智能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

具身智能学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开发类岗位

C/C++开发工程师

负责具身智能系统或产品的软件开发工作,包括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

需要熟练掌握C/C++等编程语言,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

Golang开发工程师

使用Golang语言进行具身智能相关应用的开发。

需要熟悉Golang语言及其生态系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问题解决能力。

机器人系统软件框架开发工程师

负责机器人系统软件框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需要了解机器人系统架构,熟悉常见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开发工具。

二、算法类岗位

具身智能算法工程师

负责具身智能算法的研究、开发与优化工作。

需要具备扎实的算法基础,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算法原理,并具备相关项目经验。

前沿算法研究员

参与工业/学术界相关领域前沿算法的跟踪与复现,研究如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运动控制等方向的前沿算法。

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论文或获得竞赛奖项。

三、硬件类岗位

硬件研发工程师

负责具身智能系统或产品的硬件设计与开发工作。

需要熟悉常见的硬件设计工具和方法,具备扎实的电子电路基础。

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

负责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机械结构设计工作。

需要熟悉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CAD等软件进行三维建模的能力。

四、其他岗位

项目管理工程师

负责具身智能项目的整体规划、进度管理和团队协作等工作。

需要具备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产品经理

负责具身智能产品的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规划等工作。

需要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具备制定产品策略和规划产品路线图的能力。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