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玉米抗逆丰产栽培创新能力,全面支撑国家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由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陇东学院、庆阳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承办的“第十九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5年8月在甘肃省庆阳市召开。
会议以“解析玉米单产提升途径 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交流我国玉米栽培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展示我国玉米栽培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与新装备。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全国玉米栽培界同行拨冗与会,大会将同步开展线上会议和现场观摩。
会议内容
1. 国内外玉米生产形势与研究进展;
2.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玉米产能提升;
3. 玉米(包括制种玉米)产量潜力挖掘与高产栽培理论和技术;
4. 玉米提质增效与区域规模化绿色生产技术;
5.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与智慧农场建设;
6. 玉米产量、品质形成的环境效应与资源高效利用;
7. 旱作玉米覆盖集雨种植与适水高产技术;
8. 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与可持续生产的新型农作制;
9. 玉米-牛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技术与模式;
10. 特用玉米高效栽培与深加工技术。
大会拟安排10~15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安排20~30位中青年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并举办玉米栽培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玉米栽培研究现状
一、种植面积与产量
种植面积: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亿亩以上,且近年来有所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64605万亩(约合6.46亿亩),同比减少0.59%;与2013年的61948.82万亩相比,近9年间增长了4.29%,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47%。202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6.63亿亩,比上年增加1723.2万亩,增长2.7%。预计2024年和2025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分别达到4422.65万公顷(约6.63亿亩)和4425.31万公顷(约6.64亿亩)。
产量:中国玉米产量常年在2.5亿吨左右波动,近年来有所增加,且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玉米产量达到27720.3万吨(约合2.77亿吨),同比增长1.71%;与2013年的24845.32万吨相比,近9年间增长约11.5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预计2024年玉米总产量将达到29220.71万吨。
二、种植技术与研究
技术进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例如,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节水灌溉技术、植保农药应用率的提高等也促进了玉米种植业的绿色发展。
研究投入:近年来,我国在玉米育种工作方面投入的设施、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都在不断增加,审定的玉米品种数量和质量也有大幅度的提升。2023年我国共审定玉米新品种2765个,主推玉米品种在不断更替。
配套栽培技术:玉米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是推动新品种潜力充分展现和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关键。然而,目前传统栽培模式更新较为迟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品种的推广及应用。因此,需要根据新审定玉米品种的特性,及时调整和优化其配套栽培技术。
三、市场竞争与格局
参与主体:中国玉米种植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复杂多变,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包括农户、合作社、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这些参与者在玉米的生产、加工、贸易和消费等环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玉米种植行业将出现更多的市场细分机会。例如,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具有特殊品质或功能的玉米品种,可以满足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四、政策环境与支持
政策扶持: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体现在对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上。国家启动了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并加大了对玉米种植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提供玉米生产者补贴、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等。这些政策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玉米产量的增长。
学术研讨:为进一步提升玉米抗逆丰产栽培创新能力,全面支撑国家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程,相关部门会定期举办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交流我国玉米栽培领域研究的新成果,展示我国玉米栽培学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与新装备。
全国玉米栽培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饲料行业
玉米是饲料行业的重要原料,约60%以上的玉米用于饲料生产。饲料玉米的消费量受生猪养殖等畜牧业的影响较大,是畜牧业不可或缺的能量来源。随着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对饲料玉米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玉米栽培研究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满足饲料行业对原料的需求。
二、食品行业
玉米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玉米油、玉米片、玉米粉、玉米糖等。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玉米食品的消费量持续增长。玉米栽培研究可以开发出更多口感好、营养丰富、方便快捷的玉米食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工业原料行业
玉米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淀粉、酒精、赖氨酸、柠檬酸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在医药、化工、纺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玉米深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玉米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成为玉米产业的重要增长点。玉米栽培研究可以提高玉米的原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工业原料行业的持续发展。
四、生物质能源行业
玉米还可以通过发酵等方法转化为生物燃料,如乙醇汽油等,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质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玉米栽培研究可以为生物质能源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来源,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种植业与农业技术提升
玉米栽培研究还可以推动种植业和农业技术的整体提升。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密度、改进施肥方式等措施,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玉米栽培研究还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全国玉米栽培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农科院玉米研究所:这是国家级的研究机构,专注于玉米的改良和科研。该机构致力于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种子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该机构在北京、海南等地建有玉米育种试验基地,拥有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和先进的科研设施。
企业品牌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在玉米种业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公司致力于玉米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为农民提供了优质的种子选择。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在玉米种子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力,致力于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黑龙江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综合性种业企业,涉及玉米、大豆、水稻等多种作物的种子研发和销售。公司在玉米种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以水稻研究著称,但该公司也在玉米种业领域有所布局和发展,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此外,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农种业、先锋种业、联创种业、丰乐种业、奥瑞金种业、屯玉种业等也是玉米栽培领域的知名企业品牌。
全国玉米栽培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科研机构及高校相关岗位
玉米育种研究员:负责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工作。要求具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田间试验员:负责在田间进行玉米新品种的试验种植、数据记录、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农业技术推广员:负责将先进的玉米栽培技术、管理方法等推广给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种业企业相关岗位
玉米种子销售代表:负责玉米种子的销售、市场推广和客户维护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
种子生产技术员:负责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包装等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农学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
质量控制员:负责玉米种子的质量检测、品种鉴定等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农业合作社及农场相关岗位
农场管理员:负责农场的日常运营、种植计划制定、人员管理等工作。要求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玉米种植技术员:负责玉米的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农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
农机操作员:负责驾驶和操作农业机械进行玉米的种植、收割等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机械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其他相关岗位
农业数据分析师: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玉米栽培相关的数据,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决策支持。要求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统计学知识。
农业培训师:负责培训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掌握先进的玉米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