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届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4-18 ~ 2025-04-20
举办场地:兰州大学城关校区西区 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 导航
主办单位: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刘勇勤 李猛
会议介绍

古菌,作为地球第三种生命形式,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古菌学是研究古菌这一独特生物类群的科学领域,其与细菌和真核生物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三大域。2024年8月26日,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简称“古菌学专委会”)获批成立。古菌学专委会的成立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也为促进古菌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古菌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古菌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将极大推动我国古菌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促进委员们和领域同仁分享各自研究成果,交流新的研究思路,推动中国古菌学的发展,古菌学专委会计划于2025年4月18日至20日在兰州召开“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特邀国内外微生物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同时推动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古菌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健康、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环境等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及存在的挑战与机遇,共同推进中国古菌学研究。

会议主题

溯源双碳,古菌先行

会议主要内容

1. 院士特邀报告

2. 主旨/大会报告

3. 青年学者论坛

会议委员会

1. 大会顾问:

赵国屏,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创新中心

邓子新,院士,上海交通大学

赵进东,院士,北京大学

黄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东秀珠,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 大会主席

刘勇勤,教授,兰州大学

李猛,教授,深圳大学

3.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

主任:李猛

副主任:王保战 冯 旭 花正双

承 磊 聂 明

委员:

王风平 王晓雪 王寅炤 申玉龙 白丽萍

司 同 向 华刘军峰刘芳华 刘 杨

刘 莹 刘鹏飞 汤岳琴 杜世燊 李 明

李 洁吴法柏 佘群新 张立奎 张传伦

张 雁 张臻峰 陆雅海陈向东郑 越

俞 航 贺纪正 贾仲君 顾继东 崔恒林

彭 楠董西洋韩文元 焦建宇 曾芝瑞

楼慧强 蔡 琛

4. 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刘勇勤

秘书长:刘鹏飞、刘杨

委员(按姓氏拼音):

陈玉莹、李玉玲、毛冠男、许茜、闫琦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微生物学会古菌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微生物学古菌学专业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古菌作为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和生态功能。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极端环境中,如深海、热泉、盐碱地等,是这些环境中的主要生物类群。古菌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还能为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进展与成果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古菌群落结构的研究中。通过该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环境中古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规律,为古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新型古菌的发现与培养:近年来,中国科学家在古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承磊教授及其团队成功发现并分离培养出一株新型产甲烷古菌,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传统观点,还在古菌培养、碳循环机理以及低碳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古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研究人员对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其代谢途径、酶学特性、遗传物质等方面。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古菌的生命活动规律和适应极端环境的机制。

古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古菌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某些古菌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为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外,古菌还能在污水处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研究趋势与展望

极端环境下古菌的研究:随着对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古菌作为极端环境下的主要生物类群,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人员将继续探索古菌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制、适应策略和生态功能。

古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古菌具有独特的生理特性和生态功能,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例如,古菌在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和深化。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古菌学的研究将涉及生物学、地质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古菌的生命奥秘和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中国微生物学古菌学专业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污水处理:古菌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某些产甲烷古菌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产生甲烷等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土壤修复: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古菌可以参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促进土壤的生态恢复。

二、新能源开发

生物制气:利用古菌的厌氧发酵特性,可以开发出生物制气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等清洁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极端环境能源开发:古菌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为开发新型能源提供了新思路。例如,某些古菌能够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生存并产生能量,这些特性可以被用于开发新型能源技术。

三、医学与健康

微生物群落研究:古菌作为人体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微生物群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药物研发:古菌中可能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药物研发。

四、农业与食品

生物肥料:某些古菌能够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可以作为生物肥料的研发方向。

食品发酵:虽然传统上食品发酵主要依赖于细菌和酵母菌,但古菌在特定条件下也可能参与发酵过程,为食品工业提供新的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

五、科学研究与教育

基础科学研究:古菌作为生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

教学与科普:古菌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教学和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中国微生物学古菌学专业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综合性微生物学研究机构。

设有真菌学与创新技术研究室等多个研究室,致力于微生物多样性及资源深度挖掘等方面的研究。

在古菌学研究方面,该所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力,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作为国内顶尖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也涉及古菌学的研究。

该所在海洋微生物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包括古菌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生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企业品牌

汤臣倍健

虽然主要业务为膳食补充剂和保健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但汤臣倍健在益生菌领域也有深入研究和布局。

公司建立了微生态研发中心实验室,并组建了益生菌研发平台与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其中包括对古菌的研究和应用。

汤臣倍健在益生菌菌株的挖掘、功能验证及产业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益生菌行业的发展。

阿姆斯

作为微生物菌剂行业的知名品牌,阿姆斯在微生物肥料领域具有深厚的研究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虽然主要关注于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的研发和生产,但阿姆斯的研究也可能涉及古菌在土壤生态和肥料效果方面的应用。

中国微生物学古菌学专业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究机构与高校

科研人员

负责在各类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高校等)进行古菌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需要具备较高的学术背景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科研项目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研究机构或高校从事古菌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成果。

通常需要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和成果。

教学岗位

在高校从事古菌学相关的教学工作,培养新的科研人才。

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生物技术企业

研发工程师

在生物技术企业从事古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包括新菌种的筛选、发酵工艺的优化等。

需要具备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研发经验。

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

为客户提供古菌相关产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需要了解古菌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三、检测机构与环保企业

微生物检测工程师

在检测机构从事古菌等微生物的检测和分析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需要具备微生物学、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

环保工程师

在环保企业从事利用古菌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工作。

需要了解古菌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原理和技术方法,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

四、其他岗位

科研助理/实验员

协助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数据整理和分析等工作。

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及以上,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有一定的了解和实践经验。

销售与市场推广

在生物技术企业或相关行业中从事古菌相关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工作。

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市场推广策略。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