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主办,流体动力基础件与机电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全国生物制造工程学术年会将于2025年4月18-20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会与投稿。
生物制造是一门以细胞、活性分子和生物材料为基本单元的仿生结构体的制造科学,是工程、材料、信息和生命科学交叉的新兴学科。生物制造的科学与技术广泛应用于仿生制造、功能结构生物体制造、再生医学模型制造、体外生物/病理/药理模型制造及以细胞和活性分子为基础的细胞/组织/器官芯片和先进医疗诊断设备的制造。本次大会由浙江大学杨华勇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将围绕生物制造及相关领域,聚集来自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监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展示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共同探讨现代工程和制造科学在生物工程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新领域,促进和引领生物制造新兴学科的发展,推动国际性合作交流,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我国生物制造相关科研和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年会设置“院士、大师论坛”、“生物3D打印”、“组织器官芯片”、“生物仿生制造与植/介入器械”、“组织工程与组织再生”、“生物材料设计与制造”、“青年科学家论坛-交叉融合与创新”等专题会场,以及“顶刊论坛”和“转化论坛”两个特色专题会场。
我们希望能将这次大会举办成中国和国际生物制造工程领域的盛会,现诚挚邀请您莅临本次大会,共同分享和探讨生物制造工程领域的创新、应用及前沿发展,您的参与和贡献是大会成功的重要保障,期待您的参与!
大会主席:
杨华勇 院士 浙江大学
孙伟 教授 清华大学
组织委员会:
主任 贺永教授
委员 尹俊研究员、马梁副教授、周竑钊研究员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工程分会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机械工程学生物制造工程研究现状
一、政策支持与推动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动其快速发展。例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生物制造的重要性。此外,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为生物制造工程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指导。
二、市场规模与增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中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已达到4200亿元,预计未来十年将保持接近17%的高速增长。这表明生物制造工程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三、研究领域与应用
生物制造工程在机械工程学科中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仿生制造、生物质和生物体制造等。这些领域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的制造科学与技术,利用菌种、细胞、酶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机能或催化功能,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目标产物。
仿生制造:仿生制造是生物制造工程的重要领域之一。它通过研究自然生物的卓越性能,如运动系统、感知、驱动、控制以及特殊功能结构等,为高性能结构、器件和装备的制造提供了灵感和模本。例如,管道的仿生减阻技术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模拟生物马达的仿生材料可以用于风和海浪能量的高效转换和利用。
生物质和生物体制造:生物质和生物体制造是生物制造工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包括生物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替代装置的制造。随着组织和器官移植手术的广泛应用,供体短缺的矛盾也日趋严重。因此,采用人工方法在体外完成生物组织、器官或替代医学装置的制造成为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生物制造研究已深入到多功能复杂器官的制造领域,如人工心脏等。
此外,生物制造工程在能源、化工、医药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能源领域,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可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在化工领域,生物制造可以生产高性能生物环保材料和生物制剂;在医药领域,生物制造可以合成复杂的生物活性分子,加快新药研发进程。
四、技术创新与突破
技术创新是生物制造工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制造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如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为生物制造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推动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五、产业集聚与龙头企业
中国生物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科研资源丰富地区。这些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有利于生物制造产业的集聚发展。近年来,中国涌现了一批在生物制造领域具有深厚研发实力和丰富产品线的龙头企业,如恒瑞医药、凯赛生物、华熙生物等。这些企业在推动生物制造工程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中国生物制造工程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的重视以及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生物制造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政府也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并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国机械工程学生物制造工程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医疗健康领域
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
生物制造可用于制造具有生物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这些支架能够引导细胞生长和分化,从而用于修复或替换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通过3D生物打印等技术,可以精确制造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如皮肤、骨骼、软骨、血管等。
医疗器械与植入物:
利用生物制造技术,可以生产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的医疗器械和植入物,如人工关节、牙齿植入物、人工心脏瓣膜等。
这些植入物能够更好地与人体组织融合,减少排斥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食品与农业领域
食品生产:
生物制造技术可用于生产肉类、乳制品等食品的替代品,这些替代品在口感、营养和可持续性方面与传统食品相似。
通过培养细胞和组织,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口感和营养成分的食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农业生物技术:
生物制造可用于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抗病性和抗逆性。
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制造技术可用于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和其他材料,这些材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迅速分解,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材料可用于包装、农业地膜等领域,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材料。
生物能源:
通过生物制造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发酵等方法生产生物燃料,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这些生物燃料具有可再生、环保等优点,可作为传统化石燃料的替代品。
四、其他领域
化妆品与个人护理产品:
生物制造技术可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功效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如抗衰老、保湿、美白等产品。
这些产品通过培养细胞和组织提取活性成分,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制造:
生物制造技术可用于生产复杂的生物药物,如抗体、疫苗、基因治疗药物等。
这些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等优点,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机械工程学生物制造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生物制造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致力于探索生物制造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应用。
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仿生制造、组织工程、生物3D打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在生物制造领域也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
学院的研究方向涵盖生物材料、生物制造装备、生物制造工艺等,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生物制造领域同样有着突出的表现。
学院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生物制造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应用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在生物制造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
学院的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制造装备与工艺、生物医用材料等,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知名企业品牌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是一家知名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致力于以合成生物学技术为驱动,向全球提供集功能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核苷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产品和服务。
公司在生物制造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推出了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生物制造产品。
凯赛生物
凯赛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利用生物制造技术生产高性能生物基材料的企业。
公司致力于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制造技术,生产高性能的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生物能源。
其产品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纺织、汽车、电子等。
联影医疗
联影医疗虽然是一家以高端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为主的企业,但其在生物制造领域也有所涉及。
公司致力于推动医学影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在探索生物制造技术在医疗设备制造中的应用。
其他相关企业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企业在生物制造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恒瑞医药、贝达药业等。这些企业在生物制药、生物材料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研发和生产经验,推动了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
中国机械工程学生物制造工程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发类岗位
生物制造工程师
负责生物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包括生物3D打印、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就业机会:科研院所、高校、生物制造企业等。
生物材料研发工程师
专注于生物材料的研发,包括新型生物材料的合成、性能优化和应用研究。
就业机会:生物材料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制药企业等。
生物工艺研发工程师
负责生物制造工艺的研发和优化,包括发酵工艺、细胞培养工艺等。
就业机会:生物制药企业、生物发酵企业等。
二、生产类岗位
生物制造技术员
负责生物制造技术的实施和操作,包括设备操作、工艺监控等。
就业机会:生物制造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
生产主管/经理
负责生物制造生产线的整体运营和管理,包括生产计划、质量控制等。
就业机会:大型生物制造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
三、销售与市场类岗位
生物制造产品销售经理
负责生物制造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包括市场调研、客户开发等。
就业机会:生物制造企业、医疗器械销售公司等。
市场分析师
负责分析生物制造市场的趋势和竞争态势,为公司的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就业机会:市场研究机构、生物制造企业市场部等。
四、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类岗位
技术支持工程师
负责为客户提供生物制造技术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包括设备安装、调试、培训等。
就业机会:生物制造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
售后服务工程师
负责生物制造产品的售后服务,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等。
就业机会:生物制造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等。
五、其他岗位
生物制造领域教师/研究员
负责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生物制造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就业机会:高校、科研院所等。
生物制造领域专利代理人
负责为生物制造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专利代理服务,包括专利申请、审查等。
就业机会:专利代理机构、生物制造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