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国内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经研究决定,拟于2025年10月召开“CHINA ROCK 2025第二十二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大会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工作要点》的精神,解决目前举办学术会议存在的“碎片化、重复性、资源浪费”等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提出了“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的学术会议改革方向;其中,“一体化”是指“技术培训—学术报告—工业展览”三位一体。
在成功举办CHINA ROCK 2018-2024的基础上,继续以“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为指导方向举办CHINA ROCK 2025,打造岩石力学领域世界一流学术会议品牌,推动国内外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进一步服务好广大岩石力学与工程相关领域在校学生和青年会员,继续设立“主会场+中心会场+卫星会场”三级会场,主会场及中心会场下设若干个卫星会场。
会议网址:chinarock.csrme.com (预计开通时间2025年2月24日)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现状
一、研究成果丰富
中国的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在研究岩石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拟,深入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地震波冲击下的变形和破裂情况。这些研究成果为在地震多发区建设抗震基础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在地下工程方面,如隧道挖掘过程中,科研人员对岩石在爆破力作用下的破碎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精准控制爆破力度和方向、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研究团队和平台不断壮大
目前,中国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致力于岩石力学与工程的研究。这些机构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并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室和研究平台。例如,中国科学院和一些著名的矿业大学等都在岩石力学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实力。这些实验室和研究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使他们能够更方便地进行各种实验和研究,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
三、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例如,在数值模拟方面,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更适合国情、更准确的模拟软件,以在工程设计阶段更准确地预测岩石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此外,随着电子显微镜等先进实验设备的不断升级和改进,科研人员对岩石力学特性的研究将更加精准和深入。
四、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
为了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中国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企业、工程建设单位紧密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岩石地基处理等实际问题。这种合作模式既让科研成果有了用武之地,又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一些科研团队与建筑企业合作,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联合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人才培养得到重视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了更多与岩石力学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未来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为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某些研究领域还存在差距;部分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然而,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未来,该领域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能源行业
石油工程:
井眼稳定性分析:利用岩石力学原理分析钻井过程中井壁与钻井液、钻杆等的相互作用,确定合理的钻井参数,确保井眼稳定。
地应力分析:研究地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以优化钻井方向、注水方案和压裂参数,提高采油效率。
岩石力学参数反演:通过地震数据、井下测井数据等反演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为油藏评估和产能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煤炭工业:
深井采煤:岩石力学研究为深井(1000~1500m)采煤提供技术支持,确保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
煤矿安全:研究煤矿中的瓦斯、突水等灾害防治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核电建设:
地质安全性评估:评估核电站场址的地质安全性,确保核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放射性核废料处置:研究放射性核废料的地下处置技术,保障环境和人类安全。
二、建筑行业
地下工程:
隧道挖掘:利用岩石力学原理指导隧道挖掘过程中的爆破力度和方向控制,确保施工安全和效率。
地下空间开发:研究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为地下电站、地下商城、地下储藏等提供技术支持。
地基处理:
岩石地基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地基,研究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交通行业
铁路与公路:
路基工程:研究岩石路基的稳定性、变形特性等,为铁路和公路的路基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边坡稳定性分析:分析铁路和公路沿线边坡的稳定性,预防边坡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桥梁工程:
岩石桥梁基础:研究岩石桥梁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地质与资源行业
矿产资源开发:
采矿工程:利用岩石力学原理指导采矿过程中的巷道布置、支护设计等,提高采矿效率和安全性。
矿产资源勘探:研究岩石的力学特性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为矿产资源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防治: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治:研究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演化规律,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环保与灾害控制
环境保护:
地下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地下工程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灾害控制:
地震、火山等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演化规律,提出有效的预测和防治措施。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简介: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专业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多个省部级实验室和产业化转移转化平台。在岩土工程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包括省部级以上成果奖近200项,授权专利960多项。
研究方向:油气地下储备与开发、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地下空间利用与安全运维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简介: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涵盖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岩石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岩石力学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
研究方向:岩石物理性质、岩石变形与破裂机制、地球内部动力学等。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所
简介: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学科优势,致力于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与教学。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一批高素质的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岩石力学特性、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地下工程稳定性等。
知名企业品牌
中冶武勘
简介:在岩土工程领域具有显著实力,提供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近年来,中冶武勘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荣获2023年度全国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一等奖等。
业务范围: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测与检测等。
中岩大地
简介:是国内岩土工程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业务范围: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地基处理等。
宏业基
简介:专注于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在基坑支护、地基处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业务范围:基坑支护、地基处理、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等。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究机构与高校
科研人员:
职责:负责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科研工作,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
要求:通常要求具备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博士后研究人员:
职责: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为研究机构或高校贡献新的科研成果。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岩石力学或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教师:
职责:负责岩石力学与工程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指导学生的科研和实践。
要求:通常要求具备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二、工程设计与咨询公司
岩土工程师:
职责:负责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测等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岩土力学原理和设计规范。
结构工程师:
职责:负责结构工程的设计、分析和优化,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结构力学和设计规范。
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岩土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要求:具备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岩土工程项目的流程和要求。
三、施工企业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职责:负责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施工现场管理经验。
技术质量人员:
职责:负责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
四、其他相关岗位
销售代表/销售经理:
职责:负责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工作,开拓市场并维护客户关系。
要求:具备市场营销或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有销售经验者优先。
技术支持工程师:
职责:为客户提供岩土力学与工程方面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要求:具备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熟悉岩土力学原理和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