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我国船舶工业供应链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更好的让民营企业参与海军装备项目建设,《中国军转民》杂志拟定于2025年3月29-30日在北京举办“2025船舶配套项目推介会”。《中国军转民》杂志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主管、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一级刊物,是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综合性媒体。为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构建学术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实现军地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桥梁是杂志社的使命与担当。本次大会以“创新供需对接模式,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主题,拟邀请中船集团及下属企业、军队物资采购部门、船舶军工配套企业参会。
活动内容
(一)主旨报告1、当前背景下为船舶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2、现代舰船装备配套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3、深蓝战略推动海军装备升级为舰船配套企业带来的新机遇;4、国防与军工配套重点项目采购标准;5、国防军工单位对外合作方式的分析;6、民参军企业发展的新问题与解决方案;7、民营企业技术与产品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应用解析。
(二)船舶配套项目对接专场.1.军工企业项目合作需求发布;2.地方军工产业配套技术宣讲;3.专家现场技术点评;4.军工企业优选项目与参会企业对接洽谈。
(三)国防军工装备采购解析1、国防军需物资采购解析;2、推行竞争性装备采购;3、 军工装备配套采购风险管理;4、军队改革相关职能部门调整情况解析;5、军队物资保障体系建设需求解析;
(四)军工资质申请辅导1、“民参军”需具备的军工资质;2、确定武器装备承制资格审查的产品类别与申请要求;3、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的申请要求;4、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5、保密资格认定的条件、相应等级,保密制度的建立、运行、完善;6、军工资质办理、咨询服务与指导。
(五)项目路演1、先进性:国内领先或填补产业空白的技术产品;2、成熟性:通过鉴定或已批量生产,得到应用检验的技术产品;3、适用性:符合军工应用或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产品。
(六)军地合作沙龙参与人员:受邀嘉宾与企业代表;活动内容:项目、合作深度交流对接。
(七)展览展示观展人员:军队、军工、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代表等;展示内容:船舶配套技术与产品。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船舶配套项目推介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船舶配套项目发展现状
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贸易和航运业的不断发展,船舶配套项目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等,随着经济的崛起和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对船舶配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造船业的高景气态势为船舶配套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技术升级与创新
船舶配套项目正不断实现技术升级和创新。例如:
动力系统正向着高技术、高附加值和低碳环保的趋势发展。
通讯导航装备朝着国产化、集成化、卫星化和小型化的趋势发展,不断提升船舶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
船舶设计也在不断创新,以满足市场对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船舶的需求。
三、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船舶配套项目中,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国内企业在技术领域的不断追赶,使得国产船舶配套设备的性能和质量逐渐提升,逐步替代进口产品。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船舶制造成本,还提升了国内船舶配套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船舶配套项目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低碳环保的动力系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废旧船舶的回收和拆解等措施,有助于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产业链完善与协同发展
船舶配套项目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维修服务等各个环节。各个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标准统一,也有助于推动船舶配套项目的全球化发展。
六、智能船舶配套设备的发展
智能船舶作为航海科技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能船舶配套设备如智能导航系统、机舱自动化系统、船岸一体化通信系统等,为船舶的智能化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这些设备的应用,显著提升了航海安全、效率和性能。
七、区域发展特色
部分地区如上海,已出台相关行动计划,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和建设安全高效产业链为核心,以绿色、智能、深海、极地为方向,全面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端化、自主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这将有助于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格局。
船舶配套项目涉及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核心配套设备制造
动力设备:这是船舶配套的核心部分,包括主机(如柴油机、燃气轮机等)、辅机(如发电机、空压机、泵等)以及相关的传动装置等。这些设备为船舶提供推进力和电力。
操纵设备:用于控制船舶的航行方向和速度,如舵机、螺旋桨控制系统等。
装卸设备:如起重机、吊钩、传送带等,用于货物的装卸作业。
安全设备:包括消防系统、救生设备(如救生艇、救生筏)、紧急切断系统等,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二、电气设备及自动化系统
电气设备:包括船舶电站、电力网、电气负载等部分,如主配电板、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负责船舶的电力供应和分配。
自动化系统:由机舱动力系统和辅助系统的自动控制、监测、报警等组成,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报警系统等。这些系统提高了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成本和风险。
三、通信与导航设备
通信设备:用于船舶与岸上进行通信,如卫星电话、无线电通信设备等。
导航设备:包括雷达、GPS导航系统、电子海图等,帮助船舶确定位置、规划航线,确保航行安全。
四、舱室与甲板机械
舱室设备: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空调系统等,为船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甲板机械:包括锚绞车、起货机等,用于船舶的锚泊作业和货物装卸。
五、服务与维护
燃油供应:为船舶提供所需的燃油,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
货物运输:船舶作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其配套项目也包括货物运输服务。
维修与保养:包括船舶设备的定期维护、故障修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船舶配套项目还涉及原材料供应(如钢材、有色金属等)、系统集成、环保设备(如废气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以及与船舶运营和维护相关的其他服务。
船舶配套项目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研究院所:
七院(原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主要从事舰船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舰船系统顶层技术研究等。
701所(武汉船舶设计研究所):主要承担舰船总体研究、设计、开发的任务。
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在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拥有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检测中心。
其他还包括703所、704所、705所、707所等多个专业研究所,涵盖船舶动力、电子设备、测试技术、航海仪器等多个领域。
其他国内知名船舶研究机构:
如中国舰船研究院等,也在船舶配套项目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知名企业品牌
柴油机、发电机及各种辅机制造商:
德国MAN-B&W:世界最大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厂家。
芬兰WARTSILA(瓦锡兰):全球最大的中速柴油(天然气)机及其相关发电设备制造公司,也是最大的低速船用柴油机制造商之一。
日本MITSUBISHI(三菱)、韩国现代重工:在船用主机生产方面也具有显著地位。
其他还包括瑞士SULZER(苏尔寿)、德国MTU(奔驰)、美国CUMMINS(康明斯)等知名品牌。
轴及轴承制造商:
德国FAG集团:全球第一家轴承制造商。
瑞典SKF:在轴承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美国MCGILL(麦吉尔)、SEALMASTER(西尔玛):隶属于美国爱默生公司EPT旗下,是知名的机械零部件制造商。
甲板机械、系泊设备、通讯导航及电器制造商:
芬兰麦基嘉集团:在船舶舱盖、克令吊等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日本IHI:在船用设备、甲板机械、通导设备等方面具有优越表现。
其他还包括法国BLM、德国HDW等品牌。
中国船舶制造企业:
大船DSIC(大船集团):中国较大、国际知名的船舶制造企业,成功建造交付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和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
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广船国际GSI等:也是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力量,能够满足各种类型船舶的建造需求。
船舶配套项目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设计与研发类
船舶设计师:负责船舶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和详细设计等工作,确保船舶的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
电气工程师:负责船舶电气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包括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通讯导航系统等。
机械工程师:专注于船舶机械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和调试,如主机、辅机、舵机等。
研发工程师:在船舶配套设备的研发领域工作,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生产与制造类
生产工程师:负责船舶配套设备的生产计划、调度和管理工作,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工艺工程师:制定和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质量检验员:对船舶配套设备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装配工:负责船舶配套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工作,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和正常运行。
三、销售与服务类
销售经理:负责船舶配套设备的销售工作,开拓市场和客户,达成销售目标。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市场营销专员:负责船舶配套设备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工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管理与行政类
项目经理:负责船舶配套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采购经理:负责船舶配套设备的采购工作,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确保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行政助理: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包括文件管理、会议安排、接待来访等。
五、其他岗位
海员:在船舶上工作,负责船舶的航行、维护和货物装卸等工作。虽然不属于直接的配套项目岗位,但与船舶运营密切相关。
环保工程师: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越来越多的船舶配套企业需要环保工程师来负责环保设备的选型、安装和调试工作,以及进行环保监测和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