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9-12 ~ 2025-09-14
举办场地:西安市 导航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第二十二届中国水论坛将于2025年9月12日-14日在西安市召开,由西北大学承办,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协办。本届水论坛将以“人水关系与美丽中国”为主题,面向水科学的研究前沿,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水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水生态健康与修复、智慧水利与科技创新、生态水文与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节约集约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人水关系与河流伦理、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主题开展,展现新时代中国水科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推进等提供水安全保障方面的科技支撑。

为了更好地研讨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支持和努力下,中国水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二十一届,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山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黄山市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承办。经过二十一年的不懈努力,中国水论坛已经成为倍受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学术盛会。

中国水论坛最早于2003年由武汉大学等单位发起,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主办。从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开始,使用统一的论文集封面和排版格式,以及统一的会标、会旗和办会模式,逐步形成独特的办会风格,得到了广大学者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在中国重大水问题认识与研讨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关于“中国水论坛”的详细信息,可登陆网站:http://www.waterscience.cn/WRC/waterforum/

会议主题与议题

本次中国水论坛的主题是:人水关系与美丽中国

会议拟设以下主题分论坛(会视情况有所变化)

陆地水循环机理与过程

(1)气候变化与生态水文过程

(2)水文遥感与全球变化

(3)极端水文过程与预测

(4)全球水循环过程和驱动机制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1)水资源演变机理与合理配置

(2)水资源与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

(3)水资源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4)水资源管理政策与制度创新

水生态健康与修复

(1)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2)水生态风险评估价

(3)水生态健康评估

(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水灾害防治与风险管理

(1)水灾害形成机制与过程模拟

(2)水灾害监测与预警技术

(3)水灾害防治工程技术

(4)水灾害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

(5)人工智能在水灾防御中应用

智慧水利与科技创新

(1)数字孪生流域与水利工程

(2)水利大模型

(3)人工智能与水利

(4)水利科技创新与技术转化

生态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

(1)生态水文过程与演变机制

(2)流域水文-生态服务评估与优化

(3)湿地生态水文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4)潜流带生态水文过程

水资源节约集约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1)水资源节约与集约利用技术

(2)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

(3)水资源节约与减污降碳的协同技术

(4)综合水质管理与碳捕集技术的协同优化

人水关系与河流伦理

(1)人水协同演进机制与模拟

(2)水文化与水安全

(3)流域水-生态-经济过程与调控

(4)河流伦理和人水和谐

水环境保护与河湖水系健康

(1)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与控制

(2)城市雨洪管理与利用

(3)水工程生态环境效应与调控

(4)河湖水系健康理论与方法

水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1)生态清洁流域与生态安全

(2)水源涵养与水生态文明

(3)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系统治理

(4)美丽河湖与美丽中国

青年学术论坛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水论坛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现状

一、水资源现状

总量与分布

中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位居世界第六位。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被列为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相对匮乏。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了全国水资源量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左右。

时间分布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也不均匀,大部分地区60%~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汛期,容易造成洪涝和干旱灾害。

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在国家总体用水量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达到65%左右,但农业用水效率相对较低,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工业用水占用水量的比例约为22%,工业用水效率有所提高,但水资源消耗量大,部分行业存在高耗水问题。

城市生活用水占用水量的比例约为1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用水需求持续增长。

二、水环境现状

水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一些重工业区的河流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威胁当地居民健康。

水污染不仅影响了水质,还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水生态退化

过度捕捞、水体富营养化等原因导致水生态系统的退化。例如,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典型例子。

三、研究现状与挑战

研究现状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加大了对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的投入。

实施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治理措施,如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加大污水处理力度等。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面临的挑战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水资源需求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洪涝和干旱灾害加剧,影响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现行法律法规在执行力度和覆盖范围上仍有不足,难以有效遏制水污染行为。

四、未来展望与对策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节水技术的稳步提升,预计用水需求量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水环境治理市场将持续增长,政府对水环境治理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对策与建议

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

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源头排放。

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水污染行为。

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农业领域

节水灌溉

通过研究和应用水资源管理技术,实现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墒情进行精准灌溉。

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

研究和应用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如农田排水回收利用、雨水收集利用等,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通过建设农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将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消耗。

二、工业领域

工业节水技术

研究和应用工业节水技术,如冷却水循环利用、废水回用等,降低工业用水量。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水排放。

工业废水处理

研究和应用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减少水污染。

三、城市生活领域

城市供水管理

通过研究和应用水资源管理技术,优化城市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效率和可靠性。

加强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和管理,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城市污水处理与回用

研究和应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将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回用。

推广城市污水回用技术,如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城市绿化、道路清洗等,减少新鲜水资源的消耗。

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湿地保护与恢复

研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湿地保护和恢复措施。

通过恢复湿地植被、改善湿地水质等措施,提高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水生态修复技术

研究和应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如人工湿地、生态浮岛等,修复受损的水生态系统。

加强水生态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

五、其他领域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研究和应用水资源量化分析、水文水资源评价等技术,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研究和应用水资源与水环境相关技术,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正常发挥,同时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灾害预警与应对

研究和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测雨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

制定灾害应对预案和措施,减少灾害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国家级水利水电科研机构,是国家级综合性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心。

研究领域覆盖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生态环境、防洪抗旱与减灾等多个学科和专业方向。

拥有众多高级研究人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在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团队和科研实力。

致力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主要开展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在水环境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中国的水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在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学院的研究方向涵盖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多个领域。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

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科学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础。

学院的研究团队致力于解决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的问题,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知名企业品牌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水务领军企业,多次位居“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首。

业务涵盖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碧水源

较早涉足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企业。

拥有自主膜技术等核心技术,业务覆盖污水处理、海水淡化、再生水利用等多个方面,为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先进的方案。

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

领先的污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企业。

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污泥处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

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水资源综合运营服务商。

在原水供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在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和污泥处理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与运营能力。

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水务解决方案和服务。

中国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政府机构及事业单位

水利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

招聘岗位:水资源管理、环境监测、水务工程师等。

职责:参与水资源规划、监测、保护等工作,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确保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水文水资源研究机构

招聘岗位:科研人员、实验员等。

职责: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前沿研究,推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

二、企业领域

环保咨询公司

招聘岗位:环境咨询师、水处理工程师、项目经理等。

职责:为企业提供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水资源相关问题。

水务集团

招聘岗位:运营管理员、水处理技术员、水质检测员等。

职责:负责水务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处理工艺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水质监测等工作。

水利工程公司

招聘岗位:水利工程师、项目经理、施工员等。

职责:从事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供水等功能正常发挥。

三、科研与教育领域

高校及科研机构

招聘岗位:教师、研究员、博士后等。

职责: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学术进步。

四、具体岗位示例

以下是一些具体岗位示例,以供参考:

水资源论证工程师:负责水资源项目的论证、规划与设计工作。

水文水资源规划师: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的规划、管理与咨询工作。

水环境设计师:负责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防洪/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编制工程师:参与防洪、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项目的编制与实施工作。

设计工程师(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从事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方面的设计与实施工作。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