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态化技术已经在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金、医药、高端材料制备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快速推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过程的节能提效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这为我国流态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国流态化会议作为我国流态化技术最重要的学术论坛,对推动流态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自1962年在北京召开首届全国流态化会议以来,先后在北京(1980)、太原(1984)、兰州(1987)、北京(1990)、武汉(1993)、北京(2013)、长沙(2015)、银川(2017)、大连(2019)、杭州(2021)和克拉玛依(2023)召开了第二届至第十二届全国流态化会议。为了总结和交流流态化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新形势下流态化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颗粒学会流态化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25年7月18-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办“第十三届(2025年)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会议由沈阳化工大学承办。本届会议主题为“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报告、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和墙报等。会议现场将评选出优秀报告奖、优秀墙报奖。衷心欢迎广大从事流态化和颗粒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代表及研究生踊跃参会!
7月19日(周六)开设大咖面对面尖峰对话,邀请多名院士、学者领衔,就新形势下流态化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诸多话题,与与会代表展开尖峰对话。
会议还设置了流态化应用及模拟相关仪器、设备、产品、软件和应用展览,欢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积极报名参展。
会议名誉主席:(按姓氏拼音排序)
金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李洪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李静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刘中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徐春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岳光溪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会议技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希忠 教 授,东北大学
白丁荣研究员,沈阳化工大学
毕晓涛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蔡小舒教授,上海理工大学
岑可法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
陈锡忠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陈建义 教 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程易教授,清华大学
褚开维 教 授,山东大学
段晨龙 教 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房倚天研究员,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所
高 希 副教授,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
葛蔚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郭庆杰教授,宁夏大学
郝晓刚教授,太原理工大学
何玉荣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洪若瑜教授,福州大学
金涌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库晓珂 教 授,浙江大学
蓝兴英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李洪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李静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李水清教授,清华大学
刘昱教授级高工,国家级设计大师,中石化洛阳石化工程公司
刘马林 副教授,清华大学
刘梦溪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刘明言教授,天津大学
刘有智教授,中北大学
刘中民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鲁波娜 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卢春喜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罗坤教授,浙江大学
罗正鸿教授,宁夏大学
骆仲泱教授,浙江大学
吕俊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吕清刚教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马晓迅教授,西北大学
骞伟中教授,清华大学
邵媛媛 副教授,宁波诺丁汉大学
孙国刚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王海刚 研究员,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杨世亮 教授,昆明理工大学
王伟教授级高工,中石化炼化洛阳工程公司
王维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王靖岱教授,浙江大学
王军武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王勤辉教授,浙江大学
王体壮秘书长,中国颗粒学会
王振波 教 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德武 教 授,河北工业大学
王成秀 教 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魏飞教授,清华大学
文利雄教授,北京化工大学
吴 峰 教 授,西北大学
熊勤钢 教 授,华南理工大学
徐春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许传龙 教 授,东南大学
许光文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阳化工大学
许友好教授级高工,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阳永荣教授,浙江大学
杨海瑞 教 授,清华大学
杨宁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叶茂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余艾冰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
岳光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
赵永志 教授,浙江大学
张锴教授,华北电力大学
张永民 教 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张振千教授级高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
周涛教授,中南大学
周 强 教 授,西安交通大学
周业丰 教 授,湘潭大学
周宗彦 教 授,江西理工大学
朱庆山研究员,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祝京旭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
会议组委会主席:
许光文教授,沈阳化工大学
会议组委会委员:
韩秀芝 黄巧 李京红 任小平
王军武 王体壮 魏杞娜 张 迪
会议主题
流化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流态化会议暨颗粒技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流态化技术研究现状
一、研究背景与历程
流态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流动流体的作用将固体颗粒悬浮起来,从而使固体颗粒具有某些流体表观特征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强化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和化工过程的进行。我国在流态化技术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流态化技术逐渐得到重视并应用于多个领域。
二、应用领域与成果
流态化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工、电力、冶金、医药等许多领域。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流态化技术被用于石油裂解、催化裂化等过程;在化工生产领域,它则被用于气固相催化反应、物料干燥、加热与冷却等过程。此外,流态化技术还在固体燃料的燃烧、煤炭的气化与焦化、固体物料的输送以及环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流态化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清华大学与茂名石油公司联合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风帽式流化床锅炉;同时,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研发和完善,为我国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三、研究动态与趋势
技术创新与突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流态化技术的研究手段不断更新。数值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已经成为流态化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流化床内的流动特性、传热传质过程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等,为流态化技术的优化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节能提效与绿色发展:随着我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核心的能源革命快速推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过程的节能提效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途径。流态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化工过程强化技术,在推动工业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流态化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注重节能提效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创新。
跨学科融合与拓展:流态化技术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化工领域,而是逐渐拓展到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这种跨学科融合的趋势将推动流态化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全国流态化技术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石油化工和化工:流态化技术在石油化工和化工行业中应用广泛,如石油裂解、催化裂化、烯烃聚合等过程。这些过程通常需要高效的传质和传热,以及良好的混合效果,而流态化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
电力:在电力行业中,流态化技术主要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过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领域。
冶金:在冶金行业中,流态化技术被用于铁矿石的直接还原、有色金属的氯化焙烧等过程。这些过程需要高温和高效的反应条件,流态化技术能够提供这样的环境,从而实现高效、节能的冶金生产。
医药:在医药行业中,流态化技术被用于药物的干燥、混合和制粒等过程。这些过程对于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流态化技术能够提供均匀、高效的干燥和混合效果,从而确保药物的质量。
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流态化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各种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如赤铁矿磁化焙烧、焙烧硫铁矿产生二氧化硫和焙烧氢氧化铝产生氧化铝等工业化过程。
材料工业:在水泥、石灰、陶粒、膨胀砂等建筑材料的生产中,流态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兴起,流化床技术也被应用于多晶硅和有机硅的生产过程中。
生化工程:在生物化工领域,流态化装置在动植物细胞的培养、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发酵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流态化技术也被用于生化法金属浸取和生化法有机废水处理等工业工程中。
环境工程: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流态化技术也被引入环境工程领域。它普遍应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以回收重金属、多层流化吸附装置回收低浓度有机物、煤燃烧的脱硫脱硝以及流化焚烧炉处理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等方面。
全国流态化技术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该研究所在流态化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经验。
致力于流态化反应工程、颗粒学、多相流等方面的研究。
在流态化床反应器、气固流化床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清华大学化工系:
清华大学的化工系在流态化技术领域也有着显著的研究成果。
该系的研究方向包括流态化基础理论研究、流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等。
与工业界合作紧密,推动了流态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该校在石油化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对流态化技术也有深入研究。
承办了全国流态化会议等重要学术活动,促进了流态化技术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企业品牌
万华化学:
作为一家知名的化工企业,万华化学在流态化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流态化床反应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在石油化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流态化技术也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该公司在多个生产装置中采用了流态化技术,实现了高效、节能的生产过程。
三聚环保:
这是一家以环保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也涉及流态化技术的应用。
该公司在废气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采用了流态化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国际知名的流态化技术企业品牌,如德国的巴斯夫(BASF)、美国的陶氏化学(Dow Chemical)等,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
全国流态化技术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研发类岗位
流态化技术研究员:
负责流态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流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优化和性能评估等。
要求具备深厚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或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
催化裂化流态化技术专家:
专注于催化裂化过程中的流态化技术研究,包括反应模拟、仿真研究和工艺优化等。
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
二、工程类岗位
流态化工程技术师:
负责流态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包括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故障排除等。
要求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或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和实践经验。
流态化设备设计师:
专注于流态化设备的设计和研发,包括反应器、分离器、输送设备等。
需要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基础和创新能力。
三、技术支持与销售类岗位
流态化技术支持工程师:
负责为客户提供流态化技术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包括技术咨询、现场指导和售后服务等。
要求具备流态化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流态化产品销售工程师:
负责流态化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包括市场调研、客户开发、合同签订和售后服务等。
需要具备市场营销和流态化技术的相关知识。
四、其他相关岗位
生产管理员:
负责流态化技术生产线的日常管理和优化,包括生产计划制定、进度跟踪和质量监控等。
要求具备生产管理和流态化技术的相关知识。
环保工程师:
在一些涉及环保领域的流态化技术应用中,环保工程师负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合规性和污染控制。
需要具备环保法规和流态化技术的相关知识。
就业机会分析
行业前景广阔:
流态化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拓展,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企业需求迫切:
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流态化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将受到企业的青睐。
职业发展机会多:
在流态化技术领域,人才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进而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