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交流研讨会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4-11 ~ 2025-04-13
举办场地:华美达广场酒店 导航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2025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交流研讨会将于2025年4月11-13日湖南长沙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南大学、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协办。

研讨会旨在全面贯彻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核心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实践项目建设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间就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组织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助力高等院校力学及相关专业创新拔尖人才培养。

主要研讨议题包括:

力学类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

力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创新;

力学类新形态教材与课程资源建设;

力学数智赋能教学和虚拟教研室建设;

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组织与培训经验交流;

力学101建设交流。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交流研讨会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现状

一、力学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与面临的挑战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力学专业教育领域仍面临一系列问题:

课程设置滞后:部分高校力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及时适应新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需求,一些新兴领域和热门方向的课程未得到足够重视。

实践教学不足:部分高校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实践能力不足制约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发展。

教学方法传统:现有的力学专业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缺乏创新和实践元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在力学专业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的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全国高校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改革,以提升力学专业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水平:

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与科研和实践相关的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根据当前科技和工业发展的趋势,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

加强实践教学: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开设实验课程、组织项目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高师资水平:加大对力学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科研支持和发展空间。

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与资源,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力学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的研究动态

近年来,全国高校在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动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多所高校致力于建设力学类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力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力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形态教材与课程资源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在线课程等新型教学资源不断涌现。全国高校积极开发力学类新形态教材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途径。

虚拟教研室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力学类虚拟教研室,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协作。通过虚拟教研室平台,教师可以开展线上教学、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

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航空航天

力学专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如航空器的设计、飞行器的推进、结构分析与优化等,都需要深厚的力学理论支撑。

力学研究可以帮助解决航空航天工程中遇到的复杂力学问题,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

机械工程

在机械工程领域,力学专业用于机械设计、制造、维修等方面,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理解机械部件的受力情况,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和寿命。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大量的结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这些都需要力学的专业知识。

力学研究可以帮助工程师进行桥梁、建筑等结构的安全评估和优化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材料科学

力学专业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上,如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

通过力学分析,可以了解材料的受力行为和变形机制,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汽车工程

在汽车工程领域,力学专业用于汽车车身设计、车辆动力学等方面,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优化汽车结构,减少能耗,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能源工程

力学专业在能源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能源设备的结构设计和优化上,如风力发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等。

通过力学分析,可以确保能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生物医学工程

力学专业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物力学的研究上,如人体骨骼、关节的受力分析,医疗器械的设计等。

力学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开发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医疗器械,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力学专业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力学模拟和分析,可以创建更加真实、逼真的虚拟环境,提高用户体验和交互效果。

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简介:创建于1956年,是以钱学森先生工程科学思想建所的综合性国家级力学研究基地,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

研究领域:涵盖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和等离子体动力学等多个方向。

成果与贡献: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设有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简介:前身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于1952年创立,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力学专业。

研究领域:包括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等。

成果与贡献:拥有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力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简介:成立于2004年,致力于航天航空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专业的教学与科研。

研究领域:涵盖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等多个方向。

成果与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力学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简介:成立于1987年,是国内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

研究领域:工程力学是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

成果与贡献:在航天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

简介:历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是国内首批应用力学专业之一。

研究领域:工程力学是该系的重点学科,涵盖先进材料与力学、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方向。

成果与贡献: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被评为A类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

知名企业品牌

绿色燃料3D打印空天发动机公司

简介:成立于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与安徽省投资集团旗下股权投资平台创谷资本共同投资设立。

业务领域:聚焦绿色燃料3D打印空天发动机研发及产业化。

成果与贡献:是国内唯一一家做空天组合动力的商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大幅缩短了空天发动机的研发周期,并具备低成本、批量化制造的能力。

商业火箭公司

简介:成立于2018年,依托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深厚的技术积淀,致力于太空科技探索和系列化空天飞行器的研发集成、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宇航发射服务。

业务领域:太空科技探索、空天飞行器研发集成、宇航发射服务等。

成果与贡献:已成功研制并发射了首型固体火箭,推动了我国商业航天事业的发展。

油气水多相计量技术公司

简介:依托中科院力学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致力于推动油气水多相计量技术的行业进步。

业务领域:油气水多相计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成果与贡献:主营的油气水多相流量计源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二等奖,并在石油化工多相计量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感器产品研制与开发公司

简介:成立于2019年,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

业务领域:传感器产品研制与开发、可穿戴装备性能评价和升级等整体解决方案。

成果与贡献:已开发出悬浮背包、外骨骼装备等创新产品,在军事、户外运动、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全国高校力学专业与课程建设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高校与科研机构

力学教师/教授/副教授

岗位职责:负责力学专业的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讲授、实验指导、学生辅导等;参与科研项目,进行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就业单位:各高校力学系或相关学院、科研机构等。

示例:北京大学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等。

力学科研人员

岗位职责:从事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实施与成果发表。

就业单位: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等。

示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员

岗位职责:负责力学专业课程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就业单位:各高校力学系或相关学院、教学研究中心等。

二、企业与技术研发机构

力学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产品的力学分析与设计,解决产品在开发过程中的力学问题,确保产品的性能与安全性。

就业单位:航空航天企业、汽车制造企业、建筑工程公司、机械设计制造企业等。

示例: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上汽集团、华为等。

结构分析师

岗位职责:运用力学原理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优化结构设计,提高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

就业单位:建筑设计院、机械设计院、汽车研发中心等。

力学仿真工程师

岗位职责: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力学模拟与分析,为产品的研发与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就业单位: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等。

力学测试工程师

岗位职责:负责力学测试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产品的力学性能符合要求。

就业单位:质量检测机构、企业研发部门等。

三、教育与培训机构

力学培训讲师

岗位职责:负责力学专业相关课程的培训教学工作,为学员提供力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就业单位:各类教育与培训机构,如在线教育平台、职业培训机构等。

力学课程研发专员

岗位职责:负责力学专业课程的研发与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学员特点制定合适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就业单位:教育与培训机构、教材出版公司等。

四、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

力学领域公务员

岗位职责:在政府部门从事与力学相关的政策制定、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就业单位:国家科技部门、工业与信息化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

力学领域研究员(事业单位)

岗位职责:在事业单位从事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或工程项目。

就业单位:各类研究院所、检测中心等。

就业机会获取途径

高校与科研机构官网:关注各高校力学系或相关学院、科研机构的招聘信息。

企业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搜索力学专业相关岗位。

行业招聘网站:如北极星招聘网(专注于电力、工程等领域)等,获取更多行业内的招聘信息。

社交媒体与论坛:如知乎、豆瓣等,关注力学专业相关的讨论与招聘信息。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