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第九届大会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会议将于2025年7月12日至7月13日在兰州召开。
大会以持续助力推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树立中国式现代化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理论,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深入探讨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方法、实践以及伦理守则并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为目标,重点研讨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和队伍建设目标与方法,构建中国本土心理咨询/治疗体系,推进形成心理学临床工作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热忱欢迎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从业人员等,参加这两年一届的盛会。
会议主题
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新视野、新举措、新发展
大会顾问委员会(按姓名拼音顺序):樊富珉、韩布新、钱铭怡、苏彦捷、谢斌、赵国祥、赵旭东、周爱保
大会主席:贾晓明、伍新春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席:伍新春、江光荣
副主席:安芹、丁小斌、李强、刘兴华、任志洪、王建平、钟杰
成员(按姓名拼音顺序):安媛媛、曹玉萍、陈昌凯、程刚、仇剑崟、高隽、韩卓、侯志瑾、李晓驷、李占江、刘军、刘丽、刘亮、马向真、牟文婷、孙启武、汤永隆、陶金花、田成华、童俊、王纯、毋嫘、吴博、席居哲、夏勉、杨丽、攸佳宁、臧寅垠、张岚、张天布、赵嘉路、周宵
秘书:朱旭、王铭、王文超、史慧颖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贾晓明、王占仁
副主席:赵鑫、丁小斌、范方、马小凤、孟馥、桑志芹、杨杰、张军
成员(按姓名拼音顺序):蔡智勇、柴美静、陈秋燕、方新、官锐园、胡月、黄峥、季卫东、姜启壮、姜艳斐、李灵、李晓虹、李焰、林芳、李世峰、刘小先、刘晓明、孟莉、瞿伟、王立冬、王欣瑜、王瑶、王雨吟、吴艳茹、肖广兰、徐凯文、杨寅、杨智辉、姚玉红、张斌、张澜、张秀琴、赵静波、郑洪利、钟慧、朱雅雯
秘书:商继红、孙红、吴博、林秀彬
会议议题
本次大会将聚焦以下12个主题: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起效机制
2.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心理干预
3.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心理咨询
4.基于中国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5.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循证实践
6.多模态心理健康评估与诊断
7.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8.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促进
9.新媒体心理咨询服务的伦理与法律
10.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临床督导
11.心理健康信息化管理与机构建设
12.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
主旨报告
贾晓明(北京理工大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
伍新春(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
苏彦捷(北京大学):青少年的情绪调节——个体内和人际间
范方(华南师范大学):发展对不确定性的耐受力——研究与临床思考
张小远(南方医科大学):心理治疗从循证到精准:多维匹配模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丁小斌(西北师范大学):神经调控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Mick Cooper(英国罗汉普顿大学):《“与真相为友”: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发现的通俗解析与实践指南》“The Facts are Friendly”:An Accessible and Practical Re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大会暨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中国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现状
一、研究规模与影响力
中国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两个研究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研究实力,整体研究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反映出中国学者对临床心理学的关注和投入在不断增加。然而,尽管研究数量增长迅速,但学术影响力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二、研究主题与热点
中国临床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国际主流趋势保持一致,涵盖正念冥想、网络与游戏成瘾、欺凌、脑功能连接组学、新冠肺炎疫情与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这些研究主题反映了数字时代人们心理需求的变化和挑战,以及临床心理学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的积极探索。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
国内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包括神经科学、生理指标等多元化的研究手段。这些新方法的应用提高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心理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临床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研究质量与国际交流
国内临床心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质量逐步提升。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在临床心理学研究方面仍存在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中国学者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临床心理学研究的进步。
五、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中国临床心理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缺乏成熟的培养体系和正规的临床训练路径是制约中国临床心理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导致高质量的临床心理学博士稀缺,难以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其次,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也对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产生影响。在中国文化中,心理健康更多被理解为群体适应和社会和谐,而非个体内在的平衡。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心理学在个体心理治疗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六、发展趋势与展望
未来,中国临床心理学研究将继续朝着多元化、跨学科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将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同时,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将为临床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在应对挑战方面,中国学者需要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临床心理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此外,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临床心理学研究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中国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医疗健康领域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个体或群体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评估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还可以用于心理健康评估,通过心理测试、评估工具等手段,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疾病预防与干预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在疾病预防和干预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了解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降低疾病发生率。同时,对于已经患病的人群,也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育领域
教育心理咨询
在教育领域,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可以应用于教育心理咨询。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还可以用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辅导方法,从而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企业与管理领域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
在企业与管理领域,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可以应用于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EAP旨在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通过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心理健康评估、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服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心理健康水平。
组织行为学研究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还可以用于组织行为学研究。通过了解员工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可以优化组织结构、改进管理流程、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等,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四、司法与犯罪预防领域
犯罪心理分析
在司法与犯罪预防领域,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可以应用于犯罪心理分析。通过对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科学的量刑依据和犯罪预防策略。
证人面谈与受害者辅导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还可以用于证人面谈和受害者辅导。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可以帮助证人更好地回忆和陈述案件事实,同时也可以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减轻其心理创伤。
五、其他领域
体育竞技
在体育竞技领域,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可以应用于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和辅导。通过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计划,帮助运动员提高心理素质、应对比赛压力、发挥最佳水平。
社会公共服务
心理学临床心理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如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中国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是北京大学精神学和精神卫生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致力于各种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治疗。该医院在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一家具有近一百年历史的精神专科医院,致力于心理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该中心在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其精神科是主要的科室之一。该医院在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临床实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最出名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其心理学科在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实力和临床经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是一家集科研、诊疗和教育为一体的专科医院,其心理学科在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知名企业品牌
壹点灵
壹点灵属于杭州袋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互联网心理服务。该平台汇聚了众多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为用户提供专业、靠谱的心理服务。
安肯心理
安肯心理是杭州安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连锁品牌,专注于中高端医学心理健康服务。该平台由知名精神科专家和心理学教授联合创立,拥有强大的专业团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是北京竹间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提供高质量心理服务。该平台拥有大规模的心理健康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昭阳医生
昭阳医生是专注精神心理领域的诊疗平台,依托线下心晴门诊和互联网医院,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该平台集成了医院HIS系统,方便医生进行患者管理、随访、复诊及在线处方等操作。
泊恩医疗
泊恩医疗是以循证心理实践为基础的心理服务机构,由多国专家联合创办。该平台致力于提供与国际标准对标的心理服务,与国内外受人尊敬的心理专家以及机构进行交流和合作。
中国心理学临床心理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医疗机构
临床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
在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临床心理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负责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这些岗位通常需要心理学或医学相关背景,并具备扎实的临床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岗位通常需要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并通过相关认证或培训。
心理健康评估师
心理健康评估师负责运用心理测试、评估工具等手段,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
二、心理咨询机构
心理咨询师
在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师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情感、心理或行为问题。这些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以及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测评顾问
心理测评顾问负责运用心理测评工具为客户进行心理测评,并提供相应的解读和建议。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知识,以及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育机构
学校心理咨询师
在学校中,心理咨询师负责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学生沟通和建立信任关系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家
教育心理学家专注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改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双重背景,以及进行教育研究和评估的能力。
四、企业与管理领域
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专员
在企业中,EAP专员负责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背景,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力资源专员
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会招聘具备心理学背景的人才,以更好地了解员工心理需求,优化招聘和培训流程。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
五、其他领域
科研机构的心理学研究员
在科研机构中,心理学研究员从事心理学研究工作,参与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推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这些岗位需要具备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者
心理健康教育者主要负责推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他们可以在学校、社区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相关知识,以及良好的演讲和沟通能力。
心理矫治师
心理矫治师主要在司法机构、戒毒所等机构工作,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和辅导。这些岗位需要具备心理学和法律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