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

重要提示:会议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举办时间,场地,出席人员等可能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报名参会或沟通合作请先联系主办方确认。如果您发现会议信息不是最新版,可以通过主办方邮箱将包含最新会议信息的链接或文件通过邮箱发送至support@huiyi-123.com,审核人员将会尽快为您更新到最新版本。
会议时间:2025-09-05 ~ 2025-09-07
举办场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本部校区) 导航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会议
大会主席:领域专家
会议介绍

第二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ICCN-2025, https://iccn.sjtu.edu.cn/)将于2025年9月5-7日上海举办。本次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Carbon Neutrality期刊承办,爱丁堡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协办,并获得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AUTSE)支持。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一届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于2023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大会收到了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160余份投稿,来自世界各地从事低碳相关领域研究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rbon Neutrality (ICCN-2025, https://iccn.sjtu.edu.cn/) will take place inShanghai, China, from September 5-7, 2025.Sponsored by the Asian Union of Therm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TSE), ICCN-2025 will be host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organized by the journalCarbon Neutrality, and co-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long with several othe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This biennial event builds on the success of 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in 2023, which attracted over 200 attende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实现碳中和是一场涉及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将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模式。碳中和涉及能源、环境、金融、管理等多学科,属于典型的交叉型与综合型研究领域。以实现碳中和为核心,会议主题涵盖低碳能源、生态系统碳汇与环境治理、碳金融、碳管理与碳政策等方向。

Achieving carbon neutrality requires a profound and systematic transformation across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reshaping traditional modes of production, living and consumption. As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rea, carbon neutrality intersects with critical fields such as energy, environment, finance, and management.

会议旨在汇集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和行业专家,交流洞见,凝聚共识,共同加速全球碳中和进程的推进。

The primary goal of ICCN-2025 is to unite leading scientists, engineers, industry experts, and practitioners to exchange insights, share breakthroughs, and foster collaborations that will accelerate the global progress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

我们诚挚地邀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工程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此次盛会,一起探讨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并为实现净零碳排放寻找可行性解决方案。

We warmly invite innovative researchers, forward-thinking engineers, practitioners, and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participate in ICCN-2025. Join us in shaping the future of carbon neutrality.

国际学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

ISC 主席:

金红光,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

黄震,上海交通大学,中国

ISC Chairs:

Hongguang Ji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ina

Zhen Hua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大会主席

Conference Chairs

赵长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

Changying Zh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Margaret Graham,爱丁堡大学,英国

Margaret Graham,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以下内容为GPT视角对碳中和国际学术会议相关领域的研究解读,仅供参考:

碳中和国际研究现状

一、碳中和目标及承诺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中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已经制定了详细的碳中和战略,并承诺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碳中和。这些目标和承诺的提出,为全球碳中和行动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政策支持。

二、技术路径与研发

实现碳中和目标依赖于多种技术路径的研发与应用,其中能源转型、碳捕获与封存、碳抵消等技术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各国和国际组织正在积极投入研发资源,推动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能源转型: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各国政府正在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碳捕获与封存: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能够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运输并安全地封存在地下,从而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目前,该技术仍处于研发和示范阶段,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碳抵消: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措施,增加自然界的碳吸收能力,以抵消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这种方法被视为实现碳中和的辅助手段。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企业之间正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碳中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通过国际公约、协议和组织等平台,各国也在分享经验、交流信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四、政策与法规支持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各国政府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与法规旨在引导社会资源向低碳、环保领域倾斜,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

五、研究成果与展望

目前,关于碳中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各国学者和国际组织正在对碳中和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探索更加有效的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入,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更加可期。

碳中和国际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能源领域

新能源: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是碳中和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新能源装机需要大幅度提升以匹配主体地位,同时储能行业也会因此规模化发展,包括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电力辅助服务等。

节能产业:节能产业也是碳中和的重要应用领域。提倡工业节能等项目,出台相应的节能管控指标,专业化提供节能服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会得到更多的订单。

二、工业领域

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科研机构在工业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上。实现碳中和不仅仅靠减少碳排放,还需要利用技术手段实现碳的回收利用。例如,已有利用二氧化碳制甲醇的示范项目落地,未来这种示范项目可能形成规模化发展,商业化进程也会加快。

低碳制造业:低碳制造业是工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降低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交通领域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将逐步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替换,从而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氢能源:氢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发和推广氢能源汽车,可以进一步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

四、建筑领域

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节能材料、优化建筑设计等手段,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积极推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如公共交通系统、城市绿化植被的种植和养护、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等,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碳汇能力。

五、农业领域

林牧业:林牧业在碳中和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草场等方式,加大绿色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从而实现碳汇。

碳中和国际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

简介: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科技创新型智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对接新发展理念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专项成立了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该研究院聚焦碳中和领域的政策、技术、产品等开展研究,旨在为企业创新找到技术突破口,为各级政府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路径管理咨询。

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

简介:该研究院致力于碳中和领域的战略研究和发展,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碳中和进程。

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

简介:专注于碳中和技术创新的研究机构,致力于推动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

简介:专注于二氧化碳的科学研究,为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德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简介:中德合作的研究机构,致力于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的研究和推广。

知名企业品牌

中材节能

简介:作为碳中和的领军企业,中材节能在节能环保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广泛的影响力,致力于提供高效的节能解决方案。

云天化

简介:作为磷产业的龙头企业,云天化在磷化工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市场份额,同时也在碳中和领域积极布局。

智光电气

简介:作为节能环保的领军企业,智光电气致力于提供高效的节能解决方案,推动绿色发展,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

中泰化学

简介:在碳交易市场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中泰化学积极参与碳交易,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远达环保

简介:专注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远达环保在碳中和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致力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碳中和国际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技术研发类

碳捕集与封存工程师

职责:负责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包括技术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

要求:具备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新能源系统设计师

职责:负责氢能储能、海上风电、智能电网等新能源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要求:具备电气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新能源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

碳资产管理师

职责:负责企业碳资产的核算、管理、交易和增值,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运作。

要求:具备金融学、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碳交易市场的规则和运作机制。

二、项目管理类

碳中和项目经理

职责:负责碳中和项目的规划、执行、监控和收尾工作,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要求:具备项目管理、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项目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国际合作专员

职责:负责碳中和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包括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企业的合作项目的洽谈、执行和评估。

要求:具备外语、国际政治、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国际规则和谈判技巧。

三、政策研究与咨询类

碳中和政策研究员

职责:负责碳中和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评估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

要求:具备公共政策、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国内外碳中和政策动态。

可持续发展顾问

职责: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战略、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估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要求:具备环境科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ESG评估方法和工具。

四、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类

碳中和市场推广专员

职责:负责碳中和技术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工作,包括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品牌策划等。

要求:具备市场营销、广告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市场推广的流程和技巧。

品牌策划师

职责:负责碳中和领域的品牌策划和营销工作,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要求:具备品牌策划、广告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品牌策划和营销的方法和工具。

五、其他岗位

财务专员

职责:负责碳中和项目的财务核算、预算管理和资金运作等工作。

要求:具备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流程和规范。

行政专员

职责:负责碳中和机构的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

要求:具备行政管理、文秘等相关专业背景,熟悉行政管理的流程和规范。

推荐会议
会议小助手
会议通企业微信客服群
办会,宣传,赞助会议请加入客服群以便于获取合作资源